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回声|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的关系

学术   2024-09-14 10:30   北京  

《世界经济》公众号“智慧回声”系列

在不同时代各类经济现象的背后,往往是经典经济逻辑或规律等在持续发挥作用。在时间的锤炼与检验下,针对经济逻辑或规律的研究,更能展现出超越时代的宝贵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特推出“智慧回声”栏目。与已有“文章精粹”栏目对最新刊发论文进行宣介不同,“智慧回声”栏目主要是结合当前经济热点,以更加通俗的语言,对多年前刊发论文讨论的经济现象、使用的分析方法、揭示的运行逻辑等加以呈现,真正让“智慧”发出“回声”。

《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智慧回声”栏目,热忱欢迎《世界经济》期刊已刊发论文的作者,以及关注我刊的学术同仁赐稿。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延迟退休”的时间表正式启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延迟退休”制度对就业市场的深远影响,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将为该制度的开展、推进与完善提供可靠参考与助力。张川川和赵耀辉在《世界经济》2014年第5期发表的《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的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首次基于历史数据考察高年龄段人口就业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经中国知网统计,该文发表至今被引用149次。
由于该文发表时间距今已逾十年,使用的数据更为久远,计量方法相比当前或存在不足,故其讨论也必然受到时代的约束与限制。因此,“智慧回声”栏目介绍此文,仅为理解与分析“延迟退休”的效应提供一个潜在的参考维度。我们也期待以此为契机,吸引和帮助更多的学者,在国内外学术平台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科学、与时俱进的探索与讨论。
该文在估计过程中,使用1990、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在城市水平上将人口调查数据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匹配,控制了制造业就业比重、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
该文采用OLS、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TSLS)三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发现:
就业层面,三种方法均表明高年龄段人口就业对青年和壮年人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年龄段人口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OLS估计的结果显示,男性样本中青年人就业率上升0.569个百分点,女性样本上升1.009个百分点。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样本中青年和壮年人就业率分别上升0.149和0.121个百分点;女性样本分别上升0.345和0.428个百分点。TSLS估计结果显示,即使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男性青年人就业率上升0.822个百分点,女性上升0.588个百分点。
工资层面,该文使用OLS和TSLS进行估计。两类方法均发现高年龄段人口就业率越高,青年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高年龄段人口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OLS估计显示,男性样本中青年工人工资水平上升0.583%;女性样本中上升1.440%。TSLS估计的结果一致,男性和女性青年工人的工资水平分别上涨0.45%和3.45%。

国际比较上,Gruber等人(2009)基于OECD国家的数据,同样发现了老年人就业增加对年轻人就业的挤入而非挤出效应。但OECD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相对成熟,工作岗位特征和劳动者技能构成较为稳定。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处于快速转型阶段,工作岗位特征和劳动者技能构成不断变化,这使得中国不同年龄段劳动力之间的可替代性更弱。因此,虽然本文的研究结论与Gruber等人的结论在方向上一致,但在具体的影响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在造成该效应的原因上,该文提出三类猜想:一是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互补。由于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中国高年龄段人口通常处于领导或管理岗,而青壮年人口处于业务岗,二者之间存在互补。二是高年龄段人口退休后,会因收入减少而产生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如交通、着装、餐饮等)减少的现象。故延迟退休可能通过增加总需求,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劳动力就业,带动青壮年就业及收入的增加。最后,我国存在隔代照料现象。高年龄段父母退出劳动力市场后照看孙子女,对家政服务业就业形成了潜在替代,从而可能不利于青壮年就业。

再次期待更多的学者,能够在国内外学术平台上就“延迟退休”效应的影响与评估,展开充分、细致而富有科学性的探索与讨论!

世界经济杂志社
《世界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