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9日,马云把阿里巴巴内自诩“只会写代码”的蔡景现叫到了湖畔花园的小楼里,和他秘密商量了一项大工程。
本名查良镛的金庸,于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
查家在浙江,那是正儿八经的江南婆罗门,且世代簪缨,明清两代六百年,光进士和举人出了133名,秀才接近四位数,且不乏其人。
康熙帝亲自题写“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虽然夸完之后,并不妨碍后面清朝皇帝直接把查家以文字狱的名义屠了一批。
这种历史导致的家族恩怨,后来金庸在小说里动不动就让主人公反清复明,根子其实在清朝就已经埋下了。
即使到了近代,海宁查家也算是当地数得着的大户,家中名人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金庸的表兄徐志摩。
只不过不同于外界对徐志摩“罗曼蒂克”和“再别康桥”的浪漫印象,徐志摩对于原配妻子的始乱终弃在当时查家看来是让家族蒙羞的行为,所以年少的金庸很难对这位名满天下的表兄产生什么正面印象。
后来《天龙八部》里的“表哥”慕容复和“色鬼”云中鹤,都算是金庸对徐志摩的一种情绪发泄。
只不过和表哥不同的是,金庸的教育历程相当坎坷。1937年日本侵华,虽然不至于让大多数地区的教育中断,但足以影响到各地的教学。
1940年,金庸就读浙江临时联合高中,上学期间由于班主任极其过分,动不动对同学进行训斥,金庸随即大笔一挥写了短篇小说《阿丽斯漫游记》,极尽所能地在其中嘲讽了老师的姿态。
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校内引起极大轰动,在初步展现了金庸本人的文学天赋后,也让恼羞成怒的老师终止了他的学业,他被迫转学到衢州中学就读。
之后他又去了重庆,就读中央政治学校,却又因为拒绝了当时国民党强行征召参军的要求,而遭到退学。
金庸在衢州中学的学籍卡
在这之后,金庸的人生之路颇为坎坷。脱离校园后,金庸只能靠着家里的关系在重庆图书馆找了份工作,开启了自己的冷板凳生涯。
在《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写《九阴真经》的来历时,说有个奇人黄裳闭门读书多年才悟出秘籍。《天龙八部》里也是扫地僧在少林寺守着藏经阁,出手即无敌,这样的设定很难不让人想到金庸自己的经历。
不过金庸终究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图书馆的清冷埋不住他火热的内心。
彼时的重庆时事类和评论类报纸风行,金庸作为一个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很自然地走上了办报的路子。
他和友人一起创办了《太平洋杂志》,虽然不甚成功,但至少开启了报人之路。
终其一生,这个身份对于金庸来说,意义要重于作家。
抗战打到后期,金庸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湖南去干农场,一干又是两年多,两年的时光,南方的自然景物让金庸历历在目。
后来郭靖和黄蓉在岳阳大会上露脸,《飞狐外传》里胡斐过五岭,都是来源于此。直到抗战胜利,金庸才从湖南重返故乡。
在《书剑恩仇录》里,金庸写过一段陈家洛回家的场景。
他写“陈家洛十五岁离家,十年之后,相貌神情均已大变”,写“这般江南富贵之家的滋味今日重尝,恍如隔世”,物是人非,极尽动情。
1955年2月,梁羽生的又一本大作《草莽龙蛇传》更新完毕。《新晚报》的“天方夜谭”栏目面临断更危机,即将要“开天窗”了。
情急之下,“天方夜谭”栏目的主编罗孚找到了金庸,几乎是哀求着让老朋友帮帮忙。
金庸报了一个《书剑恩仇录》的名字过去,但全然没有想过内容,直到交稿的前一天,催稿的人都已经上门了,金庸才百般无奈地开始动笔。
由于当时上门催稿的人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工友,金庸硬着头皮就照着这位老工友的形象,写了一个武功高强的老者形象,才把后者打发走,这就是《书剑恩仇录》里“陆菲青”的来源。
