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我见到了她

文摘   2024-08-01 17:02   四川  

我把这一次的长沙学习,称作一次旅行。没能用脚步去丈量长沙的土地,有些许遗憾。想着这是内心深处的一次奔赴,我用心丈量着这五天走过的路,一切又变得那样奇妙。

我很内向,这话好像说了很多次。也成功地让大家都怀疑我的内向,这也便是内向得不彻底、不成功的境界吧!

其实呢,真的内向,真的胆小。所以,我内心特别羡慕,特别崇拜那些热情又自由的人。可我,好像也没怎么表达,我的羡慕与崇拜。

她很显眼

这一次,一个人让我更是羡慕与崇拜了,她就是那个情感细腻且能挑大梁的长沙妹子。

第一次结缘在谷里写作营,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敢写,不太敢发文章在群里。祖庆老师和建平老师每日的点评很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动能。慢慢地,我开始盘点每一天的生活。关于生活的,教学的,班级管理的,都用文字去记录。虽然都是碎碎叨叨,却也得到了两位导师的细致点评。

最多被提及的就是聚焦,是呀!写作如此,生活不也如此吗?不能聚焦,能量自然便分散,自然是一场空。

最多被导师和学员们称赞的优秀学员,慢慢凸显。常常翻阅她们的文章,那些文字那么地吸引我,让我心生羡慕,也能直击我的内心。

那之后,她成为了明星学员,结营时做分享,我掐点守着看直播。那洋洋洒洒、举手投足之间满满的自信,满满的自由。

可是,她说以前的她也很不自信,很是内向。我心想,这对我来说已经是自信界的天花板,咋还不自信呢?是我对内向有误解吗?

第三季的写作营因为女儿生病住院,算是潜水的一季。可是,我依然会翻阅那些优秀的文章,迷人又动情的文字就那样铺展在眼前,心里也为我自己的按兵不动懊恼。

七年挑战营,让我有了一个写的契机和缓冲。那时,正值寒假,一篇文章,常常从早上写到深夜。写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书,又接着写,坚持日更的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大的能量。每天写给自己,写给那些黑夜,写给那些小确信。

她很温暖

时间转动得很快,来到了第四季,看着那些远去的背影,我也想着我该真正地上路了。开营前,给自己定了一个千字文日更的目标,其实很难。

每天繁忙的工作,让我只有到了晚上十点钟之后才能开启码字。但是,我学会了在白天搜集素材,先在大脑中写一遍,晚上的成稿就快了许多。

群里的助理导师,每天开启点评,从早上七点半到深夜十点半。一篇篇文章被预约,被温暖地点评。那种被渴望看见的心思日益明显,写自然就有了更大的动力。

想写好是态度的门槛,能不能写好是水平的门槛,看到别人的闪亮是心态的门槛。天天抱有期待,从早到晚的那种期待。为了被看见,也小小做了一个时间轴分析,有一波导师习惯早起,有一波导师不午休,还有一波导师下班路上点评,也还有一波导师晚间劳作。

我也习惯早间掐点发文章,很幸运被导师们看见。那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照亮了每一个黑夜,照进了我的心里,给我星星的就有她。

温暖的文字背后,是一颗柔软的心。她会努力地从文字中挑出一些美好,有时候是硬挑,我深深地有感觉。我一直都处于困顿中,总寻不得方向,她说要慢慢地寻找自由。

那一刻,自由点醒了我,也点亮了我。我需要的不正是自由吗?那之后,写文少了一些枷锁,更多了一些絮叨。因为絮叨的时候,就是内心的本我在倾诉。

常常翻看她的公众号,会看到以前的她,现在的她,也会看见以后的她。她把读过的书,变成了路上的石阶,拾级而上,她站到了更高处。

她写文本解读,《绿》写得极好,我读了好几遍,打印出来细细地读着。走进文本深处,像是进入了绿色森林,满眼的绿全是生命的灵动。

近期她又开始写诗,在她朋友圈里能看到生命该有的模样。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攀登,从不会停留,像风一样的她,有如风一样的自由。

她很耀眼

这一次,我见到了真人版的她。比我想象中高大,风风火火。整个活动中她的名字被反复提及,有时站在台上,有时蹲在地上,有时举着相机,有时飞奔着递着话筒……

常常穿着一身黑,运动鞋也是黑,大抵是为了随时奔走吧!不过有两个时刻,她穿上了美美的裙子,白色的跟并不高的高跟鞋。这个时刻她应该是困意席卷的,可是看样子却是那样的能量满满。

