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包图网
在本周一的文章《固收+期权到底在火什么?》中,我们提到:随着银行存款收益率走低、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以及银行理财走向净值化时代,"固收+”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欢迎。
所谓“固收+”,无非围绕两点:“固收”和“+”。前面所讲的各种收益的下滑,其实讲的就是“固收”的部分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收益需求了,因此“+”的部分就变得特别重要。
图片来源:韭圈儿
那么,如何“+”呢?在纯债之外,可以通过+可转债、+股票(+打新、定增)、+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等方式来争取增厚收益。但是,我们要了解:有些“+”的部分有可能带来收益,也有可能带来风险。
怎么控制“+”的风险就成为“固收+”能否成功的核心问题。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固收+期权”就是一种很好地控制风险的投资模式,具有挂钩标的丰富、锁定最大亏损和资金占用少等三个特点。
“固收+期权”中,除了可以+常见的普通看涨/看跌期权、二元结构期权、香草期权,有的投资者问:“可不可以+雪球期权呢?”。这是个好问题,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固收+雪球”的可行性。
注:本文讨论的涉及雪球的策略(本质为奇异期权),与任何以雪球注册的公司或商标都无关系。
“固收+雪球”结构解析
首先,“固收+雪球”和其他的固收+策略一样,固收部分会尽量给整个策略组合提供下限,而整个策略的上限则取决于雪球部分。
相信还有很多投资者还不怎么了解什么是雪球策略?雪球策略有什么特点,收益结构是怎样的?不妨先花一点时间,点击下图,了解一下。
如果对雪球有所了解的投资者肯定会想到:如果我们在固收+配置的是经典结构的雪球,一旦雪球部分发生敲入,且未发生敲出,那么产品到期时,极有可能跌破盈亏平衡点。
所以,在这个步骤,我们需要改变一下雪球部分的损益结构,最起码得是“限亏雪球”,也就是在最差情况下,即使雪球部分发生敲入,在持有到期的情况下,也依然可以算得出雪球部分的最大亏损,而这个亏损要尽量在固收部分的“保护范围”之内。
“固收+限亏雪球”的组合便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这样的组合在攻守两方面可以做到很好的平衡。
如果标的价格趋势向上或者区间震荡,雪球部分的收益可以很好地提升组合的收益水平;
如果标的价格回撤较大,雪球部分的收益会拉低组合的收益水平,但由于有限亏条款的存在,在坚持持有的情况下,组合取得最终的正收益还是基本可以达到的。
“固收+雪球”结构特点
特点1:较明确的收益结构
“固收+雪球”策略的收益变量主要取决于雪球部分,而雪球部分的收益与其挂钩标的表现密切相关,而非投资经理的主观判断。投资者通过跟踪挂钩标的表现,即可大致推算出“固收+雪球”策略的收益情况。
特点2:资产配置效果更佳
“固收+雪球”策略的两种资产或者策略相关度较低,中长期看,资产配置的效果更佳。正如前文所讲,“固收+”的优势就在于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通过搭配不同类别的风险资产,来兼顾较低的波动和更高的性价比,致力于起到“1+1>2”的效果。
而且,近期利率债的收益率快速下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债券部分的收益,因此“固收+”的策略目前不是可选配置之一,而是必选配置!
特点3:期限更灵活
正如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雪球系列结构一样,“固收+雪球”策略也会有多次的敲出观察日,即在观察期内,一旦触发敲出条件,策略就可实现收益落袋为安。
不过,正是由于雪球部分的特殊期限结构,对固收端的投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结构敲出提前结束(若有)的可能以及预期期限,在久期与流动性相匹配的前提下择优配置固收类资产,严格控制期限敞口。
“固收+雪球”策略的注意事项
“固收+雪球”需要一定的时机判断
“固收+雪球”策略适合较低波动预期的震荡行情或上涨行情,在挂钩标的不大幅下跌甚至发生上涨的情况下,雪球部分可以很好地为组合提供增厚收益。但如果出现大幅下跌,则会严重拖累组合收益(虽然有限亏条款)。因此,“固收+雪球”的策略依然需要一定的时机判断。
“固收+雪球”也存在本金亏损的可能
“固收+雪球”策略并非保本策略,因为(1)固收部分在短期维度看也是存在本金亏损的可能性的,当然拉长时间看,正收益概率是很高的;(2)雪球部分自不必多讲,前些年风险释放过程中,雪球发生敲入早已见怪不怪,因此“固收+雪球”的投资也依然要保持一部分的风险意识。
“固收+雪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相比于普通的“固收+可转债”、“固收+股票”等传统固收+策略,“固收+雪球”属于较为复杂的投资结构(虽然收益曲线其实更加简洁),因此在配置“固收+雪球”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这种策略的底层逻辑,并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再谨慎地做出投资决策。
选好产品,到中信建投!
让财富保值增值不再困难!
作者:吴晓东 S1440618110174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