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我们聊的板块是,曾经是北京最辉煌的老电子工业基地,参与了建国初期“两弹一星”的制造,最终沦落为老破小聚集地,甚至被亦庄抢了风头的——
酒仙桥。
*如果你对酒仙桥板块感兴趣,可以加微信maoduidui03 进群,我们有更多话题和一手资讯在群里分享。
酒仙桥这个板块一度让我非常的唏嘘,现在回过头来看,某种程度上依然会觉得深深的遗憾。
酒仙桥系列我计划出四篇稿子来写。
第一章,分为上下两部分内容。我们需要梳理酒仙桥产业变迁的脉络,可能会颠覆大家对酒仙桥的传统认知,因为我自己也没想到,酒仙桥产业背后是中国半个多世纪产业改革跌宕起伏的历史。
第二章,我们要探讨的是酒仙桥的合理市场定价到底是多少?为什么现在的酒仙桥12.5万不值?但为什么潜力依然很大?
认知的建立需要一点点耐心,你的每一个转发、点赞都是让我继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好,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第一篇(上)。
01
酒仙桥的光辉岁月
发这篇稿子的时候,酒仙桥的土拍可能已经出来了。如果没有意外,那么应该是中建一局拿下了酒仙桥地块。
我们先给不熟悉酒仙桥区域的小白朋友介绍下基本情况。
酒仙桥板块在朝阳的东北四环至五环之间,京密路东侧,往北连接望京,往南连接朝阳公园。
酒仙桥整体的规划基本延续了建国初期的大致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急需发展重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
酒仙桥建成了代号774、706、707、718、751、798等厂区,他们分别是无线电器材联合厂、有线电厂、邮电设备厂等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
为什么用代号呢,其实是起到了保密的需要。这些厂都属于七机部、四机部的下属企业,比如我们熟悉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就是七机部的。
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很多零件都产自这里,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第一台电话交换机也是这里产生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酒仙桥,坝河以北和坝河以南,特别像两个世界。
坝河以北有颐堤港商圈、恒通国际园、798艺术中心等等,充分得表现出朝阳的国际化和活力。
但是坝河以南,就是一片老破小。
酒仙桥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早在50年代就确定了的。
上个世纪酒仙桥成为共和国电子工业基地的定位时,就是以坝河为分界线,划分出坝河以北的生产区和坝河以南的生活区。
坝河以北的生产区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大部分厂区,而坝河以南形成了酒仙桥独特的"街坊文化"。
1957年,坝河以南的小陈各庄、西十里居、张百庄等村落的庄稼地上,陆续建起了酒仙桥的职工宿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12个街坊,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酒仙桥老破小。
其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能有职工宿舍,已经是非常牛叉的事情了。如果一家一户居住,那就是厂级干部,如果四五户一起住,那就是一般职工。
卫生间、厨房大家都是共用,而且每天早上都要抢厕所,做饭抢厨房。
但是,当时住筒子楼的人一定是要比住平房高级很多的。
什么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酒仙桥就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大部分中国地区还是农业社会,但是酒仙桥抢先完成了工业化。
他简直就像独立于北京城的另外一个卫星城,是非常辉煌的存在。组织上给安排医院、幼儿园、学校、食堂,电影院,游泳池、图书馆、班车等等等等。
在很多孩子玩泥巴的时候,酒仙桥的孩子,已经开始找各种零件组装小电器了,小电视呀,小电台呀。所以从酒仙桥出生的孩子,对这个地方很有感情,也很骄傲。他也是不会去羡慕二环里那些孩子的。
02
酒仙桥版本的“漫长的季节”
关于酒仙桥电子厂没落的这部分,为了文章可以通过,我先后修改了六次,最终还是没办法,把80%以上的细节删除了。
但是我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查查60年代到80年代的这一部分历史,这些才是我们这一代人真正需要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有一个比较宏观的大背景是,之前援助酒仙桥做电子基地的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苏美冷战期,国际局势晦暗不明……
当时我们进入了一种比较恐慌的备战状态。所以1964年到198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用来应付战时状态,这场轰轰烈烈的举国行动也叫“三线建设”。
其中新疆、内蒙、东北、沿海各省为一线,中原腹地为二线,云贵川为三线。
“三线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所以基本都是荒无人烟、条件很艰苦的地方。酒仙桥的很多工人们就是在这个时期,从北京举家搬离到全国各地。
你们感受下这些口号:
——不出煤不回家,不想爹不想妈。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当然我们知道后续也没有发动战争,三线建设就这么停止了。而酒仙桥的工人,则是牺牲和奉献了整个青春。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很幸运得回到了北京。但也有一部分人背井离乡,去了很偏远的地方。
我为什么前边要着重的去聊三线建设,因为酒仙桥的最初产业定位,主要就是国防用途。三线建设又导致酒仙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础建设而不是产业升级上。所以酒仙桥的没落,不全是自己的原因。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生产什么,做什么研发,都是由行政部门承担这个职责的。然而行政部门,他既不了解行业趋势,也不了解国际前沿的技术水平。
结果就是酒仙桥各个厂区从建厂之后的30多年里,经济利润逐步下滑,规模也没有扩大。
我对于酒仙桥这一代为祖国、为产业献身的老一辈,无比的敬佩。
但是我又觉得深深的遗憾和可惜,他们的青春奉献,谁又会记得住呢,他们本应该付出的更有价值。
我想引用我之前看过的纪录片里一句话,
“它和它所养育过的工人们一起和生锈的钢铁、废旧的电缆一同被扔在了历史的角落。”
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陈春先在中关村开了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后,海淀中关村的改革春风吹起。
海淀从酒仙桥手里,接过了科创大旗。当时的中关村以京海、科海、四通、信通(即“两通两海”)和中科院所属计算所新技术公司(“联想”前身)为代表。
1987年10月,北京地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519家,占全国半壁江山,从业人数3万多,大部分集中在中关村。
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发端,1988年5月,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它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当中关村名噪全国的时候,酒仙桥已经老了。
这一年,也是酒仙桥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厂长张红飚上任的第三年。全厂职工面临着工厂财务亏损、长期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医药费都无法报销,技术骨干纷纷外流,工程师的工资比酒店的清洁工还低,甚至有些工人下班后捡破烂卖钱。
张红飚带着北京电子管厂做出过各种努力,然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北京电子管厂的遭遇成为当时中国本土的企业的一个缩影。
中国经济市场化以后,本土企业直接和国外企业竞争,国外企业半导体技术取代了本土企业电子管技术,本土企业并没有优势。
大量的国防订单选择和国外合作,直接购买先进设备,而中国中国电子工业,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经历了一个“去技术化”的过程。
历史欠下的账,我们迟早是要还的。这也成为后来我们的芯片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导火索。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单位福利分房转向商品房的重要改革期。
酒仙桥上世纪80-90年代的已购公房小区,就建设在这一期间。他们由北至南沿着酒仙桥路分布,代表小区有高家园小区、芳园里小区、南十里居小区等等。这批小区多为6层板楼,楼与楼之间有少量的的绿化,户型从一居室到四居室均有分布。
*如果你对酒仙桥板块感兴趣,可以加微信maoduidui03 进群,我们有更多话题和一手资讯在群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