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吐槽日记(一)为什么要上班?

文摘   2023-04-28 07:30   北京  
好困。
不管几点睡,只要起床是为了上班就好困。
不行,得打起精神,这还骑着自行车在路上呢。不过,如果正前方有一横排路人,我骑车冲过去会不会像保龄球撞击球瓶一样呢?
没有打过保龄球诶。
安检口还是挺冷的,呼呼地进风,怪不得工作人员不论早晚都要穿看起来有点厚度的大衣。

不想上班。
人到底为什么要上班?
哦对想起来了,因为我得养活自己。
可恶啊。
老天这个女生怎么一大早就蹲在地上敲电脑,一个月多少钱啊这么辛苦,搁我至少一个月两万才能这么卖命。
可是有的人就算有了很多钱还是会继续工作诶,妍珍不就是嘛?她家庭条件不错,老公爱她且有钱,但她哪怕贴钱也要上班,她说因为气象员这份光鲜工作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
高中(还是初中)就有这么鲜明的规划,真是羡慕。
严格来说她的工作其实还是有点玩票性质。尽管她为了保持良好的上镜形象每天严格进行身材和外貌管理,但以她低劣的写稿能力和嚣张跋扈的态度,如果没有丈夫大把的投资,必然干不长久。
夫妻这种通过所谓爱情和契约建立起来的关系终究是不可靠的,如果对方出于利益或者单纯不再爱了之类的理由离婚,靠着精明的律师不给伴侣任何获取财产的机会,那看似稳固的生活很容易会崩塌,亦舒写的罗子君也是,得意洋洋地沉醉于丈夫打造的纸醉金迷里,丈夫出轨离婚后,物质生活的底砖唰地一下被抽走,于是原先华而不实的高跟鞋变成了水泡制造者。

还是得工作。
或者啃老?
一般来说,和父母的情感联结总是相当牢固的,遇到困难总会情不自禁想要依靠双亲,这么看来,与其说家庭是避风港,不如说家是后路。
可是很多富二代不仅在工作,甚至比很多普通家庭的人更努力更勤奋地工作。工作对于她们来说应该有不同的意义吧,想来更多的是自我的探索和意义构建,是相当纯粹的成就感追求。
这么看来好好工作的富二代还蛮了不起的,如果我有得啃,谁都别想劝我工作。

说实话,现在没得啃我也不想工作,可是不工作的话,除了生计这个现实问题,还得面对社会对于无业游民的偏见(虽然下图出处是本关于流浪汉的书,但也差不多啦(其实差得不少)):


如果不再上学的成年人不从事任何工作,周围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疑和偏见:是不是做皮肉生意的小白脸?身体有问题?心理不健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巨婴;社会的渣滓;国家辛苦培养出来的废物;有手有脚的怎么好意思花老人的钱,脸皮真是厚...
其实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啃老不会造成负担,既不伤天也不害理,不工作也没碍着谁什么。可是不管这个成年人多么地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但凡不工作,都会被当作不懂事不成熟的废物巨婴。
马尔库斯·加图(罗马政治家)曾说过,奴隶没有在睡觉的时候就应该工作。他的工作有没有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工作,因为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奴隶来说是这样。[1]
尽管如今消费能力比其他许多能力都更被看重,尊重工匠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然而实际上,工作(JOB)仍然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2],试图踏入婚姻的相亲场合里、过年的饭桌上、和老同学的聚会上,大家除了会看穿衣打扮之类的外在条件,必然会问到“最近在做什么”。
---互联网大厂?哇好牛。
---公务员呀,挺过那么激烈的竞争真的很厉害,现在行情不好,稳定工作比什么都强。
---没工作,哦,挺好的,嗯,对,这杯我先提了哈。
经济学家说工作是资本主义定义人的手段,除却为了生计不得不奔命的成分,确实很有道理并且很有效,人们自然地被洗脑并熟练地运用到日常对他人的凝视里。
凝视?唔,要是能看懂福柯就好了。

最后以很有哲理的摘录结尾:


[1]《巴黎伦敦落魄记》
[2]《工作、消费主义与新穷人》

Asawoman
一些关于女性的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