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CO/CO2加氢制低碳醇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
曾壮1,李柯志1,苑志伟1,杜金涛1,李卓师2,王悦2
1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1111; 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育部绿色合成与 转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引用本文
曾壮, 李柯志, 苑志伟, 等. CO/CO2加氢制低碳醇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4, 43(6): 3061-3079.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3-1068
摘要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2)加氢制低碳醇(C2+OH)是碳一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煤、天然气、生物质、CO2等非石油资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途径。该过程具有工艺路线短、原子经济性高、操作可行性强等优点,是颇具前景的合成路线。改性的费托合成催化剂是该体系最具潜力的催化剂之一,但仍存在低碳醇时空收率不理想、反应网络复杂、产物分布难以调控及稳定性差等问题,高效稳定催化剂的开发极具挑战。本文首先从热力学上分析了CO/CO2加氢反应制低碳醇适宜的工艺条件;其次,对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上CO/CO2加氢制低碳醇的反应路径进行了解析,并据此提出催化剂的设计思路。随后,介绍了铁基和钴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前体结构、助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高性能催化剂的构建策略。后续可借助于先进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进一步加深对反应机理的认识,并通过催化剂结构的精细调控,获取低碳醇时空收率和催化剂稳定性的提升策略。
低碳醇(higher alcohols,C2+OH)是指C2及以上的高级醇,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市场价值。C2~C5短链醇可直接用作液体燃料,或作为清洁的汽油添加剂提高辛烷值,还可作为绿色溶剂,用于生产颜料、涂料等;C6~C22长链醇则广泛用于生产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对乙醇的需求量将达到3亿吨,而正丁醇的需求量也将突破560万吨,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合成气制低碳醇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两条途径(图1)。合成气直接制低碳醇具有工艺路线短、设备投资少等优势,但其反应机理复杂、目标产物选择性低、催化剂稳定性差,目前还未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CO2加氢制低碳醇不仅能缓解碳排放的压力,还能获得一系列极具价值的重要化工产品。但是,CO2性质稳定,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其活化也更加困难。因此,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并从原子水平上加深对反应机理的认识,是CO/CO2加氢制低碳醇工艺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图1 乙醇和低碳醇主要合成路线
图2 CO/CO2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中低碳醇选择性与CO/CO2转化率的关系
1
CO/CO2加氢制低碳醇反应机制
1.1
CO/CO2加氢反应热力学分析
热力学分析能提供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随反应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趋势。改性FTS催化剂上CO/CO2加氢反应网络复杂、产物众多,除了目标产物低碳醇之外,还包括甲醇、甲烷、C2+烃类等,主要发生式(1)~式(10)所示反应。
低碳醇合成:
费托合成:
水汽变换(WGS)、逆水汽变换(RWGS)反应:
表1 CO/CO2加氢反应过程中重要反应的热力学数据
图3 CO/CO2加氢生成乙醇和甲烷时平衡组成随温度变化趋势
1.2
CO/CO2加氢制低碳醇反应机理
对于改性FTS催化剂上发生的CO加氢制低碳醇反应,其通常既服从表面聚合机理,还遵循CO插入机理。低碳醇的生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关键步骤:CO和H2解离、C-C偶联、CO插入、含氧中间体加氢等。如图4(a)所示,CO首先在活性位点表面吸附、解离、加氢形成CHx*物种;随后CHx*发生C-C偶联形成C2Hy*并进一步与CHx*结合形成长链的CnHz*(n≥2)中间体[图4(a)中黑色路径];而相邻活性位点上非解离吸附的CO*可以插入到CnHz*物种中形成酰基(CnHzCO*)物种,其进一步加氢可以生成C2+OH[图4(a)中绿色路径]。此外,作为平行反应,CnHz*物种也可能直接从催化剂位点上脱附形成烯烃(CnH2n)或者直接加氢形成烷烃(CnH2n+2)[图4(a)中蓝色路径]。非解离的CO*也可直接加氢形成甲酰基(CHO*)并进一步加氢形成甲醇;甲酰基也能与临近位点上的CHx*物种结合形成C2含氧中间体(CHxCHO*)并继续与CHx*结合生成更长链的含氧中间体,最后加氢形成C2+OH[图4(a)中红色路径]。以上分析表明:低碳醇合成路线可以看作是甲醇合成和费托合成的结合,需要CO解离、碳链增长、CO插入等过程的密切配合,而这些步骤通常发生在不同活性位点上。因此,催化剂通常需要具备双活性位点:一种活性位点催化CO解离和碳链增长,另一种位点催化CO非解离吸附和插入,双活性位点的协同匹配是促进低碳醇生成的关键。
