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in comedy(三)菲比

文摘   2024-11-30 23:05   北京  

     


可能Phoebe这个单词在英语里有“疯癫怪诞”的意思,我仅知道的两位Phoebe都不是正常人(褒义)。

这一篇的菲比来自英国,是《伦敦生活》的主演和编剧,还是《杀死伊芙》的编剧之一。

发现两部编剧都有菲比的时候,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两部作品的幽默方式和氛围都如此暧昧地相似。


不同于美国人夸张的外放式幽默,英国人的幽默更加隐晦而讽刺,借用南湘的名言,“没点歹毒的智商还真听不懂”。

菲比的幽默则更胜一筹,如果是接受不了的观众,只会觉得她是一个偏执病态的疯婆子,处处都洋溢着对爱和死疯狂的热情,表现得像英国天气一样令人难以面对的阴沉现实,难得见一点舒服的阳光。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菲比创作的内容,准确地说我见不得她破坏和毁灭,那些像邪典电影一样给我不舒服的战栗。

令我沉迷的是她讲故事的方式:ADHD似的自成体系的跳跃,迅速但不会让人跟不上的节奏,恰到好处的气口,总是能让人兴奋但不至于过呼吸。


我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女性叙事,什么是真正的female gaze。不过,强词夺理地说,菲比是女人,那么把菲比写的东西称作女性叙事应该不算错。

嗯嗯,我喜欢菲比的女性叙事。

我喜欢Fleabag半夜偷偷钻进姐姐的被子里,我喜欢她不可抑制地在任何场合想起死去的好朋友,我喜欢她明明是铁打的异性恋但无法逃脱出女性柔软潮湿的子宫。


我喜欢Villanelle躺在床上摸着Eve的脸,喜欢Eve毫不犹豫地将刀刺向Villanelle,喜欢Eve明知危险还把夹着刀的口红靠在嘴唇上。


还有很多非常可爱的、非常“菲比”的东西:对女性亲属或友人持有堪称不同寻常的依恋,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女同性恋;在最尴尬最崩溃的时候向存在或不存在的观众挤眼睛;语气平和地讲神经兮兮的话惹人皱眉;不时地情绪大爆发然后说句抱歉,好像适才让所有人噤声的疯子不是她;明明知道不应该做但还是做了,随后一次次闪回自己亲手制造的崩溃。

就像怀着对死亡的满腔恐惧从山顶一跃而下。


大概我就是喜欢这最后百分之二的电。

Asawoman
一些关于女性的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