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品茗”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这也是梨果。
这不是一般的梨。她是从《诗经》里一路走来的。
她有许多的名字:杜梨,是《中国植物志》给她的正式名字。还有别名:灰梨、野梨子、土梨、海棠梨、棠梨等。
这是我今年8月下旬在南京长江边上拍到的杜梨。
好圆吧!不大。
我没带测量的尺子。不妨用树叶作为参照,对比一下这果子的大小。
比划了一下,比我的小姆指尖还小一些,也就是一粒黄豆的大小。要是按比例来说,倒是果子表皮上的斑点比一般作为水果食用的梨子大许多。
梨花开放的四月,在南京,我喜欢到这江边来看看杜梨的花。
这是今年的四月一号在这里拍到的杜梨花。背后,是正在开放的海棠。
她的花,比果树的梨花略小些。
太高,不容易拍到花开的细节。
杜梨,特别的梨。
特别之一,她的树极高大。高达10米,也就是三层楼那么高。去年,我在盐城大洋湾景区看到的两棵应该有那么高大。这么高,就注定了她在千百年的历史上从来就没被人们当作果树来栽培。那么高,怎么摘果子?
特别之二,她花开的时候气味难闻。春天的花,蔷薇科的鲜花,开放的时候最难闻的非石楠莫属。这杜梨的花,臭臭的气味,肯定要排在第二。
特别之三,也是最特别的一点,她是从《诗经》中一路走过来的古树。
诗经·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读shào,音同“邵”,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蔽芾(fèi):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茇(bá):草舍,用为动词,居住。说(shuì):通“税”,休憩,止息。
《甘棠》是周人纪念召伯的诗。全诗三段,都在重申一个意思:那么高大茂密的甘棠树,我们是不能剪,更不能砍伐的,这是我们尊敬的召公曾经休憩过的大树。这首诗的妙就在于写对召伯之爱,却不言爱其人,而言爱其所、所憩之树;不言当时之爱,而言事后之爱,故其怀念思忆尤其显得深远。
关于诗中的甘棠这种树木,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很有意思:“古者立社必依林木……盖断狱必折中于神明,社木为神明所凭依,故听狱必于社。”“甘棠者,盖即南国之社木,故召伯舍焉以听断其下。”“疑甘棠一名杜,即以其为社木而得名。”(《通义·召南》)《中国植物志》将“甘棠”正式命名为“杜梨”,是不是与闻先生的研究不谋而合?
《诗经》中,说到甘棠,也就是这杜梨的诗篇不止这一首。
《唐风》中有两首,一是《杕(dì)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有杕之杜,其叶菁菁”;一是《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纪有堂(棠)。”
《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实。”“有杕之杜,有叶萋萋。”《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因为本文不是要说这些诗,赏析这些诗,故不完整引用全诗了。
这小小的果、花开时气味不雅的杜梨,是从遥远的古代,从《诗经》中走过来的。
这些年,也常有人问我,这杜梨的果实好不好吃?我没尝过。
但凭直觉,这果实应该不会很好吃。如果好吃,两千多年来,人们肯定会努力地培植、优化,让她的果实更大些;要是好吃,也不至于树上挂了那么多,鸟儿都不愿意来吃。石楠的花开时气味不好,但秋天里会有许多的鸟儿去吃掉果子的。这杜梨果,应该不好吃。
相关文章:
《诗经》中的“薇”,苏轼、陆游诗中的“巢菜”原来是这两种春天的菜
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或是在微信搜一搜中输入“品茗”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