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开封段为例

百科   2024-11-03 11:49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于《天工》2024年第1期48—51页,知网、维普、万方、超星、龙源等网站全文收录。

[摘 要]从游览者需求方面入手,对开封市现有黄河生态廊道的景观空间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以此区域的景观空间优化提升为例,多维度探讨了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力求提升开封黄河景观空间品质,保护与传承黄河文化,充分发挥黄河滨水带的综合价值。
[关键词]开封段黄河;生态廊道设计;景观;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4)1-0048-04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刘阳,贺英纯.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开封段为例[J].天工,2024(1):48-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0BYS004)阶段性成果


黄河作为世界第五大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九曲十八弯”。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因此,建设黄河生态廊道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黄河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战略举措。想要做好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结合景观设计理论,从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上推动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在整个黄河流域树立起河南标杆。
一、开封段黄河景观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开封段黄河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地上悬河景观是黄河流经开封时在该地区形成的独特地理景观。近几年,开封市对地上悬河景观有过几次开发,但是最终的开发效果不明显,沿岸景观特色不突出,与其他城市同类型的开发项目相比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0年,开封黄河生态廊道项目经过多方论证后启动,景观环境已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关键挑战。(1)开封地处黄河“豆腐腰”最脆弱位置,面临着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的问题。(2)虽然开封市已经在进行黄河生态廊道的初步建设工作,但存在生态修复不到位、景观营造不足、景观节点单一、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缺少连贯性等问题。(3)黄河开封段孕育了大量文化遗产、历史故事、传统文化等,但是黄河开封段的建设与本土文化存在一定的脱节,未能充分挖掘和植入丰富的黄河文化元素,导致设计缺乏地方特色。
二、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游憩者分析
本文在已建成的“柳园口—黑岗口”段生态廊道区、柳园口黄河游览区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游客和开封市居民的主要活动、出行方式、出行原因以及游客基本信息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分多次进行,分别在2023年的节假日和工作日,一共发放150份问卷,去除未完成、未按要求完成、答案完全一致的无效问卷后,一共获得124份有效问卷。调研数据采用SPSS25.0和EXCEL2020软件进行分析。
(一)游憩者基本特征
首先对游览者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从性别上看,本次问卷抽样的对象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从年龄分布来看,中青年游玩者占比较大,加上该区域的游玩者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出行,所以18岁以下的人员也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12.1%)。从被调研人的工作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有重要比重(合计65.3%),学生群体占有13.7%的比重,而退休人员仅占7.2%。经实地访谈发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只有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才有时间带着家人前往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游玩,而由于距离和功能原因,退休人员大多会选择开封市区相对较近的、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园游玩。

表1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游玩者基本特征

(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48页)

(二)游憩项目分析

游客的出行目的和游玩项目直接影响着逗留时间,经调研发现,前往开封黄河生态廊道以及柳园口黄河游览区的游客主要是为了欣赏黄河沿岸美丽的风景(33%);柳园口黄河游览区所设立的骑马、快艇、越野车和卡丁车等游乐项目吸引着一部分人的眼球(25%),这些项目为年轻人以及家庭出游的人员提供了休闲娱乐体验;前往生态廊道区帐篷露营和烧烤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分别为17%、10%),在此区域进行球类活动、慢跑的人群较少,这与本地区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不足有关(见图1、图2)。因此,该生态廊道在景观空间提升上应继续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保持生态优势,同时建立慢行交通系统以及多功能活动场地,为游客提供多样选择。

图1 游玩者的活动类型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吸引游客的原因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三、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发展模式探索
(一)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提升设计的理论基础
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设计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包括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1.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是空间与生态之间,是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的关系。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的设计中,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知识建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区。
2.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
城市规划学主要研究的是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即如何在城市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景观提升过程中,难免会涉及沿岸的乡村、城镇、房屋住宅及用地规划,结合开封市未来发展需求以及黄河生态保护措施,对黄河流域景观空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求与开封市的城市规划相契合。
3.可持续发展理论
该理论主要强调设计的可持续性,即社会、生活、环境、经济之间协调发展。黄河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需要达到环境保护、休闲娱乐、经济效益三者的内在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生态恢复理论
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指以人为干预的手段帮助恢复原有的生态完整性。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的景观优化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生态恢复理论关注环境、修复生态、保护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设计需要多学科、多维度综合考虑,力求在维护生态环境、增进社会福祉和实现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二)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设计原则
1.生态可持续原则
生态可持续原则是进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基础性原则,在遵循水系天然条件的前提下,做好生态护岸、生态河道规划,总体上要能够维持水体环境,改善水质,与周边的农田景观、树林景观相协调。此外,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的设计应具备对未来变化(如气候变化、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可能包括灵活的空间布局、可调整的使用功能,以及对未来技术或设计更新的适应能力。
2.文旅融合原则

