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与酒,总有不解之缘

美食   2024-04-03 10:59   山西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谣指杏花村。
——杜牧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清明节好像离不开酒,清明若无酒,一切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在清明节的习俗中,都是有酒存在的。
寒食,饮酒驱寒
历史上,有一个节日跟清明节非常相似,那就是“寒食节”,清明跟寒食本是两个节日,但由于两者习俗类似,都是扫墓,时间又接近,故把寒食跟清明合二为一。
历史上,唐朝以前是重寒食节,宋朝以后是重清明节。寒食节,每家每户都不能生火,寒食禁火的习俗还要延续到清明。甚至持续三天吃生冷食物,这时候白酒就派上用场了,酒中含有很高的热量,喝酒后,人体会迅速升温,帮助驱除寒冷。
祭祖,借酒怀古
清明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远在他乡的亲人都要在这一天回家相聚,共同祭祀祖先。酒,是祭祀场合必不可少的。
清代小说家褚人在《坚瓠集》中写道:“吴中,于清明前,子女长幼持牲礼,楮钱,祭扫坟墓。虽至贫乏,亦备壶醪。”清明扫墓,无论家境贫富,都要被好酒醪,待祭祀仪式完毕,大家一起饮酒,也叫做“清明酒”。酒既是对先人的尊敬,也是对祖上的一份虔诚。千百年来,清明祭祀随着一代代祭祀的香火传承不断,成为我们心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归家,春日家宴
老子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里的“根”不是一种束缚,而是对旧时故土的一往情深。每逢清明小长假,漂泊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祭祀扫墓、踏青春游。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吟道:“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一杯清明时节的酒,不仅是我们对先祖的祭奠,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更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对自我的追寻与洗涤。“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斟满一杯酒,上祭先辈,下敬团圆,是这春日家宴必不可少之物。
踏青,把酒言欢
清明,一方面要表达对先祖的缅怀和祭奠,另一方面,也是享受春天美景的大好时节。就连古人也沉浸在春游的喜悦中。
每到清明,人们借扫墓之机,出门踏青郊游,携带酒水和粮食,一边享受春光,一边畅饮美酒佳肴,颇富情趣。王羲之就是在清明时节与好酒相聚绍兴兰亭,并挥毫写出流芳百世的《兰亭序》。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清明时节,春光正好。清明节带给世人的意义,也许是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让我们端起酒杯,敬万物生长。

汾酒藏
酒类、包装材料及礼品销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