图4 CO/CO2加氢生成低碳醇、甲醇、烃类的反应路径
2
CO/CO2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
2.1
Fe基CO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
表2 CO加氢制低碳醇Fe基催化剂的性能汇总
2.1.1 单金属Fe基催化剂
图5 Ca-Fe催化上低碳醇的生成路径
2.1.2 Cu改性Fe基双金属催化剂
图6 CuFe双金属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产物选择性变化和相分离
2.1.2.1 前体的设计策略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余斐等以Cu-Fe乙醛酸盐为前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为模板,经焙烧和碳化制备了一种三维有序大孔(3DOM)Cu-Fe5C2催化剂。其在200℃、4.8MPa的反应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中CO转化率为12.9%,总醇选择性为47.6%,其中C2+OH占比高达94.6%。该催化剂优异的性能源于三点:①乙醛酸盐配合物保证了Cux+和Fex+的紧密接触,使得碳化后形成了紧密接触的Cu0和χ-Fe5C2双活性位点;②独特的大孔结构促进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提高了催化活性;③Cu0表面大量的缺陷位点增加了CO非解离吸附活性。近期,一种以CuFeMg-LDHs为前体制备的Fe5C2-Cu纳米界面催化剂经碳化后,粒径大约2nm的Fe5C2团簇分布在粒径约25nm的Cu颗粒表面(图7),丰富的Fe5C2-Cu界面位点促进了CO解离和CO插入的平衡匹配,使催化剂即使在低压(1MPa)下也展现出53.2%的CO转化率,且C5+OH的时空收率高达0.101g/(g·h),优于大部分CuFe催化剂在高压(≥3MPa)下的性能。但该催化剂在100h的评价过程中CO转化率出现明显下降(降幅约10%)。天津大学刘源课题组采用共沉淀法,向催化剂中加入碳纤维(CF),合成了CuFeMg-LDHs/CF催化剂。LDHs结构有利于Cu和Fe的均匀分散,保证反应过程中能形成紧密接触的Cu-Fe2C双活性位点;碳纤维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导热性,防止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形成局部热点,从而减缓颗粒的烧结速率。尽管如此,该催化剂在反应500h后依然出现了明显的相分离现象,说明抑制Cu-FexC的相分离是CuFe催化剂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图7 CuFeMg-LDHs衍生Cu4Fe1催化剂中Fe5C2纳米簇在Cu纳米颗粒上的分布
2.1.2.2 助剂和载体的影响
除了通过前体的设计来调变活性位点的接近性之外,助剂和载体性质对CuFe催化剂CO加氢制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样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CuFe催化剂常见的助剂包含两类:一类是以Na、K为代表的碱金属助剂;另一类是以Mn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助剂。
图8 酸性MFI沸石负载的CuFe催化剂上CO加氢制低碳醇反应网络
2.1.3 其他Fe基双金属催化剂
图9 Au-Fe-10双面型催化剂长周期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
图10 CoFe合金碳化物的结构及Co/Fe摩尔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2.2
Co基CO加氢直接制低碳醇催化剂
Co基催化剂作为另一类重要的CO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与Fe基催化剂相比,Co基催化剂加氢能力更强,因此产物中甲烷选择性通常较高(≥20%);此外,Co基催化剂WGS反应活性低,使得CO2选择性通常较低(≤10%),也正因为如此,其调变反应过程中H2/CO比例的能力较差,对原料气中H2/CO的比例要求较苛刻。
根据活性位点的组成差异,Co基催化剂主要包含三类:单金属Co0-Cox+催化剂、双金属CuCo催化剂以及Co基多功能催化剂。表3列出了一些代表性的Co基催化剂在CO加氢制低碳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Fe基催化剂类似,Co基催化剂的反应温度通常在220~300℃、压力3~5MPa、H2/CO比为1~2。从表3可知,双金属CuCo催化剂通常比单金属Co0-Cox+催化剂具有更高的低碳醇选择性和收率。例如目前性能比较优异的CuCo催化剂对低碳醇的选择性和收率可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而大部分Co0-Cox+催化剂对低碳醇的选择性和收率则低于40%和10%;另一方面,Co0-Cox+催化剂在醇分布上更具优势,其C2+OH/ROH占比更高,大多能超过90%。接下来介绍CO加氢制低碳醇反应中单金属Co0-Cox+催化剂、双金属CuCo催化剂以及Co基多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表3 CO加氢制低碳醇Co基催化剂的性能汇总
