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俊生 | 咬春

文化   2025-02-02 00:00   安徽  

一年二十四节气,我最喜欢“立春”。

一般来说,立春在新年前后,可谓双喜临门。祖母说,“伢来,再忍忍,再过几天就打春了。”她说的“打春”,就是立春。我们这民间都这么叫。我小时候,感觉特别冷,冰凌如刀枪。经验告诉我,有冰冻坠子的起码零下七八度,而且连续。过去,衣食不饱的人家,是多么盼望着立春的到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天》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课。写的好,素材也好啊。朱先生的散文,感情真挚,意浅语美,感人至深。

立春,就意味春天的到来。祖母是个厨师,每年立春日,她总是包春卷给我们吃,馅儿是藕、芹芽、大蒜、芫荽、菠菜和少许的黑猪肉的糜子。皮儿是小麦面粉抓的,用一块圆形的铁板,在柴炉上抓。后来有了蜂窝煤,感觉能源升级多了。煤炭是过去最好的燃料。春卷是过去立春最好的食品。

我家单门小姓,且贫穷,子孙多,内秀的祖母每次要包上百个春卷,用碟子盛着,四个儿子十个孙子,每家送一点。后来还送一些鸡蛋。春卷和鸡蛋,是立春的食物,鸡蛋炒韭黄,可谓春天的美味鲜。咬一口春卷儿,清香醇香青丝爽口,感觉久违春天回来了。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在民间,春天出生的婴儿喜欢用“春”起名子。我也是春天出生,祖母给我起的名字叫“俊生”,英俊的小生,多美的名字。可惜我不英俊,属于及格级的男生。后来,我长大了,每年春节,我学着自己做春卷。条件逐渐好起来的,春卷皮可以买到,馅儿肉糜、鸡蛋和笋丝,再配上大蒜和菠菜。感觉就是春天的美食的大观园了。咬一口春卷,望一下门前的小黄山,气温回升的真快,零下变成零上,几度窜到十几度。十度以下,感觉冷,零度以下感觉寒。十度以上感觉舒服。人体特灵敏,舌头很敏感,舌尖上的春天,从咬春开始。青山、碧水、蓝天、红梅、东风、柳絮,看看看着,人在春天里,成为快乐的小精灵儿。

岁月如序,日子过得飞快,一晃百岁的祖母去世七年了,作为她的长孙,我也到了花甲之年,教了一辈子的书,明年退休,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年人。怀旧是老化的典型特征,思念祖母、怀念童年、难忘老家和老屋,每年腊月年底祭祀的时候,到祖母墓前献花和敬香,默读着祖母的简历,看着她子嗣的名字,听到到处哔哔啪啪的鞭炮声,我就会想起祖母过去立春日,包春卷的温馨的场景。祖母性格极好,一天到晚笑嘻嘻的样子,她是我乐观向上进取的精神偶像。我不是画家,看到罗中立的名画《父亲》,我就想起我家祖母。想起祖母每年的立春日,憨憨的走着路,笑着说,“终于打春了,伢来,不会再冷了,我来包春卷给你们吃,都要咬一下春天,迎新尝鲜。”

写此小文的时候,是乙巳年初三,立春是正月初六,还有两天。初三在家送年,一般不出门拜年。我坐在电脑桌前,泡了一壶家乡的小黄山绿茶,养眼的很,案前的水仙花开了六朵,还有几朵花蕾,美颜清爽,我忽然想到打春包春卷的往事和习俗。下午就包,放在走廊的阳台上,初六早上炸春卷吃。咬春!

立春这天,除了迎春、鞭春的节日活动外,民间还有“咬春”的习俗。咬春,是一种吃鲜尝新的活动。它起源于古代的“五辛盘”,从“春饼”衍生而来。在家乡巢北一带,立春吃春卷,呼之“咬春”。春饼、春盘和春卷,现在似乎三合一,变成春卷了。春儿卷卷,卷卷春天!

吃一口春卷,咬一下春天,和春天对接上了,好比网络通了,大家奔走相告,立春了,打春了,美好的春天已经起航!

晒秋、猫冬、打春,多么美好的人间时令三部曲!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


WELCOME TO OUR C.H.

I HOPE YOU LIKE IT

最忆是巢州
致力于传递乡音乡情,鼓励家乡人书写家乡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