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品茗”二字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江楼闻砧
唐·白居易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这是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5)被贬江州时写的一首诗。
刚刚过去的农历九月,又被称为“授衣月”。这应该是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而来的名字吧。
九月,季秋,该准备过冬的寒衣了。白居易为那里的人信到了十月才开始捣衣做寒衣而有些奇怪。
在做寒衣之前,先有声音传送出来。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要先拿到水边的石头上用木杵反复舂捣,把它捣柔软了,这称为“捣衣”。南朝齐谢朓《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唐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捣衣声,让人提前感受到冬的到来。母亲、妻子为远在他乡打拼挣钱的儿子、丈夫准备御寒的衣物;晚辈为自己年老体弱的长辈准备着过衣物。
官府也会在天冷之前,授衣月里给官员们派发寒衣。但也会有拖欠情形的,陆游《初寒》中说:“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寒衣做好了,要给远在他乡的亲人们送去。在异乡的征人们也盼望寒衣能早日送到。
送寒衣,最古老也最著名的故事便是“孟姜女送寒衣”了。
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征筑长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到长城而其夫已死,孟姜女十分悲痛,哭于长城之下,长城竟至崩裂,发现了丈夫的遗骸,孟姜女于是投海而死。这个故事,在1980年代初也曾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
送寒衣本是为了解除生者的寒冻之厄,但由于山川迢递,战事无常,征夫的下落难以知晓,因此人们更多的是“造得寒衣无人送!”何况这些远戍的征人大多一去不复回。
后来,寒衣既要设法给生者送去,也要送给逝者,并且将这送寒衣的时间固定在授衣月一结束,刚进入到阴历的十月的第一天。
这就有了“十月朝”,“寒衣节”。
在中国的传统岁时体系中,以“初一”为节的,只有两个:大年初一和“十月朝”“寒衣节”。
“十月朝,家家带纸上坟烧。”这一天,人们也要给逝去的亲人们送去御寒的衣服,要到先人的坟前,祭祖扫墓,焚烧纸衣,叫“送寒衣”。
寒衣节,寒衣节的习俗,在历史上也是有演变的。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
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这一天,专卖烧纸的店铺会用五色彩纸裁剪制作男女的衣裳,长一尺多些,叫“寒衣”。还要号上字印,记录着接收寒衣的先人的名姓、辈分,就像寄书信那样,怕的是那天送寒衣的人家多,容易搞混淆,先人们收不到。十月朝的晚上,各家各户准备好酒菜,进行祭奠。在门前呼喊着先人,焚烧纸衣。这叫“送寒衣”。还说,刚去世不久的“新鬼”,是只能用白纸做寒衣,不能穿“彩衣”的。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则说:
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
宋元以后,寒衣节成为与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这个节,送寒衣的习俗,在充满生离死别的征战时代成为了民众情感的寄托。
我向来认为“节”都是有着感恩的因素的。
农历十月,是一个既喜且忧的月份。秋收忙过了,大功告成了。人们在欢庆丰收,感恩祖先们的庇佑。同时,冬寒乍起,人们又在为如何平稳越冬而忧心。于是,在进入十月的第一天,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人们在感谢先人的同时,也在祈请先人继续地佑护。
今天的人们,早已不过“十月朝”“寒衣节”了。但,我们应该知晓这个节,知晓这个节的意义。
心存感恩,常怀忧惧。
感恩我们的收获,对大自然常怀敬畏。
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或是在微信搜一搜中输入“品茗”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