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终于“洗白”了

职场   文化   2024-10-18 11:41   广东  

近些天来,大冰在互联网上有了一点“洗白痕迹”。

在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大冰直播了29场,场均观看近10万人次,平均在线峰值约7000人,期间还出现了“鸡汤拯救自杀青年”这样的桥段。
“大冰式鸡汤”似乎还在奏效。
年轻人们也开始高呼“冰叔,我们错了”。
这恍惚间让人想到,在很多很多年前,也有一群年轻人,拿着《乖,摸摸头》,冲进“大冰的小屋”宛若狂欢。
再到后来,“标签过多”“鸡汤太浓”“出版烂书”等一系列标签,又让大冰的名气在新一代年轻人中被群嘲。
兜兜转转,谁也没想到,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圈,从今年踏足直播圈以来,大冰的风评一路拉高。
“因为你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
“就像刚刚有人要我别吃槟榔了,但我吃的,是西梅。”
这些金句也刷新了大家对于大冰的旧印象。
只是一来一回之间,十来年的时间过去,大冰也不再年轻了。


☰ 被嫌弃的野生作家

两年前,作家大冰出版了他书写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保重》

“感恩十年,诸君不弃,赠我以温饱体面。保重。”

跨越十年,销量千万,“小蓝书”系列终于收官。

在抖音直播间里,预售当晚累计有数万人观看,一万册签名新书,上线即被抢购一空。

短视频带货的效率,让见惯江湖风雨的大冰也不由啧啧感叹。
@大冰 直播间
与上回剧情相似,大冰出书,迅速成为图书零售市场的一大爆点,但同时也让众多网友嗤之以鼻。

不少网友到当事人微博评论区留言:

“终于等到你,村头厕所没纸啦!”

“有家长说给上大学孩子买的,这孩子算是学废了。”
“笑死,谁买,给中学生看的吧?”

划开新书留言区,几乎清一色的差评和恶搞。
不过,与以往大张旗鼓、众星捧场的发布会不同,这次的新书活动十分低调。

没有校园路演,没有粉丝握手礼,没有跟编辑的斗智斗勇(微信截图)。
同时再也没了小孩图,甚至内页都撇去了那串经典title和黑字署名。

只留下了一圈抖音二维码,可谓紧跟时代风口。
大冰作者简介对比
众所周知,作为斜杠青年偶像,大冰身上贴满了无数的title。

资深拉漂,丽江混混,民谣歌手,文青偶像,禅宗弟子,高校导师,科班画家,业余银匠、皮匠,手鼓艺人,诗人,前知名主持人,老背包客,摩托骑手。

作家,只是大冰众多斜杠后面的身份标签之一。
但却是让大众讨论和争议最多的一个头衔。
喜欢大冰的人将他的书奉为圭臬,硬座千里只为求一纸签名。
而讨厌他的人则从哈尔滨排队到腾冲,同样来势汹汹。
大 冰
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互联网上逐渐兴起一个现象:

每当聊起青年作家群体或者文学相关话题的时候,网友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大冰。

小到一则网络段子,一位当红作家;大到发行新片新作,诺贝尔文学奖。几乎没有大冰容纳不下的梗。 
如同物体运动离不开参照物,大冰和他的书,俨然成了当代文艺界的“度量衡”。

