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品茗”二字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九月九日,重九,重阳,自古以来是佳节。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很重视这个节的。
这个节的习俗也多。宴饮、插茱萸、登高,吃螃蟹,还要吃重阳糕。有意思的是,与过年过节时吃的糕相比,重阳糕上是要插一面小红旗子的。
中国的文人墨客,更是重视在重阳这天,饮酒、赏菊、吟诗。春天的“三月三”,秋天的“九月九”,好像是文人的节。
一个节,文人参与得多了,也就有故事了。
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長寿,卑棲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青女月:借指秋月。 卑棲:谓居于低下的地位。龙沙:指建功立业的地方。
这是一首重阳节宴饮的诗。杜审言是唐代诗圣杜甫的祖父。这首诗在杜审言的作品中并不是写得好,有影响的。毕竟,这位杜爷爷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县丞,他自己也觉得,在这块地方也难有什么大作为。在小地方,做小官,不影响他与友人们喝酒,插茱萸。而且,他这场酒,可能还是要等待着友人给送来呢。这是“送酒白衣人”句给出的重要信息。
白衣,古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后特指送酒的吏人。“白衣人”是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中记叙的晋陶渊明的一个喝酒故事。
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
天性喜欢喝酒的陶渊明,那年的重阳节,没酒。就在家旁边的篱笆墙下采了一把菊花,坐着。不一会儿,远远地看到有一个白衣人来了,是刺史王宏来送酒的。
后来,“白衣人”就成为了重阳的故事。也被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咏菊等典故。唐李白《九日登山》诗:“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王维《偶然作六首(四)》:“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李峤《菊》:“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宋苏轼《有以官法酒见饷者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诗:“喜逢门外白衣人,欲鱠湖中赤玉麟。”明唐寅唐伯虎《题自画墨菊》:“白衣人换太玄衣,浴罢山阴洗研池。”
下面的这首宋词里,说到的是一则重阳故事。
浪淘沙·重九
宋·蒋捷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
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重阳时节开着的鲜花,除了菊花,还有木芙蓉呢。词人在重阳这天,月上西楼的时候,想抚琴,却似乎没什么情绪,更是因为没有知音。想喝酒,谁与我共饮?“又成空”的“又”字,在告诉读者,已经不止一个重阳节就这样虚度了。所以词人情绪激烈地责怨西风“不解吹愁吹帽落”,真个恨杀人也!
“吹帽落”,是《晋书·孟嘉传》记载的故事:
(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孟嘉去参加桓温的龙山宴饮。在场的官员还不少,他们都穿着戎装。突然,一阵风吹过来,将孟嘉的帽子吹掉了。这位老先生自己没感觉得到。桓温便让左右的人不要提醒,不要说话,想要看看孟嘉有什么反应。过了一会儿,孟嘉去上厕所了,桓温才让人将帖子还给了他,还让孙盛写了一篇嘲笑他的文章,与帽子一同放在了孟嘉的座位上。老先生回到座位,看到了帽子和文章,立即写了一篇文章回应。那文辞实在太美了,参加宴会的人赞叹不已。
“孟嘉落帽”“重阳落帽”为重阳登高,饮酒著文,风流雅兴之典。
唐代权德舆《腊日龙沙会绝句》:“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唐韩鄂《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授衣,代指九月。唐钱起《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明何景明《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台懒,病里谁传落帽狂。”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唐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诗:“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孟嘉落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爲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明无心子《金雀记·访花》:“倘篱边短干,肯移陶令之前;境上清风,准拟落孟嘉之帽。”
这位帽子被风吹跑掉了的孟嘉,是陶渊明的外公。
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或是在微信搜一搜中输入“品茗”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