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inky 来源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有一天,我兴高采烈地跟我先生说“我有了新的崇拜偶像,他就是费曼先生”。
所以最近费曼先生成了我常跟我先生念叨的一个人,总是费曼先生如何如何了,费曼先生,全名:理查德·费曼(Richard P. Feynman)。
之前读过一本《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一本特别有收获的书籍:《费曼学习法》:这么神奇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想让你知道!
不过至今还没找到费曼先生本人跟“输出倒逼输入”以及“以教代学”的学习方法有什么关系。
不过自己正是因为读了《费曼学习法》这本书才买来费曼先生的这本《别逗了,费曼先生!》。
之后又看了费曼先生的一些访谈以及讲座视频,又买了两本费曼先生的原版书籍。
不得不说,现在费曼先生成了我的偶像,无比崇拜🤩感觉打开了一扇大门,进入了不一样的世界。
这本书是费曼先生的个人传记,让我对费曼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个充满才华和幽默的人。这是一本可以同时收获知识、收获快乐的书籍。
费曼先生,玩物理玩出诺贝尔奖;觉得南美有意思想学西班牙语,后来要去巴西又改学葡萄牙语,用葡萄牙语进行学术演讲;
由于好玩研究破解保险柜密码;喜欢打鼓自己在林中打鼓,看不懂乐谱,把握节奏很好,打鼓水平可以参与到专业演奏中;好奇艺术和科学的区别,而投身绘画,最后画作被卖出、被展览;
由于转出自己的构思、想法获得1块钱转让费,追要这1块钱。根据制度要求报销需要出具发票,不想出具发票而宁愿不报销。
不想被例行公文缠身,约定签名不超过13次,宁愿放弃拿不到相应的款项,也不多签一个名字。
参与审阅孩子们用的课本,300磅书,仔细看了每一本,做笔记,提建议,在其他人对没有写完的只有封面的空白书籍打高分的情况下……
对教育的意义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认为死记硬背,用一个词解释另一个词,这种脱离实践的教育属于“自体繁殖式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工作中、研究中找乐子,玩在其中的物理学家、画家、艺术家、语言家;我看到了一个有着责任和担当的教育者;我看到了一个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学家;
我看到了一个坚持着自己坚持的原则,不因1块钱钱少而放弃自己的权利,不为拿到报销费用、款项费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不屈服权贵,勇于挑战制度的勇士。
费曼先生并不喜欢甚至排斥各种荣誉,认为荣誉会给一个人带来各种麻烦,认为好的奖赏就是:从做的事情中发现乐趣,探索中的激情,以及对他人提供到的帮助。
💫⒈玩出来的名堂
从费曼先生身上,我学习到,做事情不仅仅是为了什么,可以完全是因为好玩。因为好玩,把装满水的两个杯子倒扣在桌子上,看看服务员如何应对。
因为好玩,玩物理,研究旋转盘子的运动;因为好玩,学葡萄牙语;因为好玩,学日语;因为好玩,研究开保险箱;
因为好玩,尝试像猎犬闻东西那样闻瓶子、闻书;因为好玩,自己在林中打鼓;因为好玩,学起来绘画……
是啊,一切都是因为好玩。
玩物理,获得了诺贝尔奖;学葡萄牙语,甚至可以用葡萄牙语做学术研究;学日语体验本地生活乐趣;研究开保险箱,最后所有人都怕费曼先生经过他们的保险箱😂
玩打鼓,最后可以给表演者做伴奏;玩绘画,最后卖出去很多画,开过不少画展……
这些竟然都是玩出来的名堂!
