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西门庆这个角色为什么这么成功?

2024-12-23 07:30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聊一个角度:西门庆的出场太生动了,这泼皮无赖,油油滑滑的街溜子形象一发入魂


我个人感觉西门庆出场是最最神的。

 

因为对西门庆出场描写,没有通过长相描述来突出他的特点,却以一连串的动作反应,写实了西门庆的顺水推舟、好色成迷、横行无忌

 

读者看不到五官,但是西门庆的形象却能绕过文字来到你的面前。

 

我们来一起看看作者是怎么写西门庆出场的:

 

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那人立住了脚,正待要发作,回过脸来看时,是个生的妖娆的妇人,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过爪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


西门庆的情绪转换非常快。

 

被潘金莲的叉竿打了之后,本来是要发火的,一看到潘金莲长得漂亮,怒气立马烟消云散,变得笑吟吟的。

 

喜怒无常的特点一下子就出来了。

 

火气从“待发作”瞬间变成“笑吟吟”,这样子快的反应,是很难做到的。

 

可见他看人下菜的本领非常之高。

 

西门庆不光反应快,心中有计较的时候,迅速“反主为客”,给对方台阶,从而给自己机会:

 

这妇人情知不是,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说道:“奴家一时失手,官人休怪。”那人一头把手整头巾,一面把腰曲着地还礼道:“不妨事,娘子请尊便。”


本来是潘金莲的过错,西门庆却故意呈现“谦谦君子”,一面整理仪容,一面斯斯文文安慰对方

 

这样可以让潘金莲更加羞怯。

 

不过西门庆强就强在,他能在非常小的谈话空间,抓住转瞬即逝的撩机,制造好感。

 

相互间打完招呼,王婆插话,故意阴阳怪气西门庆,他也不恼,反而更进一步主动道歉。

 

却被这间壁的王婆见了。那婆子正在茶局子里水帘底下看见了,笑道:“兀谁教大官人打这屋檐边过?“打得正好!”那人笑道:“倒是小人不是,冲撞娘子,休怪。”

 

这句“倒是小人不是,冲撞娘子,休怪”,风度翩翩,还有点幽默趣味。让王婆的调笑就势成为进一步说话的机会。

 

潘金莲被不经意间又拖住,又多说起话来。

 

那妇人答道:“官人不要见责。”那人又笑着,大大地唱个肥喏道:“小人不敢。”


本来只是说个对不起,没关系就可以结束的事情。西门庆却硬生生把它搞成了有来有往的“社交”。

 

二百来字的内容,从意外发生,到引导说话。西门庆一直游刃有余,控场能力太强了。

 

临场反应,顺水推舟的本事全部爆发。

 

而所有这些本事,都是为了突出他“极色”的性格。

 

色到了什么程度?

 

那一双眼都只在这妇人身上,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

 

说话虽然说话,眼睛却一刻没有离开潘金莲的身。一直盯着看,要走的时候,还回了七八遍头。

 

这可以说是色到极致,大胆到极致了。

 

平常的色鬼,在路上看到美人,也只好偷偷瞄一两下,哪有他这样,一直盯着对方看,边走边回头的?

 

色而大胆,为后面他不惜一切代价好色做好了铺垫。

 

男人能好色脸皮厚到这个地步,何愁事情不成呢。

 

彰显了西门庆的处事本领、好色本性以后。作者用一句话,点破了他泼皮的嘴脸。

 

自摇摇摆摆,踏道八字脚去了。


摇摇摆摆的八字步。真的太神了!轻浮、油腻,无法无天的松弛感。你就仿佛看到了一个街面上的恶霸,东走西顾吊儿郎当的派头。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早期陈佩斯饰演的小混混。实在是刻画得太精妙了!

 

*我个人的感受,《水浒传》中那么多的人物出场,没有谁的出场能有西门庆这样简洁而精准

 

不在相貌上着一个字,只是在两百多个字中间,穿插三个人的对话。就把西门庆做事的本事,为人的品性,细节的嘴脸,勾勒得满满当当。

 

真真好一个该死的聪明的色鬼大泼皮!

南行兮
有苦吃苦,有糖吃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