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4期
第61卷(总第344期)
摘 要
哲 学 研 究
“义”“意”辨
张 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义”与“意”是人类认知与阐释的核心概念。在汉语言文字体系中,义与意的来源、目的、认知取向均有深刻差异。义包含客观性、确定性,具有与关联对象本身的符合性,意则包含主观性、多元性,与关联对象本身疏离甚至对立。建构中国阐释学,需要辨识、处理好义与意的关系。由认识论的观点看,义在意先,要坚持先义后意的认识路线;意从义衍,阐衍组合,既要有开放交流取向,也要有合理限定,以实现最终合流;意要转化上升为义,由意而义、由价值而知识的认准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接受公共理性检验的历史过程。人类实践是由义而意的无限上升,证明人类认知的确定性追求稳定而恒久。
关键词:中国阐释学;义;意;公共性
伦理协调中的赏罚机理
李建华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摘 要:伦理学作为利益均衡之学,总是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赏罚手段才能实现其目标。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社会的“伦理松懈”。社会赏罚从功能上讲,意味着社会用种种现实利益作为对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奖惩,是借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甚至宗教等多种手段,以利害为中介来促使主体(个体或群体)选择社会所期待或接受的行为,以实现最有效、最直接地影响个人道德面貌和社会伦理状况之目的。通过赏罚实现伦理协调的可能性在于人性的潜在因素: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人的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人总是喜欢褒奖而惧怕惩罚等。与此同时,如果赏罚的度把握不好,容易产生道德“绑架”效应,同样也会导致伦理生活秩序的混乱。所以,当伦理赏罚成为伦理协调的必然手段时,我们需要考虑其适应范围或空间问题,注重伦理生活中“失当”“正当”“应当”三种状态的存在,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关键词:伦理协调;社会赏罚;道德绑架;伦理“第三空间”
孔子思想的先世渊源考论
甘 霖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春秋晚期是世族衰落但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作为殷商王室、宋国公室后代的孔子,信而好古,其所好之古,理应包括源远流长的家族历史。梳理孔子的祖先世系,探究孔子思想与其先世之间的具体关联,可以发现,孔子家族由王室而诸侯而公卿而士族的衰变过程,对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其中远祖微子启、十世祖弗父何、七世祖正考父、父亲叔梁纥,影响最著,特别是对孔子的一些重要观念,包括“隐”“让”“恭”“勇”的形成,起了直接或间接的塑造作用。这些观念是孔子思想中颇富特色和个性的内容,以往的研究者于此着墨甚少。今之所论,有助于人们了解孔子思想的多种来源和多重面向,更全面地认识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
关键词::孔子;先世;思想渊源;隐、让、恭、勇
文 学 研 究
柳宗元思想的独特性及其思想史意义
——以《非国语》对“大中”思想的阐发为讨论中心
李芳民
(西北大学文学院)
摘 要:“大中”,或称“大中之道”,是柳宗元思想的核心要旨,而《非国语》则是较为集中地反映其“大中”思想的重要作品。在《非国语》中,柳宗元以“大中”思想为本,就传统儒学的一些重要命题做了颇富创新性的阐发,不仅深化了唐代的儒学思想,显示了其思想的独特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立足于“大中”,以富于批判性的思想方式展开理性思考,对儒学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向颇有推动之功;其强调“辅时及物”、注重政治实践,对后世注重经世致用的儒学思想家,亦有潜在的影响。
关键词:柳宗元;思想;独特性;大中;《非国语》
论黄庭坚《竹枝词》的创作及其《竹枝词》史的建构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摘 要:北宋诗人黄庭坚对《竹枝词》有特别嗜好,先后创作四组《竹枝词》,虽然仍可歌,但就艺术风格而言,则奇变横生,已经由乐章体转变为徒诗体。黄氏《竹枝词》仍然继承唐代《竹枝词》抒情激越的特点,与后世专写方俗、主观抒情性弱化、风格多趋平顺的《竹枝词》很不一样。从评论方面来看,黄庭坚对《竹枝词》有较多的叙述与评论,尤其是他对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创作时地、词史地位、审美价值的相关论述,实可视作《竹枝词》史的第一篇专论。
关键词:黄庭坚;刘禹锡;《竹枝词》;《竹枝词》史
《文心雕龙》版本源流考论
王术臻
(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从文字系统的变异程度看,唐代至清代《文心雕龙》版本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可以将其分成五期,何本、梅本、黄本代表了文字系统变异的三次重要转折;《文心雕龙》版本流传既存在多个源头,又有单线衍生,前人对凌本、梁本、合刻本、秘书本、崇文本等版本底本来源的判断不够确切,需要重新加以考定;至正本、训故本、梅本、黄本等自身也发生变异,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版本类型,通行本黄本实际上有原刻本、改刻本、覆刻本三种形态;《文心雕龙》版本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校订越精影响越大的特点。