💫⒉关键在于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也许我们不少人面临的现状。费曼先生从小就耳濡目染被教育:要观察,要体验,要试验,要知其所以然。
看费曼先生的采访视频《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发现的乐趣,费曼先生提到父亲带他去林中散步,观察各种事物,观察鸟。
费曼先生的父亲用很多种语言告诉费曼这个鸟的名字,但是最后说了一句:
"you'll know absolutely nothing whatever about the bird.”即便知道了这个鸟所有语言的名称,但是你依然对这只鸟一无所知,仅仅知道了不同地方的人对这种鸟的称呼而已。
接下来费曼先生的父亲说“"let's look at the bird and what it's doing."让我们一起观察这只鸟在做什么。一个事物的名称,和了解这个事物,这是完全不同的,明显后者更值得我们去探索。
费曼先生的一生就一直着眼于研究、弄明白不同的事物。
作为化学家,“我大动干戈,把一大堆门把手放在一些瓶子里,然后在瓶子里加上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什么东西都试,把每种东西都搞明白了,我就发现了许多方法,能镀许许多多种塑料,比他能镀的还多。”
作为物理学家,“我要享受物理,为所欲为。”
作为教授,“我在上课的时候特别强调,要真的去试试,不要作壁上观,不要只看我做。”
作为想弄明白艺术的科学家,自己亲身学习画画,终于理解了艺术的用处。
“艺术给某个单个的人以快乐。卖画,并非为钱,而是为了踏踏实实地知道,那画实在想要属于一个人;那个人,要是得不到它,就茶饭不香。这事儿透着好玩”。
在书中,一个速记员曾经说了这么一段话:
“他们说什么,我就打什么,但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每次您站起来问个问题,或者说什么东西,我完全明白您是什么意思——明白问题是什么,您说的是什么”。
这也算是对费曼先生的褒奖吧,或者说是对讲话总是云里雾里、让人不清不楚的人的评价吧。
费曼先生看问题看得通透,讲事情讲的透彻,与他善于观察事物本质,而不停留在文字表面有很大的关系吧。
💫⒊关于巴西教学经历所见所想: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费曼先生在这本书中用了不少篇幅讲自己在巴西里约大学关于巴西教育的所见所想。
在教育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学生把什么都死记硬背下来,但那是个什么意思,一概不知。
当他们听说“以某一折射率从某种介质上反射回来的光”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所谓介质就是水之类的东西。
他们不知道“光的方向”就是你看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朝它看的那个方向,等等。一切都完全是死记硬背的,但没有什么东西被翻译成有意义的词句儿”。
终于找到了自己当初考完试就把所有知识归还给老师的原因了。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不理解的事情,本就不会在大脑中长时间存留。
当时读到这部分内容,只感觉全身在颤抖,内心极度的不平静,有种硬生生的被人剥夺了什么东西似的感觉,胸闷的同时,而又感到内心透亮了起来。
接下来内容中费曼先生跟一位学生的对话,更是让我感到想哭。
“我对一个学生说:“你把笔记都记好了——笔记有什么用?”
“哦,我们研究笔记,”他说,“我们要考试的。”
“考试,是怎么个考法?”
“非常容易。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一个试题。”
他看着他的笔记本说,“在什么时候两个物体是相等的?’答案是:‘两个物体是相等的,如果它们的力矩产生了相同的加速度。”
“您看,大家都能通过考试,都能“学会”这些玩意儿;除了他们背诵下来的东西之外,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学期结束的时候,费曼先生谈了自己在巴西的教学经历,手里拿着一本基础物理课本。费曼先生说“巴西没教什么科学”。首先他讲了一个希腊学者的故事来打比方。
“这个希腊学者在希腊语方面拿学位的学生当考官,问关于真与美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有些什么看法?”这学生答不上来。然后,他问这个学生:“在《第三篇对话》中,苏格拉底对柏拉图说了什么?”
这个学生眼睛一亮,率尔答曰““吧啦吧啦吧啦。”—口若悬河啊,苏格拉底说的什么,他都告诉你了,一字不差啊,用漂亮的希腊语说的!
但是,在《第三篇对话》中,苏格拉底谈的那些东西,就是真与美之间的关系啊!
这位希腊学者发现,另外这个国家的学生,学希腊语,先是学字母的发音,然后学词儿,然后学句子和段落。苏格拉底说的什么,他们背得下来,一字不差地背,却没有意识到那些希腊词儿,实际上意味着某种东西。
对学生而言,那些词儿,全是做作出来的声音。没人把那些词儿翻译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儿。”
费曼先生接着谈手中的物理课本,以费曼先生个性,这本课本必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它最大的问题是“这本书怎么就不是科学,而是死记硬背,整本书都是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费曼先生指头按住一个地方,就开始读起来。
“摩擦发光。摩擦发光是晶体摩擦时发出的光⋯”
我说:“就在这儿,你们看到科学了?没有!你们只是用另一些词儿来告诉一个词儿是什么意思。你们没说到自然—你摩擦晶体发光,你摩擦的是什么晶体,为什么它们会发光。你们看到过有任何学生回家去试试这个吗?他没法儿试。
我可看不出任何人怎么可能从这种自体繁殖式的体制中受到教育,在这种体制中,大家考试过关,再去教别人考试过关,但没人理解任何东西。”
整本书中,这部分内容是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理论与实践脱节式的教育方式,到底是教学的问题,还是课本的问题呢?或者两者都可能存在问题呢?
