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被镌刻成永恒,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对于我人生旅途而言,2018年5月份,陆军58师军务部门在合肥书法大厦的聚会,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对军旅生涯岁月的深情回望,是对那份生死与共、患难相扶战友情的深刻诠释。
故事始于2018年5月一个温暖的春日,当春风拂过江淮大地,万物复苏之际,我们——原陆军58师司令部军务部门的一群老兵,决定在合肥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举办一场久违的战友聚会。作为聚会的发起者之一的我,深知这次聚会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于是,我特别邀请了原陆军20军坦克11师44团的战友梅森,以及安徽省省军区的一位即将转业的浙江杭州市的正营职参谋,共同组成了聚会筹备组,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筹备工作的第一步,是前往蜀山区书法大厦,与酒店方面沟通住宿、餐饮以及费用等细节。书法大厦李总(原陆军58师174团特务连连首长)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环境,成为了我们聚会的理想之地。在多次的协商与调整中,我们最终确定了聚会的行程安排和路线,确保每一位参加聚会的首长和战友都能享受到既充实又舒适的体验。为了确保交通顺畅,我、省军区参谋以及我的姨侄田盛伟,各自驾驶自己的车辆,组成了聚会的“交通保障队”,确保活动期间大家的出行安全无忧。
聚会的第一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合肥的大地上。我负责接站,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战友,而那些不需要接站的战友,则按照事先的约定,乘坐地铁和打的汇聚于书法大厦。夜幕降临,灯光璀璨,我们在事先选择好的一个非常舒适其带有合肥地方土菜的饭店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大家举杯相庆,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疲惫与距离都烟消云散。
第二天,是最为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天。我们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首先参观了滨湖的安徽名人纪念馆,了解了安徽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无数杰出人物,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辉煌。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渡江战役纪念馆,这里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是当我们站在展板前,看到58师参与渡江战役的英勇事迹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无比的自豪与激动。随后,我们驱车前往长临河小镇,继续探访了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和传奇将军李克农的故里,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与风采。中午,我们在巢湖市一家土菜馆享用了一顿美味的午餐,稍作休息片刻后,前往半汤三瓜公社俗称冬瓜、南瓜和西瓜的乡村民俗,之后继续探访布衣将军冯玉祥将军的家乡,了解其生平事迹,感受其爱国情怀。傍晚时分,我们抵达肥东奥瑞奇山庄,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宴,晚宴后,大家依依不舍地返回合肥住地。为了节省费用,我的战友梅政委特意带来了自家珍藏多年的红酒,这份心意让每个人都感动不已。
聚会的首尾,分别由军务部门的张首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的话语深情而真挚,强调了战友情、兄弟情的珍贵与不朽,表示这样的聚会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谊,更是对过往岁月的最好纪念。参加聚会的战友们,包括张首长、董首长夫妇、赵首长夫妇、王首长、张首长、黄首长以及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战斗英雄杜三才夫妇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饭后一行人员坐上车,从肥东奥瑞奇山庄返回合肥,夜色已深,我却无眠。回到书法大厦住地,张首长、董首长、赵首长三位领导等分别与我促膝长谈。
回忆起调入58师军务科的点点滴滴,各位首长的关心与帮助如春风化雨。生活上,他们对我无微不至;工作上,更是严格要求。首长们勉励我虚心学习老同志的敬长爱友、严于律己,以严谨细致、纪律严明的态度投身工作。
身为服务首长身边的战士,我深知责任重大。首长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工作休息之余,军务部门首长经常仍不忘问寒问暖,关心我的家庭与亲人,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感动不已。
夜深了,因为我考虑他们明天有的要返程回家,有的要结伴同行去黄山观光,虽然谈话短暂却难舍难分。但这份深夜的促膝长谈,这份深厚的军旅生涯情谊,将永远铭记于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
这次合肥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首长情,战友情,兄弟情,是生死情谊,终身难忘”。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他们身在何方,这份情谊都将是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激励着我永远不断前行。
第三天,随着部分战友踏上前往黄山的旅程,聚会逐渐接近尾声。我和梅森坚守在书法大厦,送别每一位离开的战友。当最后一辆车消失在视线中,我和梅森相视一笑,心中既有不舍也有释然。我们知道,虽然聚会结束了,但那份战友情谊,却如同被时间打磨的宝石,愈发珍贵且永恒。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