儿时,中秋是一个真正团团圆圆的日子,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并不是一定要赏月,冰糖月饼倒是一定要吃的。
包装很简单,不花哨。两层纸,再加一层薄膜袋。袋子是为了防止月饼回潮,简单地塑封。里层纸是玫红色的一层,最外层的包装纸上印有嫦娥奔月的图画。小时候觉得嫦娥实在是美,吃完月饼就会把包装纸抹平,收集起来。
这种月饼还是老家蓬溪自主生产,每年中秋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一桶。十个拎在手上,还挺有分量。走亲戚作为伴手礼,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时的月饼配料简单,味道却是很让我怀念。前两年,妈妈会专门请大姨从老家带一两桶来成都,现在好像已经不生产了,那种味道大抵是只能永留记忆之中。
配料里有面粉、红糖、冰糖、芝麻、花生、冰橘。芝麻散落在月饼的表层,底层没有任何的装饰。一个月饼大概有十厘米大小,小时候觉得月饼很大,一个就足以让肚子有饱腹感。
那时候吃月饼,也并不是每个人一个,恰好喜欢分着吃,一个月饼可以分成四五六份都可能。后来,也会一个人吃一个,其实我还是喜欢分着吃。分享的那种甜,似乎更能流进心里。
我对甜食,向来都不太喜欢。小时候,妈妈总说我就是因为不爱吃糖,所以才长不高,成为三姊妹中最矮小的那一个。不过,月饼的这种甜我倒是能接受。
这种甜,甜淡适中,软硬刚好。有时候,运气好,会遇到好几颗花生,好几颗冰糖。吃月饼的时候,我也总喜欢把花生和冰糖挑出来,累积到一起。等在吃完月饼后,再慢慢地享用。
每次掰一小块,剩下的又用纸仔仔细细地包裹起来。有时会塞在柜子里,有时也会塞在枕头下。下一次又掰一块,有时候,一个月饼要好几天才吃完。
这一份甜,是儿时独有的记忆。
后来,长大了,离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每逢中秋再也没能像小时候那样整整齐齐、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吃吃月饼,赏赏圆月。甚至,这一天已经变得比普通的放假日更普通,普通倒没有觉得一定要聚一聚,一定要吃一个月饼。
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包装越来越精美,内涵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然而,很无奈我依然对其不感兴趣。与其是不感兴趣,不如说我是对那种甜有点抗拒。如果真要吃,我还是怀念儿时的那种甜。淡淡的,却实实在在的。
现在的月饼,光是配料都繁杂了许多。任何一款月饼,那种甜是让我有些害怕的。放一小块进嘴里,甜在口腔里肆意乱窜,甜腻感顿时传送到大脑。此刻,我已经无法让自己再吃第二块,一块足矣,无法再多一点点。
之前,稍微喜欢一些的当属蛋黄月饼,近两年蛋黄月饼也多了太多甜蜜。甜得闷心,一定要来一杯浓茶,以消减一部分甜。
如若不然,心里就会觉得难受,严重时还会有反胃之感。我终是无法消受这种高规格甜腻,我只需一点点,淡淡的,就好!
有时在想,现在的吃食品种繁多,也是创意百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来的道理。有时候,我会想,啥时候能来点咸味月饼,辣味月饼,或者是苦味月饼呢?
不过,月饼的这种甜,是一种团圆之甜,是一种幸福之甜,是一种想念之甜。所以,它怎能不甜呢?
今天,问妈妈吃月饼了没有,妈妈说她专门买了冰橘月饼。妈妈一直说,这种月饼跟老家的月饼很像,特别是味道。妈妈也还是会提及老家的月饼,小时候我们吃的月饼。
恍惚间,时光已经走得太远、太远。相聚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多了些疲惫,多了些憔悴。儿时,院坝里捉萤火虫,数星星的日子终究是留存在了记忆里。
今天吃了一个月饼,小小的,甜甜的。一手月饼,一手浓茶。甜甜的味道,遇见苦苦的味道,综合一下,甜苦参半,刚刚好!
妈妈已经老去,白发无处躲藏,眼窝有些凹陷。眼神有些涣散,不像从前那般明亮、有神。我们几姊妹也在流年里渐渐步入中年,每一个特别的日子,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常聚常聊,留住时光里的美好。
这一份甜,是儿时快乐记忆的延续,当长留心间。
岁月织就一幅画,月圆饼甜是最温柔的笔触。每当中秋之夜,那轮明月便如同古老的信使,穿越时空的隧道,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遥远而温馨的儿时。
月饼,小小的甜蜜,承载着家的味道。它像是一首未完的诗,等着我们填写,一个名字,一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