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蛛网膜囊肿相关病例

文摘   2024-11-24 09:11   河南  
昨天和一个师兄讨论了个蛛网膜囊肿的病例,检索Neurology相关病例,分享下相关文献。

脑桥前-鞍上蛛网膜囊肿,表现为正常压力脑积水
根据步态障碍和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病史,以及幕上脑积水伴头周间隙扩大的放射学证据,一名 64 岁的男性因疑似正常压力脑积水 (NPH) 转诊给我们(图 1)。新的 MRI 显示 4 cm 的蛛网膜囊肿(图 2)。进行了内窥镜脑室造口术,症状迅速改善。
图 1第一次 MRI 检查:第一次 MRI 检查显示幕上脑室扩大与脑沟萎缩不成比例、额角变圆和经室管膜 CSF 血流在 T2 加权 FLAIR 图像上以脑室周围高信号的形式出现。

图 2  T2 加权图像:(一、二)术前 T2 加权图像显示占据空间的鞍上蛛网膜囊肿(箭头),向上移位第三脑室底、垂体柄和视交叉,以及向后移位。(C、D)术后 T2 加权图像显示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的水平方向。(箭头)
85% 的 蛛网膜囊肿发生在儿童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现为颅内压升高的急性/亚急性体征。据报道,在成人中诊断这些病变的可能性;在老年人中仅描述了 2 例病例,他们都没有 NPH 症状。


神秘病例:巨大的颈胸腰椎管内蛛网膜囊肿

一名 23 岁女性,双侧腿部无力、麻木和排尿困难 3 个月。MRI 显示从 C7 到 L2 的广泛脊髓背侧囊性病变(图 A 和 B)。患者接受了 T9-11 椎板切除术,并使用导管进行了囊肿-腹膜分流术。病理学证实了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图 C)。囊肿大小显著缩小(图 D),患者在 42 个月的随访中无症状。延伸到 10 个以上椎节段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很少见,当难以完全切除时,建议使用囊肿-腹膜分流术以缓解占位效应。

图:脊柱 MRI 和组织病理学
矢状位 (A) 和轴向 (B) T2 加权脊柱 MRI 显示一个巨大的椎管内囊性肿块,从 C7 延伸到 L2,位于脊髓背侧。显微照片 (C) 显示由蛛网膜细胞排列的纤维结缔组织,提示蛛网膜囊肿。术后随访矢状面 (D) T2 加权脊柱 MRI 显示囊肿缩小,占位效应缓解。

神经影像教学:巨大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自发消退

在一名 3 岁男孩的头部 MRI 检查中偶然发现了左中颅窝的巨大蛛网膜囊肿(6 × 8 × 11 cm)(图 1)。由于男孩没有症状,他的父母拒绝手术干预,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2 年后重复进行 MRI 显示囊肿消失,受压迫的脑组织显着重新膨胀(图 2)。无头部外伤或卒中病史。巨大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自发消退极为罕见,机制尚不清楚。
图 1:脑部 MRI
轴位 T2 加权成像 (A、B)、轴位 T1 加权成像 (D、E) 和冠状位 FLAIR 图像 (C、F) 显示左中颅窝巨大囊性病变,脑组织明显受压。诊断为蛛网膜囊肿,定义为影像学上脑脊液密度移位邻近结构的单纯性囊肿,伴或不伴骨重塑。
图 2  复查 MRI
轴向 T2 加权成像 (A, B)、轴向 T1 加权成像 (D, E) 和冠状状面 FLAIR 图像 (C, F) 表明囊肿消失,压缩的脑组织已重新扩张到看似正常的左颞叶 (箭头)。轴向 T1 加权成像 (E) 显示有残余囊肿壁 (箭头)。

教学 NeuroImage:出血性蛛网膜囊肿

一名 31 岁女性,既往在 16 岁时出现自发性左硬膜下血肿,接受开颅手术排空、双侧卵巢畸胎瘤和近期滑雪旅行治疗,无头部外伤,首次出现 30 分钟的左侧麻木和无力发作。头部 CT(图 A)显示 7.6 cm 的轴外混合密度聚集和相关的骨扇形(图 B),与占位性病变有关。脑部 MRI (图 C 和 D) 显示没有潜在的实质肿块。鉴别诊断包括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畸胎瘤、皮样囊肿或蛛网膜囊肿。手术切除证实了多房性囊肿,血液混合,代表既往出血的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很少引起出血或硬膜下血肿。囊肿出血可能是由于外伤或快速运动造成的,就像我们的患者在滑雪时一样。对于有蛛网膜囊肿病史并伴有急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评估是否有出血,作为鉴别诊断的一部分。
图:与出血性蛛网膜囊肿相关的影像学表现
头颅 CT 显示右半球轴外混合密度积液伴超急性血液产物,与硬膜下血肿伴占位效应 (A) 和骨扇形 (B) 有关。轴向 MRI 脑部 SWI (C) 和 T2 FLAIR 与造影剂 (D) 序列,无实质肿块的证据。

huihui的学习笔记
写一些自己学习的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