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猪不怕开水烫 咬定青山不放松

文摘   2024-05-13 00:27   北京  

昨天和朋友去逛gentle monster的线下店,偌大的店面里寥寥地摆放着几副眼镜,年轻的店员郑重其事地戴着白手套,如临大敌而不失礼貌地招待着客人,时髦的男男女女在店里冷着脸拍照发社交媒体。

不同于我在拼多多随手买的墨镜,店里的眼镜各有特点,弧度恰到好处地贴着朋友的小脸,镜片颜色和镜腿的装饰也以各自的方式发挥装饰作用。

我们看了又看满意地不得了,怀着对价格的敬畏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店面。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这个品牌有所认知是从金珍妮开始的,戴在她小脸上的效果让我以为GM是什么我不了解的小众奢侈品牌,直到上周无意间刷到一个相关科普视频才了解到,原来它只是一个新兴的韩国品牌。

据up主介绍,这个牌子的兴起主要依靠明星效应、不断翻新的线下店面以及坚定的高位定价。


其中第三点解释了我多年来的困惑:为什么明明很多奢侈品牌明明设计上并无出彩之处,材质等也极度不符合价位,却还是能够卖出不可思议的价格呢?

再结合同一up主讲解奥特莱斯的视频,我更加确信:许多品牌能够以高价卖出,只是因为它们坚持高价。



这种心理不难理解,如果一个品牌坚持高价定位,不管最开始人们再怎么怀疑,时间长了大家都会觉得“它价格这么高一定有它的道理”,在这样双向奔赴的欺骗与自我欺骗中达成了共识,建立了所谓的“品牌”。

当然,奢侈品牌能够长盛不衰还应该归功于有钱没地方花的富人们,小打小闹没法满足的消费欲望和周转需求,在奢侈品店得到了响应。


⚠鸡汤时间⚠

因为找工作而焦虑的朋友没有对眼镜多加调侃,坐在汉堡店里投起了简历。


“你不是也老说对工作不满意嘛,要不要投投看?虽然你老说自己专业不行能力不行,但是试试也不坏呀。”


听她说完这句话我才意识到我又犯了“自怨自艾妄自菲薄但不做努力”的毛病,心虚地含混着说回家改改简历再说。

事实上就像上一篇推送所说,我很拧巴,既想投入新的冒险又舍弃不下现有的安稳,有时候觉得自己机灵聪慧妙语连珠,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然而对奢侈品牌的祛魅给我增加了一些力量:人类如此容易被坚定的语言所欺骗,那么我如果在能力和良心允许的范围之内努力扮演一个自信聪明游刃有余的角色,说不定有一天我就真的会变成那样的人,或者至少让别人相信我真的是那样的人。


我的意思是,在入职并转正之前,通过“扮演”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是完全可行的。




Asawoman
一些关于女性的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