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迎着朝阳行走,突然,抬头看到一幅奇特的景象:门前电线杆上的一段黑色电缆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
我为这种景象感到惊奇: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这些电线杆与我朝夕相伴,为何我之前从未发现过这些?
也许因这些天的阳光格外强烈,产生了这种景象。或平时就有这种景象,我没留意到。我这样想着,几个与光有关的故事,顿时浮现在我脑海中。
一天夜间,我口渴起床倒水喝,不小心把白开水倒在白色大理石案板上,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我发现了神奇的一幕;白开水像白色的牛奶,呈现出各种棱角分明的图案,在案板上缓缓流动。我一下子惊呆了,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经常,我顶着烈日开车,奔驰在平坦光滑的柏油路上,我总会看到眼前不远处的马路上,仿佛有一摊水,明晃晃地,十分耀眼,可走到近处一看,除了平坦光滑的马路,路面上什么都没有。
前天黄昏,我正背靠着房间西面那道墙,坐着看书。我背后有扇窗户,窗户上挂着一幅五彩斑斓的窗帘。忽然,我看到对面的墙面上,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有小山、流水、树木和小鹿,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个人置身在这个幽暗的房间里,如梦如幻。
我所处的房屋坐西朝东,夕阳像一个投影机,透着窗户,把窗帘上的景物,投射在我对面的墙上。
这让我想到了“海市蜃楼”,大自然像一个神奇的摄影师,有时为我们拍下真实的图像,有时为我们制造一些虚幻。在实与虚之间,产生了艺术,产生了美,令我们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但如果离开了光,这个神奇的媒介,我们必将什么也看不到。
我讲到的这几个与光有关的故事,其实,是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现象,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而不以为惑。
这些真真假假,实实虚虚的光和影,用物理学知识,很好解答。可在许多社会现象上,由于缺乏光,缺乏真实完备的信息,很难透过现象发现真相。
如近期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奇侠剧”,一句“我怕你忍不住”,让人浮想联翩,成为今年“网络名言”。而相关谣言,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令吃瓜网民目不暇接,大饱耳福。如果有光,有事实真相,谣言必不攻自破。有关部门为什么只辟谣,而不早点公布事实真相呢?
同为“实名举报”,我更敬佩马翔宇,有理有据,有勇有谋,不卑不亢。大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英勇气概。
我在网络上读到马翔宇的一段话:
潜规则不是金科玉律,人应当有选择合法合规的权利,这是一个常识。当呼唤一个真实的世界,都被视为偏执的时候,出问题的并不是呼唤本身。当努力工作非但不能带来美好的明天,反而遭到他人的嘲弄和报复,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消散。
读完这段话,我坚信马翔宇是天生身上有光的人。如有机会,我想深情地拥抱一下他,真诚地表达我对他的崇敬。我能理解他现在的处境,和他将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因为此时此刻,我与他感同身受。
我现在仍被关在“小黑屋”中,我不知道我究竟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我尝试着向微信客服提出了申诉,我问微信客服:
我究竟违反了《互联网管理条例》的哪一条,哪一款?请告诉我,以便于我今后改正。
微信客服的回复永远不温不火,中规中矩。
过后,我回想了一下,估计是因为我说了几句老拜登的坏话,被关进了“小黑屋”。
只要是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除非不是人,是佛,才会免遭这些苦厄。这是佛家的话。
人老了,行动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下降,容易犯固执己见,墨守成规的错误。这是生活常识。
我想,老拜登肯定听到了我对他的这些批评,而选择了退出选举。
因为,我是7月21号被关进“小黑屋”的,老拜登也是7月21号宣布退出选举的。
最后,再讲一个与光有关的故事,就是柏拉图的“黑洞之喻”。
我问了下度娘,有一段解释甚合我意,摘录如下: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以及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这个寓言通过描述一群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徒,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子,认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世界,直到一个人挣脱束缚,走出洞穴,看到了真实的世界,才意识到之前的认知是有限的。
这个寓言揭示了以下几个道理:
知识的追求:洞穴象征着无知,而走出洞穴象征着从无知到知识的转变。这个过程强调了追求真理和摆脱无知的重要性。
教育的重要性:寓言中,挣脱束缚的囚徒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理解并接受现实的世界。这强调了教育在解放思想和推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认知的局限性:我们的理解和知识可能会受到我们所处环境和经验的局限。如果我们始终处于“洞穴”中,我们的观念就可能被限制在洞穴的现象之中,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实质。
转变的困难和痛苦:人们往往对自身已经习惯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依赖,即使这些可能是错误的。当面临新的知识和真相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反抗。因为真正改变自身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付出一定的努力,走出舒适区,过程也会伴随痛苦。
真理的普遍性:无论人们是否接受,真理总是存在的。洞穴里的囚徒可能无法接受外面的世界,但那并不能改变外面世界,太阳和真理的存在。
教育的责任:智识者和教育者有责任将真理带给其他人,即使这可能会遭遇反对。寓言中回到洞穴的囚犯,代表了愿意接受挑战,为了普遍的真理和知识而努力的教育者。
有了光,世界才充满生机和活力;
有了光,人们才有了追求和向往;
有了光,生命才有了意义和价值;
有了光,生活才有了欢乐与希望。
【作者简介】汉水伊家,湖北一70后村医。一枚园地耕耘者。
我手写我心。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悼念张思之先生去世两周年(2)
清如许:从不求饶
江棋生:南昌有个万红珍
崔源之:一九九六年的高考,我们心怀梦想
老稻:最美好的自私
一枚:送别红珍
邢小群:红珍的人生,是一本永远鼓舞人的好书
苍须:悼红珍
南野:豫章路上的蝴蝶飞到我窗前
丁东&邢小群:文星陨落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