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权 | 老家巢湖记:带些故乡的泥土

文化   2025-01-27 00:00   安徽  

再回故乡,我要装些故乡的土带回来。

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时饥肠辘辘,于是派狐偃去向农夫讨要吃的。农夫扔给他们一块土,晋文公发怒,严惩罚农夫。狐偃赶紧上前阻拦,“公子,得饭容易,得土却难,土地是国家之基,是上天怜悯公子的一番遭遇,特地派遣农夫将国土赠送给公子,来祝公子飞黄腾达,这是吉兆,公子还不赶紧拜谢。”重耳郑重接过,跪下磕头。后来62岁成了国君,进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美名。

在当时,土地和人口是战争的导火索,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各诸侯国兵戎相见。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有了人口就有了发展。土地是神圣的。

在许多地方人们背井离乡他处漂泊的时候,总是从故乡带走一些土,谓之乡井土,表示不忘故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北则为枳。土地具有区域性,土地上的情感也就有了区域性。

我想带走一些故乡土,不是为了成为几霸之一,也不是为了其他目的。看见乡土,就看见故乡。

我爱故乡的一切,尤其热爱老家的饭菜。那是“盐重好色”的代表。其实不过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原来我们可以吹嘘都是老家的特产。后来才发现,我们孤陋寡闻了,很多地方都有这样那样的特产,有的和我们很相似。可是我们顽固不化,坚持我们老家的美味就是最好的。在淮北小城,老家的饭馆可不少,恐怕是小城里外乡餐馆最多的地方。生意兴隆,他乡的人也是特别喜欢老家的菜。不是多么高明的厨师,也不是珍稀的食材,可是大家就爱吃。主要就是这些食材离不开产地。这些老家餐馆都坚持从巢湖老家运输食材。

我就在想,老家的食材为什么那么好。这一定和土壤气候雨水日照有关。那我就斗胆说一说老家的土壤吧。

我在北方生活过,比如砀山梨,世界驰名。不过最好吃的砀山梨只在黄河故道那一片。那里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黄河不断改道,不断冲击,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环境。我去过,也捧起过那里的土地。那里是黄土地,沙土性质,细小的颗粒,透气性好。又是河水冲击,里面的营养成分很多,特别适合梨子苹果的种植。离开了黄河故道那块区域,同样的品种,口感质量差距就很大。

我们老家呢,土属于那种胶泥状的黑土(又不是东北那种油油的黑土地,似乎有些黄也有些灰),粘性很大。大概故乡雨水充沛,给了故乡土以无限的滋润。

老家土有粘性。雨天出门,如果有胶鞋(很少有),那一定粘粘。老家的太阳和风都很热情,天一干,水分蒸发很快,泥土就硬邦邦的,走路不小心,脚指头就会踢着硬邦邦的土,有时候就烂,很疼。如果雨天赤脚走,许多泥土从脚趾缝里钻出来,弯弯曲曲,特别像老家调皮而又灵动的泥鳅一样。

我从来没有考证过老家泥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营养元素。不然,老家的稻米怎么那么香呢?喷香的雪白的米饭不需要菜都可以吃几碗。稻米从家乡的泥土里到底吸收了多少营养,让寡淡的大米那么香,那么诱人。土地给稻米施加了许多法力,也迎合了我们许多胃口。老家的稻米有没有成为贡米不重要,它是老百姓碗里的美食,不是皇家独享。我真不知道,也就120天左右的生长期,稻米是如何打动泥土的芳心,把所有的珍贵都奉献给稻米呢?老家的稻米百吃不厌,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一生一世。

老家的咸肉真好吃。现在虽然吹嘘是黑毛猪,是走地猪。其实黑毛猪到处都有,那时候也不是优良品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可是怎么就那么诱人,那么让人垂涎欲滴呢。

老家的猪吃土地里生长的食物,那里面不知道倾注了土地多少的热爱。尤其是猪在泥水里打滚,在土地里拱来拱去。看它快乐的样子,听它快乐的哼哼,咱真想扒开泥土看一看,那里面有什么奥秘。油脂丰盈肉香诱人,作为老家人,谁能抵挡得住那金黄金黄,滋滋冒油的那一块呢。

老家的青菜也是和土地形影不离如胶似漆。老家的土地是热心肠,它有雷锋式的精神。它虽然匍匐在地,然而它时刻奉献。它几乎无所求,天要下雨它就泥泞,天要干旱它就板结。它包容一切,太阳的任性,风的狂妄,雨水的无情,它总是那么默默无闻,总是那么坚守着做自己。它给你金黄的稻米,给你青绿的菜蔬,给你无限的生机,而它只是它。永远只做幕后的铺垫。

我在想老家的泥土一定是有灵性的,不然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为什么具有强烈的乡土意识,为什么能够唤醒那么多漂泊者的味蕾,为什么能够让万里之遥几十年阻隔的游子一口就能品尝家乡的味道。

我们品尝喷香的稻米,我们品尝诱人的咸肉,我们品尝甘甜的菜蔬,我们被这些美味吸引,甘心沉沦。其实我们品尝的是故乡泥土的芬芳馥郁。没有泥土,就没有这些味道。泥土虽然匍匐在大地,其实它有包容万物的胸怀。

我曾经从老家带来一些小香葱,也带来了一些故乡的泥土。可惜,我最终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有故乡独有香味的小香葱。我想,小香葱离不开故乡,这些泥土也离不开故乡。一旦离开故乡,它就不再是故乡的泥土,它就没有了根,也没有了魂,更没有了故乡的生命。我们离不开故乡,其实故乡的一景一物也离不开故乡。更何况匍匐在故乡的泥土呢?

我要装点故乡的泥土带回来。我不用它来生长,我只把它作为念想。

泥土了,是不是愿意跟着我。也许我已经流浪,再让泥土跟着我流浪,是不是某种罪过呢?

那就让泥土守着故乡,我自己外在流浪吧。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


WELCOME TO OUR C.H.

I HOPE YOU LIKE IT

最忆是巢州
致力于传递乡音乡情,鼓励家乡人书写家乡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