2.2.1 单金属Co0-Cox+催化剂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丁云杰和李微雪等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比了Co2C(111)晶面和面心立方的金属Co(100)晶面上CO的吸附能和CO解离的活化能。如图11所示,Co2C(111)晶面上CO解离的活化能为2.18eV,远大于Co(100)上CO解离的活化能(1.49eV);另一方面,Co2C(111)晶面CO*的结合能为-2.21eV,显著大于Co(100)晶面CO*的结合能(-1.71eV)。以上计算结果说明CO在金属Co0上更易解离,而在Co2C位点上则容易发生非解离吸附。此外,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Spivey教授课题组借助于CO原位吸附漫反射红外光谱(CO-DRIFTS)实验证明了在CO加氢反应过程中,Cu-Co双金属催化剂表面Co2C物相对CO非解离吸附和插入过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对比了不同Co2C晶面对低碳醇形成的影响:Co2C(111)晶面最有利于CHCO*含氧中间体的形成,即有利于乙醇和低碳醇的生成;而Co2C(101)和(110)晶面则显著促进C2H2*和CH2CH*物种的形成,这一研究为Co0-Co2C双活性位点的理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图11 Co2C(111)和面心立方堆积Co(100)表面CO吸附能、吸附构型和CO解离活化能
由于Co2C形成条件较为苛刻且其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中容易分解为金属Co,因此通常需要在单金属Co基催化剂中添加给电子助剂,如碱金属Na、K、过渡金属Mn以及氧化石墨烯等,来促进Co物种的碳化并提高Co2C的稳定性。本文作者课题组采用氧化石墨烯(GO)-有序介孔二氧化硅(OMS)复合载体,发现氧化石墨烯不仅提高Co物种的分散度,而且起到了给电子作用,促进了Co2C形成及低碳醇的生成。
除了单金属Co0-Co2C催化剂之外,近年来Co0-CoOx催化剂也被证实有利于低碳醇的形成。如图12所示,韩一帆课题组采用CeO2纳米棒来负载Co物种,发现Co0-CoOx界面位点有利于低碳醇的形成。北京化工大学何静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均匀分散的CoGa双金属催化剂,其中CoGa合金颗粒被锚定在LDHs衍生的ZnAl氧化物载体晶格中。该催化剂在260℃、3MPa条件下,可获得59%的总醇选择性,其中C2+OH质量分数接近93%。更重要的是,载体的锚定作用显著抑制了反应过程中CoGa双金属颗粒的迁移和长大,使催化剂在100h的评价中不失活。Ga有利于孤立的Co位点(主要是CoOx物种)的形成,其被证实有利于CO非解离吸附和插入,而Co0则有利于CO解离和碳链增长,二者的协同配合是获得高的低碳醇选择性的关键。
图12 CoGa-ZnAl-LDO/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演化过程和元素分布
2.2.2 双金属CuCo催化剂
图13 通过DFT计算和微动力学模型预测的甲烷、甲醇、乙醇的选择性随催化剂中单金属Cu位点、单金属Co位点、CuCo合金位点的相对比例的变化趋势
为了增强Cu-Co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CuCo表面合金的生成并提到其在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者尝试了以LDHs、钙钛矿、金属有机框架(MOFs)等多种前体制备催化剂。卫敏等以Al2O3为基质,在其上原位生长CuCoAl-LDH纳米片,随后经过焙烧、还原获得了核-壳型结构的Cu@(CuCo-alloy)/Al2O3催化剂(图14)。当Cu/Co比为1/2时,催化剂性能最优,其在220℃、2MPa、H2/CO=2的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为21.5%,总醇选择性为50.6%,其中C2+OH在总醇中占比超过80%,C6+OH占比也高达48.9%。该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源于Cu@(CuCo-alloy)纳米颗粒中Cu和Co之间独特的电子和几何相互作用。刘源课题组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钙钛矿结构衍生的CuCo催化剂的研究。他们发现采用大比表面积、介孔的LaFe0.7Cu0.3O3钙钛矿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钴物种,经焙烧和H2还原之后能形成较多的CuCo合金固溶体,从而有利于低碳醇的形成。此外,催化剂孔道限域结构也对CuCo合金的形成与稳定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作者课题组以有序介孔SiO2(KIT-6)为载体,以铜钴双金属乙醛酸盐为前体,通过分步热解法获得了高负载量下高度分散的CoCu合金位点,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低碳醇选择性和稳定性,其在270℃、3MPa、H2/CO=2的反应条件下,总醇选择性达到59.8%,C2+OH时空收率达到31.9mmol/(g·h),在200h反应中未见明显失活。并进一步在KIT-6的孔道中原位生长以Cu2+和Co2+为金属节点的沸石咪唑骨架(Cu-ZIF-67)材料,发现与乙醛酸盐前体相比,具有有序结构的MOFs前体衍生的催化剂无论是C2+OH选择性还是时空收率均有显著提升。
图14 核壳型Cu@(CuCo-alloy)/Al2O3催化剂在原位生长、焙烧和还原过程中物相演变过程
2.2.3 Co基多功能催化剂
