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不注重“做人”的礼节吗?
——熊飞骏
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做人”的国度,“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就是中国特色的成功逻辑。
一个奉行“做人第一”的国度,人际关系却特别紧张,确然匪夷所思。
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中国式做人”的本质是忽悠,目的是尽可能“利用”他人的剩余价值。
“中国式做人”的特色标签:
1、当面奉承,背地揭短,很少真心赞美他人的长项;
2、趋炎附势,迎合权钱,永远不对上司说不;
3、鼠目寸光,轻视不能很快变现的关系,门缝里看卖马秦琼;
4、圆滑世故,不出头不担当,遇上棘手事和稀泥;
5、没主见没独立性,好从众随大流;
6、缺少包容胸怀和悲悯心肠,对自己不理解的人和事义正词严;
…………
华人当面说的那些奉承话从来都不是“真心”的,赞美对方根本没有的优点,对方真正的长项则视而不见,因此再多的“奉承话”也不得要领,给人很“假”的感觉,难以感动人心。所以“中国式好话”不但无助润滑人际关系,相反还容易激起对方的戒心,“好话”说得越多者人际关系越紧张。
掌权人爱听“好话”,容易被“好话”忽悠,不是那些“好话”有多么必要;而是不加限制的权力是毒品,使人智商降低。慈禧太后在一个晚上向全世界所有与大清有邦交的国家宣战,就是无限权力催人弱智的最牛解说词。
“中国式做人”的最大短板,就是家长里短背地说人坏话,不背后道人短者百不及一。
一个人当面说了一百句奉承话,但只要有一句“背后坏话”传到对方耳朵里,那一百句“好话”就全部归零。
所以当面爱好说“奉承话”的华人,如果背后管不住自己的“毒舌”,人际关系就会特紧张。
绝大多数中华大国民以为欧美人不会“做人”,都是“竹杆子进巷”不知变通的愣头青,只要会“做事”就能春风得意。
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多数欧美人“做人的艺术”,能把中华大国民甩下好几条大街。
移民欧美的一代华人,比地球村多数族群更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要原因居然是华人不会“做人”。
一个最强调“做人”的族群,到了欧美后被公认“不会做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欧美“做人的艺术”,可以用“教养”两字来概括,没教养者是很难成事的。
没教养不是真性情!
“中国式做人”和欧美“做人的艺术”,内涵存在相当大的反差,结出的果实也就大相径庭。
“中国式做人”的本质是忽悠对方;欧美“做人的艺术”则是尊重他人。
和华人一样,欧美人当面也不好揭短,也爱说好听的话。不同之处是:欧美人当面说的那些好话多数是“真诚”的,赞美的那些优点也是对方真实拥有的。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项,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发现一个人的长项不仅需要智慧,还要“用心”。一个肯对他人“用心”的人,自然容易赢得对方的心。“中国式好话”多是言不由衷不是出自“心声”,自然也不容易感动对方。
“欧美式做人”的最大优势:不好背地揭人短!
当面真诚赞美对方的优点背地不道人短,这样的人你能不爱吗?
所以欧美的人际关系比中国轻松十倍,不用处处防人或给人使绊子,能集中人生的绝大部分精力去“做实事”。
“欧美式做人”的第二大优势:不势利!达官显贵不显摆优越感,混得不咋地的平头百姓一样有尊严,因此也不容易仇富恨官。
“欧美式做人”的第三大优势:包容和悲悯!不懂人情世故者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给你惹麻烦不危害社会不想做政务官,也能不受干扰在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残疾人和弱势群体,不但不受歧视,还能赢得更多的尊重、关照和善意。
“欧美式做人”的第四大优势:不攀比!他人不是自己的地狱,亲友的成功只会由衷高兴,不会令自己“没面子”。
“做人”是文明要素之一,与文明背道而驰的“做人术”铁定南辕北辙。
如果你“用心”读过卡耐基《做人的艺术》,就能明白“中国式做人”完全走偏了,人家才是真的“会做人”!
…………
二○二四年八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