无论如何,费曼先生这些经历,以及他对于教育的深切希望,都能引发我们无限的思考。
这也是随着时代发展,教育要改革的原因吧。我们到底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到底希望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氛围?不得不说,教育责任重大!
💫⒋不畏惧权威,遵循自己的原则
在费曼先生的采访视频《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发现的乐趣,费曼先生提到父亲告诉他:
“why are they all bowing to him? Only because of his name and his position, because of his uniform”
为什么人们向一个人鞠躬,仅仅是因为他的头衔、地位和他的制服。
我想这在他的内心深处早早地已经种下了“不畏惧权威,勇于挑战不合理规则”的种子。
费曼先生做事情从来都是随心而尽兴,学习日语,可是却因为不喜欢“在不同人身上需要用不同的词儿,因为这样才更礼貌”而果断放弃。
费曼先生学习日语主要是为了技术上的事儿,可是面对“一个意思,要用三个或四个词儿来说,因为我做那事儿,那事儿就寒碜;你做那事儿,那事儿就高雅。”
以及“我解狄拉克方程”和“你解狄拉克方程吗”用得一个不同的词儿来说“解”。
费曼先生打了退堂鼓。他在《别逗了,费曼先生》这本书中讲“我解这方程,你解这方程,做的不是同一件倒霉的事儿吗”,断定自己讲不来这种语言。
费曼先生胜任委员会工作时,需要提供发票来证明开支,这样才可以报销出差费用,费曼先生坚持自己的原则就是不提供发票给对方,当然最后结果是出差费用没法报销。
因为费曼先生认为“人应该把人当人来对待。除非我能得到人的待遇,我就不想和他们有来往!他们感觉不良?我也感觉不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当然最终结果是:“他们要发票?我偏不给他们发票。那么你就别要钱。那好,不要钱就不要钱。他们信不过我?他们用不着给我报销。”
费曼先生跟规则较真儿,坚守自己内心所想,诸如此类的事情还不少。
在《别逗了,费曼先生!》这本书中,费曼先生就提到自己由于转出构思、想法获得1块钱转让费而追要这1块钱的经历。
还有一次讲课之类的,因为不想被例行公文缠身,约定签名不超过13次,宁愿放弃拿不到相应的款项,也不多签一个名字。
忽然觉得费曼先生可爱的一面,特别让人值得尊重!
💫⒌关于教育的想法
费曼先生,科学家、画家、开保险柜专家,打鼓很好,一位教授,更更是一位心系教育事业的教育学家,具有超前、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
费曼先生听从朋友建议,本科和研究生在不同的学校读的,所以就他自己的经历,他也会给学生提供同样的建议“了解这世界的别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这种多样性,值。”
关于教育方式,费曼先生认为:
“My theory is that the best way to teach is to have no philosophy, is to be chaotic and confused it in the sense that you use every possible way of doing it.so as to catch this guy or that guy on different hooks as you go along”.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不要有任何教育理念,使用每一种可能的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勾起不同人的兴趣。
关于做什么,费曼先生以身示范给了我们。
他说“But I used to enioy physics and mathematical things and because I used to play with it.So l decided I'm gonna do things only for the fun of it”
我喜欢物理和数学,是因为我玩的很开心,所以我决定仅仅为了好玩去做这些事情。费曼先生真的是这么做的。
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觉得好玩,才可以心无旁骛地达到专注于眼下待解决的问题,进入某种心流状态。这种状态就像费曼先生所言:
“从我开始思考物理学的那一刻起,我不得不把精神集中在我正在解释的东西上面,我脑子里什么杂念也没有了—我完全对神经兮兮产生了免疫力。
因此,在我发动起来之后,我简直不知道在这屋子里的都是谁。我只是在解释这个想法,没别的。”
费曼先生曾说过“没人指望我能做这件事儿,可我硬是做成了。”以这种劲头,我想不管研究任何事情都会成功吧。这也是费曼先生总是做成很多事情的原因吧。
看过费曼先生的《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发现的乐趣采访视频,让我感到受益无穷、相见恨晚。推荐朋友去看看这个采访视频,不到小个小时的时间,但是绝对会收获很多。
最后以这个采访视频中费曼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结尾吧!
I have a limited intelligence and l use it in a particular direction.我的智慧有限,我会把它用在特定的地方。
以此自勉!
总之,这是一本特别特别值得阅读的好书!强烈推荐朋友们阅读作者的纸质版书籍,绝对很受益!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别逗了,费曼先生!》的所感所想啦,分享给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很值得读的一本书!再次强烈推荐阅读作者的完整纸质版本!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