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是否真的对普通人有好处

文摘   2024-10-27 13:22   上海  
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如何让普通人和偏远地区的人们受益?
尽管人们表达方式不同,但大家都关心一个问题: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是否真的对普通人有好处。
然而,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
  • 自动化和无人化会减少低端工作岗位
  • 产业转移会使底层人群更难找到工作
  •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就业市场的稳定
  • 最终可能阻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我们不应该只看单一产业或产业链。相反,我们需要全面考虑:
  • 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情况
  • 各收入群体的状况
  • 整个国家从东部到西部的经济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产业升级和转移必然导致像欧美过去那样的去工业化,就可能产生以下误解:
  • 只有金融街和科技精英会受益
  • 大量工人会失业,沦为"工业游民"
这种观点可能会让人完全否定产业升级和转移的价值。

实际上,我们的情况与欧美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情况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大不同。我们没有经历去工业化,所以不能直接和当时的欧美相比。如果要找一个更合适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日本。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速度很快,几乎和欧美同步。在60-70年代,日本做了两件重要的事:
  • 从北美引进高新技术,提升自己的产业水平
  • 把一些简单的生产工作转移到其他国家
这种做法被称为"雁行模式",就是像大雁排队飞行一样,一个国家带动其他国家发展。
之后,日本带动了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四小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逐步工业化。这些地区的发展与日本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密切相关,有些甚至因此成为了发达国家或地区。

在日本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和生产科技的进步,以及大量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对日本国内的就业市场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对底层工人来说,他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职业变动和生活水平下降。但是,在适应和调整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又开始提高。
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日本,也影响了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整个东南亚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也必须随之改变,因为它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产业变革是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到了80年代,日本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转移,以及普通工人的职业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因此,研究当时日本的情况比研究欧洲更有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个世纪末日本、东亚和东南亚的普通人是如何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过程中提高生活水平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当时日本有大约一亿人口,国土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在欧洲也能排第一。如果我们把日本的地图和中国沿海地区比较,会发现它们的面积差不多。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这让海上运输非常方便,也是日本战后发展快的原因之一。除了政治和外交因素,以及日本人才多、民族勤劳外,这种地理优势也很重要。
但是,四面环海也有缺点。日本缺少内陆地区,缺少人力和自然资源,也缺少大型国内市场。当经济需要转型时,日本的土地和经济空间太小,很难调整产业结构。大量资金在有限的空间里竞争资源,导致投资回报率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是小国的天生缺点,一直限制着日本的发展。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日本采取了两个策略:
第一,日本开始更有效地利用国内的空间和资源。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比如"日本列岛改造计划"。这些计划的目的是把交通、能源、商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国内落后地区,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日本开始实施"雁行模式",也就是把资金投资到海外。虽然日本国内空间有限,但海外有更多机会。尽管投资海外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高,但日本别无选择。因为政治原因,日本不能直接投资东亚大陆,所以他们选择了东南亚作为产业转移的首要目标。
让我们比较一下日本和东南亚。东南亚的人口和资源很适合日本转移产业。但是,东南亚各国的政策和经济情况不一样,这使得投资比在统一政策的大国更难。尽管如此,这仍是个好机会。所以,从1960年代初,日本又开始在东南亚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刚刚经历了一段经济好转期,叫做"神武景气"。虽然日本人的生活比战后初期好多了,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和当时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随着日本把产业转移出去,国内的电子厂等提供大量低端工作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些工作转移到了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按道理说,日本应该出现很多底层工人失业,贫富差距变大。但是,我们看1970年代到1990年代日本的失业率数据,发现虽然有些起伹,但总体上失业率并没有大幅上升。这很让人惊讶。

为什么日本产业转移没有造成大规模失业?答案在于服务业的发展。原来的制造业工人转向了服务业,分享了日本企业的全球收益。
具体来说:
  • 日本海外产业扩大,国内出现更多高收入岗位,如设计、管理和营销
  • 高收入群体增多,带来更多服务需求
  • 餐饮、销售、护理、物流、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岗位增加,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 社会财富增加,金融服务业也创造了许多工作机会
这种变化使日本服务业快速发展。到1994年,服务业占日本GDP的64%,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当。日本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工人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保持了稳定的就业率。
同时,日元国际化速度加快。日本采取了一些激进的金融开放政策,虽然带来了风险,但也推动了日元的国际化。日本不仅出口制造业产品,还开始提供金融服务,这让日本能"卖一份产品,挣两份甚至更多钱"。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底层工人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他们不再局限于枯燥的工厂工作,收入和生活质量都有所提升。虽然他们相对于高收入群体仍是底层,但与他们之前的情况相比,这是一个显著的改善。
东南亚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受益。它们承接了日本和欧美国家转移的产业,带来了就业机会。同时,外来资本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
  • 马来西亚的优质原油得到开发
  • 中南半岛的稀土资源被利用
  • 马来半岛的锡矿得到开采
  • 东南亚的热带农业资源被充分利用

这些资源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被开发和加工,成为高价值的工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这大大提高了东南亚地区的生活水平。同时,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能购买到优质资源,互惠互利。

日本的产业升级和向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个过程对日本和东南亚的普通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底层群体来说,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

简单来说,这种变化让许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了。虽然他们可能仍然属于社会的底层,但与自己以前的情况相比,他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改善不仅体现在收入上,还包括整体的生活水平。

我们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情况。我们正在经历和日本以前相似的变化,但我们有一个大优势:更大的内陆地区。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好处:
  • 政策和法规统一
  • 没有设备、原材料和关税的障碍
  • 有好的基础设施,如电力、交通和通信
  • 有完整的供应链
因为这些优势,大多数产业转移会选择中西部,而不是海外。即使有公司想去海外,除非是为了在那里卖东西,否则可能会遇到困难,最后还是会回到中西部。
这种产业转移会带来重要变化:
  • 低端制造业会从沿海地区移到内地
  • 沿海地区会有更多不同层次的服务业工作
这样的变化对整个国家都有好处,可以让更多地方和人受益。

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当地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比如新疆的长绒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国家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但是以前因为缺少产业支持,我们没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反而花大价钱买国外的产品。
其实,早在五六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了一个种植薰衣草的好地方。这里靠近天山,水源充足,夏秋季节阳光充足,比著名的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还要适合种植薰衣草。一位叫徐春堂的人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成功在这里种植了薰衣草,因此被称为"中国薰衣草之父"。
现在,伊犁河谷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不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还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薰衣草。这里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好的自然环境,还因为不断的科研创新。通过太空育种技术,我们培育出了自己的薰衣草品种"太空蓝",它的品质甚至超过了国外的优秀品种。
伊帕尔汗公司就是新疆成功发展产业的一个例子。它展示了如何把沿海地区的先进技术和新疆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这不仅让消费者能买到高质量的产品,还帮助边远地区发展经济,让当地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禾略研究小院
每周N次,深度探讨N个房地产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