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位难以忘怀的人,她就是我的小学老师——罗太珍。时光的洪流滚滚向前,许多人和事都已渐渐模糊,可罗老师的身影,却如同深深烙印在我心间,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清晰。
初见罗老师,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那时的我,懵懂无知,被母亲领着,来到教室门口。我看了一眼教室里面的同学,胆怯地想和母亲回家。
此时,她站在讲台上,五十多岁的年纪,瘦削的身材,腰杆笔挺,齐耳短发中夹杂着几绺银丝,却梳得一丝不乱,耳边常夹着两个夹子。她身着白衬衫、黑裤子,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热情地把我介绍给同学。那笑容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不安。
罗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听说,她以前和我的外婆是同学,只是我的外婆在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而她读了黄麓师范,后来成了小学教师。经过几十年一丝不苟的教学生涯,她成了市里远近闻名的“特级教师”。
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她写得一手无比工整的粉笔字。一节课下来,一个个方块正楷字赫然印在黑板上,如同才印刷出来的一样,叫人赏心悦目!
听她上课,如沐春风,结合着五彩缤纷的课本,幼小的我渐渐爱上的学习。
“a ~~, o~- e ~-”罗老师用她那亲切略带微颤而仍旧洪亮的声音教年幼的我们学习拼音。大家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着讲台上的她,跟着她的节奏,一遍又一遍地念着。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她循循善诱,想尽各种办法。就像“右”和“石”这两个字,我怎么也记不清它们的区别,急得罗老师挥动拳头,紧锁眉头,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多岁。可我依旧傻傻地摇头。
罗老师叹了一口气,突然对我说:“你记住,光的大石头上什么也没有,你的右手上却长了四个指头……”她的话还没说完,我便茅塞顿开。这个形象的比喻,我至今都难以忘记。
第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从那以后,便得到了她的偏爱。她时常在课堂上表扬我,这对于原本不起眼的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激励。在她的鼓励下,我逐渐变得自信,学习也愈发努力。
每到学期结束,她会给每个同学写上各科考试成绩,和密密麻麻的评语,字里行间充满的鼓励。
罗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这些不曾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扫地、擦桌子、整理书包等日常事务都显得陌生而困难。
但罗老师总是耐心地一步一步教我们,手把手地示范。她告诉我们,好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她的教导下,我们慢慢学会了这些生活技能,也养成了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记得有一次大扫除,我正认真地扫地,突然听到罗老师和一位家长的聊天。罗老师指着我说:“这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当时,我心里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埋头继续扫地。
那位家长似乎不以为然,说:“是吗?我听说xxx也很厉害。”罗老师马上反驳:“她哪有何小平成绩好?”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一阵感动,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能辜负罗老师的期望。
罗老师对我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一次暑假,我满心欢喜地拿着自己的一幅画,要去报名学校举办的画画兴趣班。当我兴奋地把画拿给她看时,却被她严词拒绝了。原因仅仅是我数学考了98分,没得到100分。
罗老师说:“别学画画了,好好总结一下这两处不该错的地方,争取下次拿满分。”当时的我,心里充满了委屈和不解,甚至还有些埋怨她。如今回想起来,我能考上重点大学,和她的良苦用心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一次考试,我的总分在年级排11名。在前十名的发奖仪式中,我惭愧得无地自容,只能在台下给别人鼓掌。没想到,发完奖后,罗老师说:“这次考试,何小平虽然没有得到前十名,但是她的成绩还是很好的,我相信,她下次一定会考好的,是不是?”
可爱的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是!”那一刻,我心生感动,非常感激罗老师,她在我取得成绩时让我再接再厉,现在,又在我失败时鼓励我发奋图强。这些鼓励和教导,在我一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罗老师却非常简朴。她长年和老伴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所小院子里。屋内的陈设十分简单,完全不像一个“特级教师”的家。
她没有亲生儿女,只有一个养女。我曾在公交车上见过她的养女,看上去人很和气。然而,若干年后,听说她们因为一件小事闹翻了,养女不理她了。
后来,又听说她的老伴去世,罗老师独自一人,孤独地生活。七十多岁的时候,她一人在家中去世,三天后才被人发现。
听到这些消息,我内心唏嘘不已。曾经那么和蔼可亲、充满活力的罗老师,晚年竟如此凄凉!
如今,我已离开小学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罗老师那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眼神,于是我便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罗老师虽然已经离我而去,但她的教诲和关爱,将永远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她在天堂安好!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