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相携 聚力行远
王家堡小学“师徒同上一节课”活动(一)
薪火相传励新竹,叶绿根固节节高。为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步伐,我校组织开展了“师徒并肩向上,同上一节课”教研活动,筑牢教育质量“生命线”,集智锻造教学“韧性”成长。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师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以便为学生提供符合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支持。
师傅引领 学思共研
师徒二人经过商议确定授课内容为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两人通过共同研读教材和课标,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呈现了两节精彩课堂,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采与魅力。在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问题设计等方面,师傅教师予以充分指导,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细节处理提出想法,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
课堂展示 各显风采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让学生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学生在积累了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之后,必须要经历有效输入到实践输出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孩子的语言习得之路。课堂上,在师傅姚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词语锦囊”积累了优美的词语,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感受到课文生动的语言,在课尾教师安排了课堂练笔的环节,让孩子们把课堂的习得、语言的积累都付诸笔尖,最终指向迁移运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实体验者和落实者。学生写出了:“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妈妈去做饭时,洗菜的‘哗啦哗啦’声,切菜的‘叮叮咚咚’声,油烟机的‘轰隆轰隆’声,炒菜时的‘噼里啪啦’声,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这样的小练笔充满了儿童生活情趣,从习得指向实践,把语言文字的积累、素材的积累和写法的运用融为了一体,也进一步体现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成长在课堂。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徒弟王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和形象的独特魅力,注重文字的力量,如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这样的句子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让孩子们初步具有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积极的审美观。同时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在语言文字中去坚定文化自信,都是以语言语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促使了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地。
评价反思 蓄力前行
在教学研讨环节,执教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评课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重难点的把握、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和学生课堂成效等方面展开评价,既有衷心的称赞,也有中肯的建议,老师们虚心听、认真记、共同学。在交流中,师傅们倾囊相授,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徒弟知行合一,踏实行进在拔节成长的教学路上。
师徒共研齐展示,青蓝携手同成长。本次“青蓝工程”系列之“师徒同上一节课”活动,师傅和徒弟纷纷展示了各自的特色,相互启发和促进,共研共思共成长,既实现了师徒间专业发展的优秀传承,又是素养立意下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的有效探索,更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体教师发展!
-END-
供稿|教导处 教科室
编辑|三年级语文组
编审|柴宗伟 范春艳
总审|范玲芳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