她站在舞台中央,会场一阵欢腾,我拿出手机赶紧拍这一刻。这一刻你是激情满满的主持人,没有手卡,只有从内而外地坦然吐露。那些话听起来就觉得高级,这些话经由岁月的沉淀,已经和她合而为一。

读书,就是这般,站立着读着读着,就走进了文字的肌理。年岁长啊长,文字就长进了血液,和灵魂嵌合在了一起。脑袋中又浮现出在祖庆老师直播间初见的她,说到激动处,忍不住哽咽。

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她,生命如此地张扬却又深情。也有文字让我深深震撼,《教海漫记》《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彩色的阅读教室》……文字里的深情都让我泪眼盈盈,可我依然让文字和我擦肩而过。

午间分享的学员,她也给到了鼓励词。导师分享结束,她更是给到了精彩的回溯,除了叹服还是叹服。她说她读了很多书,口若悬河就需要有这样的水源储存量。

到了晚间小组工作坊时间,见到她,她又变了模样。又换上了黑裤子,黑色运动鞋。左手一个包,右手一个包,再加满头大汗。康老师,飞速地讲着整本书阅读如何开展,如何抵达。讲完后,所有小伙伴从蒸笼般的教室,向凉爽的会议厅撤退。

已经是晚上九点过,大家席地而坐,身为组长的她让我们每个人做自我介绍。这是一种看见呀!大家从不同处而来,聚在一起,缘分使然。

第二次大家阐述自己的想法,可她依然提醒我们再一次介绍我们自己的姓名和城市。对于我这种不太说话的人而言,我能感知到这背后的温暖。

她对《夏洛的网》很熟悉,也可以说很深情。或许是她讲过几次,更或许是她对生命的理解。线上讨论的时候她说夏洛一定要死,一句话又对理解这本书劈开了一道口子。

这一次,她一直都在听小伙伴们说,其实我特别喜欢听她说。一方面因为她的工作实在太忙,另一方面她想让大家勇敢地表达。

此刻的往后站,很让人感动。她的好朋友电电老师,也是一样,一直做着幕后的那个人。好朋友之间的惺惺相惜,大抵就是这模样吧!

那一晚,是她和我们待得最久的时间。其他时候她一直在角角落落里忙碌着,作为场控她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被叫起。

最开始,坐我旁边的老师还问我,谁是羽轩?我说就是那个最忙的女孩。“哦!原来是她!”早已出圈的她圈越来越大,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多。

中午大家都被困意包裹,无法挣脱。她却没能闲着,她得安排下午和晚间的活动。午间的短篇分享,大家都特别喜欢,我也喜欢,拿着手机拍了下来。那些语言,每一句都直抵内心,这些都是长在她心里的句子。

晚上散场后,她回家后也没闲着,又在忙着第二天的惊艳呈现。她的精力旺盛,不仅仅是让我这样的默默人士佩服的,当然还有一些心疼,实在是太累了。

像这种超高强度的工作量,曾经我也有过。后遗症就是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敢去回忆那段时光。年龄大了,这样的强度,是想想就觉得很可怕的。她很是年轻,很是有活力,很是有魅力,也很是自由。

这一次去到长沙,是想着要跟她合影留念一下的,最终还是没有。无法鼓起勇气,终究还是落下遗憾。可是呀,我还是更擅长把喜欢留存于心间,不擅长直接地吐露。

能够留在心里的,自然是很珍贵的。我的心里也留存了很多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获取了能量。

Ted演讲的那一晚,我刚好参加完下水文比赛。点进直播间,正好是她在讲述她的故事。她穿上了黑色的裙子,白色的高跟鞋,像极了一朵正在绽放的玫瑰。

她娓娓道来,讲述着小王子,更是讲述着她自己。我以为动情处,她会泪洒赛场,可是并没有。

很多次听她提起小王子,她的故事也像小王子那般,温暖而迷人。评论里赞声一片,是呀!鲜花和掌声该属于勇敢逐梦的她。

人这一生,需要见山、见水,还需要见人。这一次,我见到了很多人,见到了她。

她就是羽轩。


芸霜
从春花秋月,走到夏雨冬雪。从塞北羌笛,读到又绿江南。我折柳做笛,采荷为韵,枫江渔火,雪舞陌上。素来喜欢将走过的山山水水折叠成一场倾城素念。寻一方长亭,看古道边,谁的等待恰逢花开,谁的无言凉了秋水。待春风又暖一重,哒哒的马蹄,是否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