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瑜伽练习者会经历三个练习阶段: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刚开始接触瑜伽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运动小白,不懂得身体知识,不知道肩胛骨、髋关节长在什么位置上面,也不了解脊柱的各个生理曲度等等,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瑜伽的练习,刚开始都练习一些很简单和基础的体式:山式、树式、猫牛式、婴儿式等等。
人生第一次的瑜伽练习对于很多人来说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跟不上老师的口令和呼吸节奏,脑子明白了但是身体怎么都做不到,体式做的很蹩脚,身体完全是分离的,不能整合起来去做一个体式,即使是简单基础的体式,也会把自己累的气喘吁吁,会经历第一次练习后的肌肉酸痛,但是内心是开心的,能体会到一点点瑜伽练习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很长一段时间瑜伽练习者都处在在简单基础的体式练习中。
随着身体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找到了呼吸的觉知之后,不再满足于简单体式的练习,对于很多练习者来说小我开始慢慢出现,想解锁复杂的可以拍照引人注目的体式:倒立和后弯类体式等等,因为心已经向外了,每天超负荷的练习,一心只想快速解锁复杂的体式,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会沮丧,练习的这个阶段太执着于体式的外在,很容易丢掉呼吸的觉知,身体受伤的概率也很大。
有很多练习者为了能快速解锁轮式,不断的去开肩开胸开髋,时间久了造成了胸椎强直、骨盆松散、髋关节弹响、腰椎疼痛等一些列身体问题,身体开始出现反抗,不允许练习者再这样继续练习下去了,此时练习者会经历对练习的怀疑、迷茫和不自信等低迷的情绪。
如果练习者能走出这个艰难的阶段,未来的瑜伽练习就是一片艳阳天,练习者的能量和智慧会成倍增长,因为练习者停下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反思自己的练习的过程中会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练习经验,于是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简单的体式练习,用基础的经典的瑜伽体式去修复自己受伤的身体,不再像以前走马观花般的机械化的过一遍体式,没有赋予体式的灵魂,而是真的愿意慢下来,静下来认真精微的去感受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经典的基础体式。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受伤的根本原因是经典的基础体式没有完完全全练透、悟透,所有复杂的体式都是基础体式的累加,就像经典的站姿体式看似练腿,其实练得是躯干,练得是胸廓、膈肌、骨盆底、呼吸,这些都超级超级重要,只有这些基础打好了,才有后来的倒立和后弯类以及其他一些复杂的体式。
当练习者来到了第三阶段:经历了一开始的简单练习到执着于体式的复杂练习再到重返简单体式练习的时候,其实这个阶段的练习者会真正明白瑜伽的本质是什么?自己真正想通过瑜伽这个工具是为了获得什么?也会真正感受到往往那些最简单的、最基础的东西,反而是最有效的,重复带着觉知去练习它们并逐渐深入,练习者的身心也会在不知不觉产生质的变化。
会真正的在每一场瑜伽练习的过程中回收自己的能量,练完瑜伽之后,都是会发自内心的开心并想笑,眼睛也是亮亮的,身正气柔,由内向外透出的有力量的美好,从这个阶段往后的练习会越来越离不开瑜伽,会越来越感恩自己能遇见瑜伽,瑜伽就像生命中的一束光,带给自己身心能量,让自己豁然开阔,并活在每一个觉知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