关键词:《文心雕龙》;版本;源流;类型
德意志为什么失去真正的批判力量
——试说奥尔巴赫对歌德、席勒的不满
张 辉
(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 要:作为一个出生并成长于普鲁士的犹太裔批评家和比较文学家,奥尔巴赫在其扛鼎巨著《摹仿论》中对19世纪德国文学尤其是歌德和席勒表达了深深不满。从1953年奥尔巴赫在《〈摹仿论〉附论》里的夫子自道,《摹仿论》第十七章《乐师米勒》,以及奥尔巴赫对欧洲文学的整体看法,可探究其个中原因。在奥尔巴赫看来,无论是《阴谋与爱情》还是《威廉·迈斯特》《亲和力》,所有这些作品都缺乏对现实的真正批判力量,而只是停留在幻想的、田园诗的或静止不变的状态之中。这不仅使歌德席勒与司汤达等人的现代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照,而且,这一满足于既成现实而无意于深刻变革的小市民气的精神底色,也实际上是造成1933年之后现代德国悲剧的最内在根由。
关键词:德国文学;市民气;歌德;席勒
明 清 时 期 的 制 度 与 社 会
明代的军事动员:
个人与国家的相处之道
宋怡明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
摘 要:明朝士兵的政治行为是他们与明朝的军户制度互动的产物,这种互动同时又深刻影响了士兵的更广义的社会关系。虽然军户制度的最初设计是让军户家庭下一代中的长男子承父业,达到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兵员的效果,但现实是各个家庭都有不尽相同的“生长”方式。从不同例子可以看出,运用制度套利的不同策略,有随机应变的特点。明代以来形成的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族抱团的社会形态,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明代户籍制度的产生逻辑,是亲族关系与财政义务的二元互动的结果。同时,亲族关系也不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它的存在也体现着一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制度套利的历史对中国转型进入现代有深刻的影响。而只有关注这样的日常政治,把明朝作为全球史和比较史中的一部分来研究,才有可能成为事实。
关键词:军事动员;明代;军户;卫所
图局与图会:
清代徽州图甲职能的乡族化
刘永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摘 要:自明末以降,特别是清中叶以来,徽州、赣西等地先后出现了图会、图局等组织,这些组织的兴起,似与周期性的赋役加征滥派乱象颇有关系。由于各地生态环境、地域权力结构等因素有别,这些组织的形态也各有差异,不过它们具有共同之处,即采取组织化的形式,专门处理本群体的钱粮、差役等事务。这种居于图甲组织之外,又主要处理图甲事务的组织的兴起,体现了清代图甲职能的乡族化走向,即图甲制度依托图局、图会等乡族组织形态,来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的发展趋向。在不少图会建立的过程中,本无密切社会联系的人群,为了共同应对王朝国家对资源的汲取聚集在一起,它们属于制度“打造”的社会,体现了王朝制度对明清社会的型塑,也是明清社会演进颇值注意的新动向。
关键词:图甲组织;乡族;义图;图局;图会
从族类到户籍:
“不分满汉,但问旗民”含义析
赵世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摘 要:“不分满汉,但问旗民”,是清史和满族史研究者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长期以来,研究者均未说明此语来自何处,因此,这句话多被理解为强调清代满汉或旗民之别的表达。然而这句俗语毕竟暗示了某种变化,这就是从强调满汉族类差异到强调旗民户籍之别的变化,因此具有“民化”或在地化的意涵。而由“入籍”成为国家编户的“民化”或在地化过程,是从明代甚至更早时期一直延续不断的。
关键词:“不分满汉,但问旗民”;族类;户籍;“民化”
艺 术 学 研 究
“现代之眼”中的传统戏曲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西比较视野中的戏曲评判
刘汭屿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摘 要:不同于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主笔基于社会效用全面推崇西方写实话剧、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戏曲,以宋春舫、余上沅为代表的两代学贯中西的戏剧理论家坚持戏剧本位、秉持跨文化理念,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新潮出发重新评判中国旧剧,聚焦其象征精神、表现性特质和形式主义美学,揭示出中国传统艺术蕴含的“先锋”“现代”因子,纠正新文化运动戏剧改良对西方现代思想畸重启蒙现代性及现实主义的偏颇,转而以后起的先锋(审美)现代性勾联古今、中西文化艺术,在完整的中西比较视野中阐释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规律和意蕴精髓。宋、余的研究不仅标志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高度,更揭示出民族文化艺术“现代化”与“中国化”问题之间的复杂纠葛。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国剧运动;现代主义艺术;先锋审美现代性;中国化
社 会 学 研 究
围栏社会生态治理现代化