2.3
CO2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
表4 CO2加氢制低碳醇改性FTS催化剂的性能汇总
2.3.1 Fe基CO2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剂
CO2属于酸性分子,其通常能与碱性位点结合,因此CO2加氢催化剂中通常添加一定含量的碱金属(Li、Na、K、Cs等)或碱土金属(Mg等),以增强CO2分子的吸附的活化。近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剑等通过向单金属Fe催化剂中加入Na、S助剂,显著改善了CO2加氢制低碳醇的性能。一方面,Na+不仅促进CO2的吸附和活化、同时增强碳化铁对CO的解离能力,有利于形成更多的烷基物种;另一方面,SO42-则提高了Fe位点对CO非解离吸附和插入反应的活性,Na+和SO42-的协同作用促进了CO2加氢制低碳醇。此外,为了增强CO非解离吸附和插入的能力,金属Cu也经常被引入Fe基催化剂中,以构筑Cu-FexC双活性位点。广州能源研究所马隆龙等研究了Cu/Fe摩尔比对CO2加氢制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当Cu/Fe比为2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在300℃、6MPa时,CO2转化率为42.3%,总醇选择性达到36.7%,其中C2+OH占总醇的87.1%。近年来,武汉大学刘国亮课题组在CO2加氢制低碳醇反应的CuFe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和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先,他们合成了碱金属Cs改性的Cu-Fe-Zn催化剂(Cs-Cu0.8Fe1.0Zn1.0),在330℃、5MPa、H2/CO2=3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36.6%的CO2转化率,C2+OH的选择性和时空收率分别为19.8%和73.4mg/(g·h),且C2+OH在总醇中的占比为93.8%。该催化剂上CO2加氢的反应路径如图15所示:CO2首先在Cu-ZnO界面位点上发生RWGS反应生成CO,随后CO在Fe7C3和Cu位点上分别发生解离和非解离吸附,二者结合形成CHxCO*等C2及以上含氧中间体并继续加氢生成乙醇和低碳醇。其中,Cs助剂通过调控催化剂的加氢能力从而影响CO插入过程的速率,Cu-ZnO和Cu-Fe7C3位点的协同作用是获得优良的催化性能的关键。之后,他们还研究了CuFe催化剂中K助剂对CO2和H2活化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适量的K助剂不仅能增强RWGS反应活性从而增加CO中间体的浓度,而且还增强CO线式吸附并弱化CO桥式吸附,使CHx*-CO*偶联反应的速率最大化。此外,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樊卫斌等发现适宜的Cr掺杂量能显著增强Cu-Fe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缓CO的过度解离,促进乙酸盐、乙醛等含氧中间体的形成,最优的Cr(1%)-CuFe催化剂在320℃、4MPa反应条件下,CO2转化率、C2+OH选择性和时空收率分别为38.4%、29.2%和104.1mg/(g·h)。
图15 Cs-Cu0.8Fe1.0Zn1.0催化剂上CO2加氢的反应路径
2.3.1.2 载体的影响
2.3.1.3 Fe基多功能催化剂
1.2.3 其他胺类添加剂
2.3.2.1 预处理方式的影响
此外,近期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Corma等还发现:辅助光照可以改变Na-Co@C催化剂表面CO2加氢的反应路径,从而影响产物的选择性。辅助光照下,乙醇的选择性为6.5%,大幅领先于仅有加热过程时的乙醇选择性(0.7%)。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AP-XPS)和原位拉曼光谱实验表明:辅助光照产生的光生电荷有利于CO2在催化剂表面活化并生成富电子的CO2δ-物种,该物种可以进一步解离为CO并通过CO插入过程促进乙醇的形成(图16)。这一研究为提高CO2加氢制乙醇的选择性提供了新的思路:除了着眼于催化剂理性设计之外,通过新的辅助技术,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强化CO2的活化并加速C2含氧中间体的形成,也能显著提高乙醇和低碳醇的选择性。
图16 辅助光照处理对Na-Co@C催化剂表面中间体和反应路径的影响
2.3.2.2 助剂和载体的影响
总体来看,Fe基和Co基CO2加氢催化剂中低碳醇选择性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通常不超过40%。通过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增强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低碳醇选择性依然是今后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结语与展望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曾壮,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催化剂制备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
通信作者:李卓师,助理研究员,从事合成气直接制低碳醇高性能钴、铁基催化剂的设计开发;王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合成气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