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式、树式、三角伸展式、战士一式、战士二式等等都是经典的瑜伽体式,经典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流行,流行的东西才能成为经典,第二个特点经过历史的检验,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认可,不论你是练习艾扬格瑜伽、阿斯汤加瑜伽或者是其他流派的瑜伽,以上这些都是会经常练到的经典体式,准确的说是筑基的体式,只有将经典的体式最大标准化的烙印在练习者的身体上,才能有后来的复杂的体式练习,比如为后弯类和倒立类体式做准备。
经典体式练的足够久、足够深的时候,练习者就会感受到经典体式的强大功能:能很好的帮助练习者调整长时间错误使用身体导致歪斜和塌陷的身体结构,并培养正确使用身体的模式,瑜伽练习实质并非在练肌肉上而是在改身体的使用模式,人是被习惯和模式塑造的,错误的使用身体会让人体慢慢变宽,出现下背部凹陷、腰椎损伤、膈肌扁平、下腹部突出、感知上人离地面更近了,实际上是下腹部变成了“地面”。
瑜伽中的经典体式引导练习者的气息能量在脊柱内流动,建立脏器滑动的空间,让腔体对齐,当体态不正的时候,腔体自然是不对位的,当腔体对位时,体态是比较正些的,呼吸的通道也是相对比较顺,身体通畅的同时,感知力不断提升,身体的自我修正状态就被激活了,所以大部分调整体态的方式,就是想尽办法让腔体对位,并借此来判断自己调整的效果。
其实腔体不对位只是一个结果而已,根本原因是脊柱各个生理曲度出现问题了,内脏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味的去练习肌肉力量忽略身体结构的搭建,比如练腹肌,内脏会被越捏越紧,就不会动了,胃胀气、肠胀气、身体部位的疼痛、莫名其妙的身体损伤就来了,练肌肉就像吃火锅配啤酒喝,会让人兴奋,但不会让人感受到平静和幸福。
当我们在练习经典的瑜伽体式的时候,能否收到练习效果和呼吸、觉知有关,人的身体是一台及其复杂的精密的仪器,这也提供了练习者练习的无限觉知,每一遍的体式练习都提醒自己带着觉知和呼吸去从内到外的精微的感知身体,如果每一次都是机械的重复,没有新的身体感受,说明练习者没有足够的专注和用心练习。
另外机械化的练习很容易失去对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当足够的专注和用心,每个体式都能练出很多新的感受,比如在练习树式的时候,觉知放在呼吸上,当吸气的长度大于呼气的长度,对身体的平衡的感受是怎样的?然后再换呼气的长度大于吸气的长度,对身体的平衡的感受是怎样的?
成千上万次的重复、刻意练习,才能真正领悟到一个动作的精髓,瑜伽经典的基础体式练习会让练习者深刻领悟到身体的运动功能决定一切,意思是如果你的身体功能是好的,你做什么运动都是可以的,进步快并且不容易受伤,如果身体结构和功能不好,先去完善它们,才能有效安全的练习,瑜伽就是帮助恢复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修复身体的,科学运动是最好的身心疗愈,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我们可以持续保持与身体的对话,更好的接纳自己。
医疗手段是针对肉身治疗的,瑜伽是通过外在的体式练习来平静一个人头脑的波动和思想的起伏,头脑和思想都是与精微身有关的,我们看不到精微身,只能去感受它们,所以真正的瑜伽是在看不到的层面去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