然而,拨开议论的表象,里面显现的却是当事人被嫌弃、被群嘲的事实。

即使销量千万,也抵不过现实世界里的昙花一现。

文坛住不下大冰,作“家”容不下大冰。
以至于大冰一度调侃自己是野生作家,借此安抚公众对自己的负面舆论。

 小镇青年的精神春药

时间倒回十年前。

一部叫做《乖,摸摸头》的蓝皮书横空出世,在各大图书平台和线下书店里长销不衰。

大冰《乖,摸摸头》| 湖南文艺出版社

《乖,摸摸头》是大冰转行写作后发行的第二本书。

一经出版就成为市场热门,在一众明星大V的推荐下,六个月便卖出上百万册,并在此后一再刷新市场纪录。

伴随着作品的大卖,作者也从边缘来到了舞台中央。

一年之内,大冰微博粉丝数暴涨200余万,从边陲小镇到北上广深,《乖,摸摸头》几乎席卷了所有书店和中学校园。

被同行嫌弃的野生大冰,突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作家。

2015年,大冰趁热打铁,写出了第三部小蓝书《阿弥陀佛么么哒》,一年后再推出下部《好吗好的》。

南方姑娘的逃婚之旅,越战老兵的跌宕人生,成名前的“雷子”,还没出头的“大鹏”,流浪歌手,新疆姑娘,台北爸爸,身患绝症的弟弟,以及身世凄惨异父异母的妹妹……

天南海北的故事于书中交会,构成了大冰笔下的人情江湖。

大冰

远方太远,故事太湿。煽情桥段融入网络热梗,微信语录体+回车键漂移式写作。曾一度让众多网友争相模仿。

而对于书籍的装帧设计,大冰也颇为上心。

小孩封面,大间距,大字号,故事密集,佐以插图。每则故事后面加印一个听歌的二维码。

啤酒配花生米,民谣配大冰,堪称捆绑营销的完美范例。

当然,最重要的还得是让读者琢磨半晌的个人简介秀。不知道哪一个标点后面才是作者的真身。

书内印有音乐二维码

伴随着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小蓝书”系列火遍全网。

据说当年《阿弥陀佛么么哒》销量超过200万册,势头一度压过余华、莫言等文坛大佬。

尝到甜头的大冰,似乎找到了财富密码。

他推掉一切无关活动,all in写作,保持一年一部的年更节奏,陆续推出了《好吗,好的》《我不》《你坏》《小孩》等作品。收获书迷无数。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在紧张压抑的学习和职场环境下,大多数人被囿于城市和校园,并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但又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出口,用来安放青春期难以言说的迷茫和慌张。

于是,大冰和张嘉佳笔下的故事,便成了无数小镇少年的精神春药。

大冰“小蓝书”系列全集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 书迷眼中的大冰,俨然已是斜杠文青的代言人。

七年时间,大冰累计输出字数超过二百万字,其辛勤程度甚至不亚于任何一位网文作家。

而他之后的几本小说,虽然数量上不如最初三部,但也几乎本本畅销,吊打一众青春文学作家。

那些年,大冰、刘同、张嘉佳,是书店和咖啡馆前排书架上的常客。

在诗和远方的时代氛围下,一本大冰的小蓝书、一本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本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几乎是文艺青少年旅行箱里的标配。


☵ 浪子不回头

时间拨回2002年。

那时,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大冰还稍显青涩,与后来一嘴胡茬的浪子形象还相去甚远。

画画出身的他,天性活泼,爱好唱歌讲话,所以去参加了山东卫视的主持人选拔。

“斜杠”的基因似乎从加入电视行业这一天就埋下了种子。

彼时,他还叫焉冰。

早年冰照片

在《阳光快车道》做了两年综艺主持人后,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后来在网上家喻户晓的艺名——大冰。

与后来我们熟知的酒吧掌柜不同,大冰在主持人这个岗位上安安分分干了十年。

在地方电视频道式微之前,他为山东综艺节目的发展壮大,可以说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他主持的《阳光快车道》《不亦乐乎》《歌声传奇》等节目,曾是多少95、00后的童年回忆。

那时的大冰,还不是喜欢在微博上怒呛粉丝的“耍大牌”网红作家,而是观众心中善良诙谐的阳光小伙儿。

比如他怒怼城市富二代,哐哐用头砸西瓜、为山区儿童募款的场景,让他在社会层面赢得了非常良好的观众缘。

阳光快车道》时期的大冰

2013年,年届三十的大冰决定离开电视台,背上背包,正式“下海”做一名斜杠青年。

早在此前,他已经徒步走完了(据他自己说)滇藏线、川藏线,在藏区和滇西北山区游荡。一路上曾经发生了各种离奇的事,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

后来,他将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发布到网络平台上。成为之后写作出书的一手资料。

13年底,大冰从中精选了10个故事,合订成第一本书,取名《他们最幸福》。 

当年,这本书的全网销量达到80万册,一度压过柴静和郭敬明。放到当下颓靡的图书市场来看,这无疑是相当亮眼的“战绩”。

紧接着14年,大冰顺势推出了他的代表作《乖,摸摸头》。

畅销百万册之后,大冰的写作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甘愿放弃主业(经营酒吧),花十年时间构建大冰的江湖“帝国”。