比起《书剑恩仇录》开始连载,更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金庸”这个笔名就这样戏剧性地来到了公众面前,他的产生是如此仓促,以至于查良镛本人只是把“镛”拆成两个字。
一个江湖就此缓缓拉开帷幕,就像后来金庸笔下的许多人物那样,一脸懵懂地来到武林之中,却用手中剑卷起风波无数。
金庸后来无奈地承认:“如果我一开始写小说就算是文学创作,那么当时写作的目的只是为做一件工作。”
这部小说以金庸的家乡和家族史为底色,其实掺杂了很多所谓的“私货”。
文中瞎了一只眼的文泰来也时不时会有“双目如电”这样的离谱描写,但在当时纯白话文小说都没有完全普及的香港,这本书还是构成了降维打击。
金庸就此一炮而红,连东南亚的不少城市都开始津津乐道着这部书的剧情走向。
金庸和李安
《书剑恩仇录》还没写完,就开始有报业同行找上门来,希望金庸再写一本,给自家报刊涨涨订阅量。
就是在这种给朋友帮忙的理由下,《碧血剑》横空出世,在《香港商报》上连载,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一年之后,《碧血剑》完结,1957年,《射雕英雄传》继续在《香港商报》上刊出。
直到此时,金庸都没有想着把写武侠当成一个正经事去做。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高质量写武侠的时候,他还在写影视评论。
他以笔名“林欢”写了不少影评,还在报刊上和梁羽生等人坐而论道,几个老朋友从武侠聊到圆周率,期期都有人看。
正是在这样的高产中,金庸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到了1957年,原本由民国老笔杆子撑起来的《大公报》已经全面左转,金庸越发感到苦闷。
当发现熟悉的一切都渐行渐远后,金庸自由主义者的本性再也无法遮掩,他选择告别《大公报》,也是告别自己的青春年少时光。
在离职之后,金庸曾经短暂地进入过长城电影公司工作,他自己认为这段工作是很不成功的,以至于很多人会很震惊于后来名满天下的金大侠居然写过剧本。
在兜兜转转之后,金庸最终还是选择回归自己的老本行。
他找到自己正在印刷业摸爬滚打的初中同学沈宝新,俩人一拍即合,决定做一款武侠小说为主的刊物。
两个人在尖沙咀的弥敦道文逊大厦住下一个格子间,里面勉强放了四张书桌,一本名叫《野马》的刊物就此出版,与此同时,《长城画报》的编辑潘粤明也过来搭伙。
在报贩的提议下,《野马》做成了一份每天更新的正经报纸,原有的名字自然也不再适用,潘粤明从自己的名字里拿了一个“明”字出来,《明报》就此出来。
36岁创业的金庸,就像大多数中年人一样,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他辞去了令人艳羡的工作,在格子间里像个小丑,除了手中的笔杆子一无所有。
“小查(金庸)这次非倾家荡产不可”“一两年内就倒闭啦”,这是当时金庸朋友们最主流的看法。为了让报纸活下去,金庸第一次以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去写武侠小说。
《明报》创刊的第一天,《神雕侠侣》同步在《明报》上连载,每天更新一千字,后来又把字数扩充到一千二,且要绝对保证质量,配上各种插图。
同时,在开始连载的四十天后,金庸开始以书信形式与读者们高强度互动,并刊发在《明报》上,这让金庸吸粉无数,也让《明报》的销量稳到了万份以上。
金庸在明报大厦办公室
《神雕侠侣》一写就是两三年。这三年,《明报》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金庸的小说始终稳定而高效,《神雕侠侣》还没更新完,《倚天屠龙记》就已经在《明报》开始连载。即使和今天的网络作家相比,金庸在写作上的勤奋也足以令人震惊。
倪匡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审核丨编辑:翟晨旭
排版丨编辑:立忞
░ 人物篇 ▒
░ 杂志篇 ▒
░ 征稿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