开封段的黄河孕育着厚重的黄河文明,不断深挖黄河与古城文化,也是打造出彩开封的需要。

(49页)

3.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保持黄河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确保各个区域在风格、功能和生态上的一致性,形成连贯的景观语言。例如,通过统一的交通动线规划、植物配置和材料使用来做到整体的统一连续。
4.原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区域内有许多历史遗迹以及村落,在更新升级的过程中既不能大拆大建,也不能墨守成规,要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手法、现代材料以及现代人的真实需求。
(三)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
1.聚焦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开封黄河文化有其独特的符号、色彩、图案和故事,最能唤起黄河生态廊道流域居民的情感共鸣,在设计中融入开封历史、特色或民族特征元素,可以使开封黄河生态廊道与目标受众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例如,开封市计划修建的“悬河文化”博物馆,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黄河的历史、现状以及开封悬河的特点,此馆的文化属性非常鲜明,必将成为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见图3、图4)。此外,在廊道的整体规划设计中,还可以设计黄河文化互动体验节点,将特有的黄河文化融入沿岸景观节点中,并创造相应互动装置,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文化融入感。

图3 “悬河文化”博物馆建筑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悬河文化”博物馆室内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打造数字化黄河生态廊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化也将成为开封黄河生态廊道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数字化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体系,从前期设计、落地展示、监测管理到后期交互体验、公众参与,都需要深层次的数字化设计。前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有助于决策部门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设计决策;设计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工具(GIS、CAD、3D建模)使设计师能够进行更精确的地形分析和空间规划;在设计方案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也能够使游客更深层次地与场地进行交互活动,增强游览的体验感;后续更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传播黄河文化,讲好开封故事。
3.“一带多点”式的设计模式
“一带”是指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中将黄河作为主要引导线和结构框架,连接着整个黄河开封段;“多点”指沿开封黄河这一主轴线分布的一系列景观节点和功能分区。“一带多点”式的设计模式可以使开封黄河生态廊道达到整体与局部相统一、动态与静态相平衡、功能与审美相结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新模式。例如,黄河滨水景观带的设计(见图5)。

图5 黄河滨水景观带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0页)
4.多功能复合型廊道建设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的设计在重要节点植入生态、文化、游览、休闲、体验、培训等多重功能,以黄河文化、宋文化为主线,沿途增设娱乐观景台、休闲区、教育展示区、研学基地、文化体验区等功能分区(见图6—8),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6 “悬河”观景台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7 教育研学基地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8 休闲空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四、总结与展望
开封段黄河的生态廊道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本文通过对开封段黄河沿岸流域现状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黄河生态廊道景观空间优化的原则与策略,旨在实现黄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随着持续的努力和探索,开封黄河生态廊道有望为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河流生态保护和文化展示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轶清.影像记忆与声音表达[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22.
[2]张文敬,雷蕾,王法民.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N].人民政协报,2023-04-24(008). 
[3]曹新向,赵威,常捷.悬河奇观·历史文化·特色品牌:黄河开封段旅游开发设想[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62-63.
[4]刘鹏飞.唱响生态曲 建好幸福河:河南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质增效[J].资源导刊,2020(9):12-15.
[5]石雅琴,任志红,马忠平.景观生态学与园林树种规划设计的关系和初探[J].现代农业,2003(4):12-13.
[6]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6(4):15-19.
[7]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9-14.
[8]米楠,米文宝.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理论:生态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2):193-197.
作者简介:刘阳(1977—),女,汉族,河南开封人,设计学硕士,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中国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室内陈设、建筑空间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
贺英纯(1997—),男,汉族,河南郑州人,艺术设计硕士,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51页)
编辑:李争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