伴随着作品的爆火,作者的身价也顺势猛涨。

2016年,大冰从一众职业作家中杀出重围,荣获年度畅销作家奖。

第13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部分名单

此后,大冰连续多年登上版税排行榜单,排名一度超过当年明月、唐家三少等同龄作家,进入“千万作家俱乐部”行列。

各类商业路演、校园演讲纷纷找上作者,甚至一些资方找上门来投资大冰的小屋,想在国内打造一个现象级的酒吧IP。

然而,即便名利双收,大冰依旧笔耕不辍。

尽管早在2016年就宣布行将“封笔”,但在之后的四年间,大冰依然难却粉丝的热情,一口气又推出了三部故事集锦。

即使文思穷尽,没有新鲜故事可写,也不忘将自己早期的作品“回炉重造”,二度加工。

亏谁不能亏粉丝,“绝不能让书迷留下遗憾”。

书中重复使用的配图 @摸鱼事务所

在粉丝的簇拥和市场热捧下,大冰无疑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当红的流量作家之一。

莫愁滇藏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冰。

“小蓝书”卖断后,大冰俨然成了滇藏两地的“文青领袖”,深受国内书迷和背包客们追捧。

除了日常写书、演讲,大冰和他的朋友们,还将各地的酒馆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

从丽江古城出发,“大冰的小屋”开遍了成都、重庆、济南、厦门、西安等各大城市。

大冰的小屋

在“小屋”口碑尚未崩坏之际,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酒吧分舵,不仅是许多民谣歌手的聚集地,也一度成了国内驴友和青年学子的网红“朝圣地”。

不过,这样的光景没能持续几年,属于大冰的章节便迅速翻篇了。


☲ 冰学兴起

新书发行后,随之兴起的“冰学”“冰鉴”,则再次在网络上掀起了解构大冰的狂欢热潮。

作为文青聚集地的豆瓣,无疑是读者们推行“冰学”运动的主要阵地。

豆瓣冰学小组讨论

豆瓣上,关于大冰最知名的句梗,当属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那段经典开篇:

“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 . 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去带他见识大冰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里直接挪用了“冰块”,借谐音烘托了作者的声望和牛气程度。拉美文学巨擘加西亚·马尔克斯见到当事人也得甘拜下风,文艺教父凯鲁亚克会见大冰也得乖乖让对方摸摸头。

小蓝书系列最终章出版后,有网友化用张爱玲《红楼梦魇》的金句留言:

人生四大憾事: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四恨大冰封笔。

更有好事者,将大冰先生载入《史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史记·冰子世家》),以表示对作者品行的向往和崇敬。

“文坛不能失去大冰,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得益于5G网络的快速传播,网络上很快出现了造梗热潮,一时间,万物皆可入“冰学”,甚至连大杯冰美式

都概莫能外。

玩梗的豆瓣网友

当然,与其说它是有关当事人的谑弄玩梗,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抽象主义的集体狂欢。

时代喧哗造物忙。随着时代变迁和受众群体的变化,大冰的书连同其本人,书迷,都逐渐成了攻讦和嘲谑对象。

曾经红遍互联网的“小屋”,也在经历一系列负面舆论后,逐渐走向了沉寂。

当九零后、零零后陆续长大,走出象牙塔,大冰笔下的江湖轶事开始重新被人们审视,评判。

当“造神”的声音褪去,批评便成为了主流。

各种负面舆论纷至沓来,有关当事人的各种“黑料”、段子,堆满了媒体评论区。

大冰热闹的签售会现场

大约2017年前后,大冰的风评开始极速逆转。

而其受到诟病最多的地方,便是其“毫无文笔”的装逼叙事。

有读者认为,他的文字不修边幅,时有操话,语言累赘,且习惯在各类故事里插入时下流行的网梗、野生句子。“非常破坏美感”。

有专家直言:“他的作品根本谈不上审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人“谈冰色变”,大冰的作品逐渐沦为“低劣”“矫俗”的代名词。而他本人也在铺天盖地的争议声中逐渐退居幕后。

批判大冰,成为了毫无异议的政治正确。

冰在演说现场

但事实上,除去网上似有若无的“痒料”,真正关于当事人的实锤消息,则确属不详。

现实生活中,文艺青年大冰反而私底下做了不少好事。

比如,资助贫困学生,给一些乡村教师发放福利,给族人们免费送书,送温暖,用自己的稿费在百所学校办了五百多场免费音乐会,收留流浪歌手,平时发生小灾小难也会带头捐款捐物......

在赵雷最落魄的时候,大冰收留了他,逢人就推销:

“赵雷不红,天理难容。”

在十年前的一次演讲中,已经小有名气的大冰用大段篇幅来介绍“雷子”:

他形容他是“最有才华的创作歌手”,但问题是“长相吃亏,难出头”。

坐在台下的赵雷轻轻扯了扯帽檐遮住红了的脸。

赵雷(左二)和大冰(右二)

在滇藏流浪的那段时间,赵雷写下了《小屋》《浮游》《理想》《阿刁》等多首经典民谣。但在很长时间里都不温不火。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因一首《成都》而红遍全国后,民谣大火,赵雷终于走到了人群中央。

但曾经的掌柜大冰却选择和成名后的赵雷分道扬镳了。


☳ 世事如潮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

为什么大冰的书这么畅销,却总是被嫌弃?

