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特辑】从预防到治疗:守护骨骼,远离“脆弱”

百科   2024-10-20 08:01   广东  

【世界骨质疏松日特辑】

从预防到治疗

守护骨骼,远离“脆弱”

引言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Step Up for Bone Health – Build Better Bones”。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了2024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为“管体重、强骨骼”,并倡议社会各界在疾病日之际共同传播科学管理体重、强健骨骼的理念,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1

流行病学

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OP)定义为一种以骨量为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点的渐进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易导致脆性骨折的风险性增加。尽管有预防性的治疗药物,但其发病率和相关费用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上升。OP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根据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OP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

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使用等。

3

常见病因

  • 性激素缺乏: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老年男性睾酮水平下降。

  • 遗传因素:家族史,如父母有髋部骨折史。

  • 年龄增长:骨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

  • 疾病因素: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道疾病(如乳糜泻)、慢性肾病等。

4

发生条件

  • 骨量减少:骨形成速度低于骨吸收速度,导致骨量减少。

  • 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小梁变细、变稀、断裂,骨皮质变薄。

  • 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5

诱因

绝经: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久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骨骼负荷减少。

营养不良: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

吸烟和酗酒:影响骨健康,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6

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年龄、家族史等。

可控因素: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营养失衡(如钙和维生素D缺乏)、体重过低等。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

7

诊断

(1)临床表现

OP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仅有轻微的骨丢失。随着OP的病理进展,骨骼微观结构加速破坏和骨矿物质的流失,引起骨骼强度下降和结构改变,骨骼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患者出现疼痛、佝偻、脊柱变形和运动能力下降等改变。上述症状可作为OP诊断的参考,临床诊断的核心指标是骨密度(BMD)。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

(2)影像学检查

①影像学检查明确脆性骨折时,无论骨密度结果是否低于标准值,均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②无脆性骨折时,骨密度测量结果低于标准值。

脆性骨折的诊断需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无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②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为骨折;③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实验室检测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用于检测常规的代谢水平,针对骨代谢的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可以体现骨转换水平,并反映骨代谢的状态。临床常用的标志物有:β胶原降解产物、I前胶原氨基端肽、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等。

OP进行诊断可以选择性地开展以下检测:定量超声骨密度;激素类指标,如性腺激素、血清泌乳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可以作为参考指标。而骨髓穿刺或骨组织活检、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亦可作为检测的辅助手段。

(3)OP临床鉴别诊断

    临床上OP确诊需要与以下的疾病鉴别:

骨软化症:该病患者常伴有胃肠吸收不良等疾病史。结合早期骨骼X线常可与OP进行区别。

多发性骨髓瘤:典型的骨髓瘤患者骨骼 X线容易观察到边缘清晰的脱钙区域。患者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也往往正常,而血钙、磷水平无明显的规律,血浆球蛋白和尿蛋白的增高也较为常见。

遗传性成骨不全症:该病可因成骨细胞的骨生成降低导致骨质疏松,但血和尿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耳聋等先天性缺陷可常见。

肿瘤骨转移:该病临床上常有原发性癌症,血和尿钙常表现出增高。X线可观察到骨质的侵袭和影像学变化。

8

干预治疗

(1)药物治疗

如果骨骼开始变薄,可使用处方药来治疗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片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该药可抑制破骨过程、改善矿化程度、增加骨密度从而减轻和预防骨质疏松;也是唯一有效降低全身各部位(尤其是髋部)骨折风险的药物。骨化三醇软胶囊,是维生素 D 的活性形式。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而且可以刺激骨骼中成骨细胞的活性,起到增加骨量的作用。

盐酸雷洛昔芬片1997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本品是一种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使骨转换生化指标降至绝经前范围。

利塞膦酸钠用于治疗和预防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骨钙化,从而减轻骨痛和肌肉酸痛的症状。可能会遇到药物的副作用,比如消化问题、骨骼和关节疼痛。这些药物也可能使人感到疲倦。

(2)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在OP中也比较常见:低频脉冲电磁场、多波段光(紫外线、红外线、红光)的物理疗法和电刺激神经肌肉等。康复治疗还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康复工程技术等措施,尤其是对于运动能力恢复和患者的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字来源:Rehab部落肌骨康复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排版与编辑:郑红欣

初审:崔胡敏 沈奕

复审:方鸿洁  李曙晨 郑红欣

终审:黄鹏飞  李文耀 刘思佳  


Rehab部落
科普医学知识,传播康复技术,鉴赏医学美文,品味美好画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