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下方名片学习更多管理和数字化内容
1.1 集团管控对标研究详细介绍
目标设定:
明确研究目的,比如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等。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用于衡量和比较管控效果。
选择对标对象:
选择行业内表现优秀的企业作为对标对象。
考虑企业的规模、市场定位、业务模式等因素,确保对标对象与本企业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对标企业在组织结构、管控流程、决策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分析对标企业的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
差距分析:
将本企业与对标企业在管控方面进行对比,识别差距。
分析这些差距背后的原因,包括组织文化、管理理念、技术应用等。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差距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设计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分配、资源需求等。
实施与监控:
执行改进措施,并定期监控实施效果。
调整改进计划以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持续优化:
将对标研究作为持续的管理活动,定期更新对标对象和改进措施。
鼓励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1.2 案例分析:华润集团的集团管控模式
组织架构:
华润集团采用扁平化的管理原则,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和17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达到1987家。
风险管理:
华润通过6S管理体系(战略、预算、财务、业绩、审计、经理人)控制下属企业的经营行为,强化集团层面的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
实施5C价值型财务管理体系,关注资本结构、现金创造、现金管理、资金筹集和资产配置,实现闭环式管理。
审计管理:
华润集团在集团层面通过审计管理强化对整体风险的控制,各业务单元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以各业务单元的管理体系为主,审计更多的是事后的监督和控制。
业绩评价:
总部根据每个利润中心业务不同,差异化订制出不同的KPI评价指标与目标要求。
1. 管控模式的类型
财务管理型:
集团主要关注下属企业的财务表现,如利润、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等。
对下属企业的运营干预较少,给予较大的自主权。
战略管理型:
集团不仅关注财务表现,还积极参与下属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
对关键业务决策和战略方向有较大的控制力。
操作管理型:
集团对下属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活动进行详细的指导和控制。
适用于业务单元之间需要高度协同和标准化操作的情况。
2. 管控模式的选择因素
业务多样性:业务单元的多样性越高,可能需要更多的分权以适应不同市场和业务需求。
战略协同:如果业务单元之间需要高度的战略协同,可能需要更集中的管控模式。
组织文化:集团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对管控模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外部环境:市场变化、竞争态势和法规要求也会影响管控模式的选择。
3. 管控模式的关键要素
权责划分:
明确集团总部与下属单位的权责边界,包括战略决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决策流程:
设计有效的决策流程,确保关键决策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和执行。
信息流通: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集团内部信息的透明度和流通效率。
资源配置:
根据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绩效评价:
设计绩效评价体系,对下属单位的业绩进行评估和激励。
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管理框架,识别、评估和控制集团面临的风险。
4. 实施步骤
战略定位:
根据集团的长远目标和市场定位,确定集团的整体战略。
组织架构设计:
设计与管控模式相匹配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层级的职责。
制度建设: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管控模式的有效运行。
人员配置:
根据管控模式的要求,配置合适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
培训与文化塑造:
对员工进行培训,塑造与管控模式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监控与调整:
定期监控管控模式的运行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优化。
3.1 关键管控点识别
定义:
关键管控点是指在集团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控制的领域或决策点,它们对集团的整体绩效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识别方法:
战略重要性:识别对集团战略实施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风险敏感性:识别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领域。
绩效影响:识别对集团财务和运营绩效有直接影响的领域。
关键管控点的类型:
战略规划:集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设定。
财务决策:资金分配、投资决策、融资活动等。
运营效率:生产、供应链、市场营销等运营流程的效率。
人力资源:关键人才的招聘、培养、激励和留存。
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集团面临的各种风险。
合规与法律事务:确保集团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2 权责界面划分
定义:
权责界面划分是指明确集团总部与下属单位之间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的权力和责任分配。
划分原则:
明确性:权责划分必须清晰明确,避免模糊不清。
合理性:根据集团战略和管理需要合理分配权责。
灵活性:在保证集团控制的同时,给予下属单位一定的自主权。
平衡性: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