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心绪有些不稳,天闷气热,热浪翻滚。早晨的几滴雨,并未丝毫撼动酷热。整理教室里的书本,顿时汗如雨下,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风的旱冰鞋》一个小时,读了近五十页,速度极慢,还没有找到解锁这本书的密码。姑且搁浅,读不进去不勉强,有时读书也需要机缘,心流无法抵达,思绪仅是杂乱。
重新开启听樊登讲书,樊登与李昕对谈《一生一事》,李昕回忆他和王鼎钧老先生的渊源。在中国大陆,他是第一个和王鼎钧老先生联系,要出版他的书的人。最终《作文六书》面世,后来又出版了《灵感五讲》和《文艺欣赏七论》等。
下一本书自然是走进《作文六要》,其实这是第二次听樊登讲述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去年。这一次听,我的内心多了些惊喜,大脑中也多了些链接。
连续听了三遍,仍然觉得还不够,所以又再一次破例买书。我想我得收回不买书这个许诺,好书自然是要慢慢抱回家的。
文章是“自己的”好。这不是自傲,而是说讲老实话,而不是说别人的话,这对一篇文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遇到写作如临大敌、抓耳挠腮者并不是没有,怎么突破呢?写自己心里真实所想,跨出第一步。想到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更是深受启发,自己经历的每一个小的点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什么是作文六要呢?
第一:观察
一言以概之,“多看一眼,细看一眼。”从哪儿观察呢?调动五种感官: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
首先说听觉。自古以来我们有特别多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听觉里边诞生的:
“欧阳修说,秋天是可以听见的。不必惊讶,韩愈说,春夏秋冬都可以听见。广播节目制作人说,生老病死都可以听见,儒释道耶都可以听见。”
就是一个听力的法门,就能够掌握特别多的信息。比如说“闲花落地听无声”“海雨天风不忍听”,这样的诗句都是听觉。还有“留得残荷听雨声”,你如果曾经在荷塘旁边坐过的话,听着哗哗的雨的声音,你就能够理解这句诗。
你再想想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假如没有最后这一句点睛之笔,没有这一个钟声传到客船,整首诗就“死”掉了。
第二个叫嗅觉。就是闻,闻味。比如说苏东坡讲 “好竹连山觉笋香”,看到竹子特别多,闻到笋香味。“卖花人去有余香”“酒未到,先成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都是跟嗅觉有关的诗句,都是闻味的。
大家读过一部小说,叫作《追忆似水年华》。开篇那个作者说,我闻到了蛋糕的味道,马上就把思绪带回了几十年前,带回到童年的时候。所以嗅觉也是我们在观察,写作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第三个味觉。行军路上,大家渴得没办法了,望梅止渴——指着前方,说有一片青梅林,官兵们嘴里就生津,就流口水。所以味觉也是我们观察的一个点。
第四个触觉。像我们讲的很多成语,比如“席不暇暖”,暖就是一种触觉;“炙手可热”“世态炎凉”,这些词其实也都是触觉。
第五个视觉。这就更不用讲了,我们每天看的青山绿水,远近高低各不同,都是视觉,这个是孩子们最容易着手的。但是如果想让孩子们的作文变得更丰富,你要知道除了视觉之外,我们还有丰富的听觉、细腻的嗅觉、带来美味的味觉,以及能够进入我们心灵深处的触觉。这叫色、声、香、味、触。作者说:
“平时,在生活中,如果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心里觉得受到感动,应该在感动了自己的物象前面停下来,仔细看,仔细想,一直到领略得透彻了,一直到印象深刻极了,再离开。”
这个感受不只适用于写作文,这简直就是生活。我们有时候真的匆匆地就放过了一个东西。比如说天上飘过了一朵闲云,你觉得很好看,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什么?大部分人就是拿出手机拍一张照片,接着就赶路了。这叫作“留下纪念,却留不下记忆”。
你拍下来,看似留下了纪念,但你手机里面那些照片,有多少会拿出来天天回味呢?其实很少,拍过了就以为有了记忆。
实际上你根本不需要拍照,而是需要站在那个地方,好好地看一下那个白云,看着它形成,看着它消散,然后跟它依依惜别,这样你的人生才没有白过。
这个就是观察,我们要学会从生活当中收集素材,去观察,这是六要当中的第一要。
第二:想象。
如果只有观察,那写不出《西游记》来,所以一定要有想象。作者说,你要想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你要多读诗,以诗为师,就是向诗人学习。
比如说,现代诗人食指说“蜘蛛网查封了炉台”。一般正常的描述,我们会说那个炉灶上结了蜘蛛网。而食指说“蜘蛛网查封了炉台”,那蜘蛛就变成了警察,这就是不同的想象。说“大海托住了太阳”,咱们认为是太阳从大海里边冒出来的,但是食指说是大海托住了太阳。
还记不记得舒婷写《致橡树》,说“我如果爱你,不做攀缘的凌霄花”……我要做一棵木棉,跟你一块儿向云端生长,就是把人想象成凌霄花和橡树。这就是典型的大变活人的办法。
诗人洛夫说,“落叶在火中沉思”。你想想看一个火苗在烧叶子,假如火苗烧的是活物,比如说动物,它肯定会蹿、会害怕、会紧张。但是烧叶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叶子很淡定,就是慢慢地变焦,一点点地卷起来。这个微妙的过程被诗人看到了,说落叶在火中沉思,那种感受就像是一个沉思的样子,真棒。
想象力是能够让我们的文章生色的,而且可以想象出很多东西来。
第三:体验
体验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作“将人心比自心”。
第四:选择
就是当我们收集了特别多的素材,你怎么能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来,让它为你所用。第五:拼图
拼图就是组合——用什么样的结构把这些东西拼在一起。没有材料无从结构,没有结构不成文章。前面四个方法讲的都是材料的问题,我们现在手里攒了很多的材料可以写了,关键是怎么把它拼在一块儿。
第六:表现
表现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叫作“最初的动机,最后的目的”。就是你写这篇文章到底是为了什么。作者说:
“我们写文章,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唱歌用声音,舞蹈用肢体,画家用色彩、线条,他们也是表现。为了表现,我们把观察当作功课,表现是最终的目的,也是最初的动机。
为了表示强调,模仿《大学》的句法反复说明:要表现必须先组合;要组合,必须先选择;要选择,必须先观察、 想象、体验。观察、想象、体验而后选择,选择而后组合,组合而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