回复讨论最多的,还是得归咎于作者糟糕的书写能力。

与其他精致讲究的青春文学作品相比,大冰的文笔差不多称得是作家中的“泥石流”,基本上是怎么俗腻怎么来,怎么“江湖”怎么写。

口语化,网络化,短平直,偶尔迸出的矫情金句,是“大冰文学”的一大亮点。

大冰和粉丝互动

当然,也有被读者吐槽最多的小黄段子,油腻情节。

以上种种,无疑都触犯到了文艺青年的逆鳞,是一个写作者不可饶恕的“罪证”。

其次,观众的厌倦情绪,还源自于大冰百试不爽的“冰式营销”。

当年,大冰与编辑的降价拉扯,至今还刻在书迷们的DNA里。

大冰和编辑讨论新书定价

除了在社交媒体造势以外,“小蓝书”的风行,还离不开其团队“地推式”的营销活动。

每年上百场的亲笔签售与粉丝握手礼,一度让大冰患上了腱鞘炎,“手指不可屈伸”。其推广强度之大,堪比阿里铁军。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大冰及其江湖的“崩塌”,还和时代变迁与受众群体的变化密切关联。

十年前,九零后刚刚走入社会,零零后尚未成人,70、80后正是社会的中流砥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还有庞大的受众市场。

在现实环境的约束下,外面的世界,对于刚踏出校园和正背负学业压力的年轻一代无疑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

于是,大冰,张嘉佳,张皓宸等一批网红作家应运而生,他们为焦虑的都市青年和小镇做题家们构筑了精致的乌托邦。

作家张皓宸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走出校园,成为背包客,独行侠,他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远方也不再神秘。

当九零后、零零后逐渐长大,经受“江湖”的拷打和环境的剧变,曾经的那些“侠客梦”“江湖梦”“音乐梦”似乎都成了杯中幻影。

相反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寻一处温馨舒适的小窝,变成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毕竟,与诗和远方相比,柴米油盐油费机票才是更为现实的考量。

当天时地利人和失去,大冰笔下的快意江湖,张嘉佳讲述的云边故事,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轰然塌陷。

大冰

在新的书写环境下,青春文学赖以生存的叙事公式,正逐渐成为过去时。

以大冰、张嘉佳、卢思浩、郭敬明、饶雪漫、张悦然等为代表的青年作家群体,被网友们以“青春伤痛鸡汤文学”一言蔽之。与之相对的,现实主义叙事则重新登上了神坛。

随着读者审美的跃变,青春文学市场的萎靡,由此所导致的大冰们的“垮掉”,也就不难解释了。

不过,单从文学审美角度,去贬低大冰的作品一无是处,那未免也太看不起大冰了。

至少在某个切面上,他曾给经验尚浅的年轻人提供了观察社会人生的多样视角。


大冰

让一些人看到,在996和007之外,还存在着不同于主流叙事之外的另一种生活,另一片世界。

穹顶之下,命运殊异,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或机遇到达远方,去体验“斜杠”之后的多元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时代都有可能推出契合那个时代情绪的“大冰”,去书写新的江湖故事。

10月16日,大冰发布消息:“莫等莫催 暂不开播 这波流量 无缘承接”,宣布暂停开播。


大冰宣布暂时停播

相较于前自媒体时代的恶评如潮,直播时代大冰洗白了吗?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我们是该等待大冰复播?还是该等待这个时代的“大冰”出现。

审核丨编辑:翟晨旭

编辑丨排版:夏夜飞行

░ 人物篇 ▒ 

高晓松韩寒周国平许知远郑渊洁

蒋方舟余光中杨红樱蒋勋范雨素
柴静刘震云林奕含许立志庞秀玉
冯唐史铁生阿城匪我思存余秀华
安妮宝贝琼瑶马未都沧月陈年喜
大冰笛安八月长安墨香铜臭阿城
贾浅浅墨香铜臭白先勇倪匡洪晃
安意如吴晓波迟子建双雪涛郑执
郝景芳王安忆孙甘露张爱玲马原
龙应台亦舒江南刘慈欣九鹭非香
崔永元明晓溪麦家汪曾祺金宇澄
杨知寒当年明月三毛咪蒙王立群

░ 观点 ▒ 

国考大潮,毁了谁的文学梦?
00后年入百万,网文作家是个好职业吗?
江南为什么成为不了郭敬明?
网络诗人,给主流诗坛上了一课
拒绝给盗版书签名,马伯庸不共情小人物了?

░ 杂志 ▒ 

《读者》《青年文摘》《花火》
《独唱团》《绿风》《故事会》
《诗刊》《今古传奇》《萌芽》
《十月》《散文世界》《知音》

░ 征稿 ▒ 

ᥫ᭡ 投稿指南招募内部作者
ᥫ᭡ 其他征稿合集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

投稿指南
一个写作者的聚居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