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陆益龙1,孟根达来2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2.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 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达成。草原生态环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特殊且重要的位置,保护和治理好草原生态环境,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民族地区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后,草原牧区基于草场和畜牧双承包经营制度而出现由牧户用铁丝网建起一个个围栏并在其中生产生活的格局,围栏社会由此逐渐兴起。围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草原生态环境新变化,对草原生态治理提出新要求。在围栏社会基础上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需探索构建草原生态环境共治机制,突破私地困境,构筑起牧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环保”格局。
关键词:围栏社会;生态;治理现代化;私地困境;突围路径
中国式农地制度百年变迁
的规律及其启示
张 东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 要:作为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的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我国当代农地制度的百年变迁所蕴含的规律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具历史镜鉴意义。运用发展法学系统方法论的分析证明,农地制度的百年变迁呈现出利益互斥型制度与利益共容型制度两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运行机理,深深植根于不同时期国家与公民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内与国际关系之中,形成推动农地制度变迁的三重动力。实践证明,制度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人民民主权利又是制度现代化的根本,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进程。这既彰显了发展法学的解释力与指导力,亦有助于以中国本土样本解答法律与发展研究中的世界难题。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法学;农地制度;法律与发展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特征趋势
与问题研究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的分析
王 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结构变动直接作用于家庭关系与家庭功能并进而影响人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全局。使用连续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运用家庭户类型识别方法和队列分析与时期分析等人口分析技术,系统考察了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特征、趋势及相关问题。研究发现,尽管1982—2020年夫妻核心家庭占比持续上升,但1990—2020年标准核心家庭持续降低并带动了核心家庭整体连续下降;三代直系家庭在1982—2010年持续上升但2010—2020年开始下降;1990—2020年单人户连续上升。五次普查时点户成员所处家庭结构的年龄模式既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也表现出显著的水平差异。人口转变明显改变了个体生命历程与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结构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研究建议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政策导向,增强家庭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推动家庭高质量发展来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的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家庭结构变迁;趋势特征;对策;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家庭建设
法 学 研 究
财产权利变动模式非统一说
的提出与展开
吴至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 要:我国学术界关于物权变动模式的既有争论,常陷入一律有因或一律无因的二元思维定势。财产权利变动模式是物权变动模式的上位概念,将观察视域从物权扩展至财产权利可以发现,我国无须执着于一边倒,而可采取第三条道路即非统一说作为一般模式。有因性与无因性之争的本质是返还问题,二者在法律后果上的最实际区别是受让人破产时,出让人是否享有破产绝对优先地位从而足额受偿,而非出让人可否实现占有回复。非统一说的实质是,只有符合出让人造成了受让人责任财产的膨胀,且出让人非自愿地承担了受让人的破产风险两个标准时,出让人才有比受让人的普通债权人更高的道德地位,进而适用有因性,反之则适用无因性。
关键词:返还;效力瑕疵;破产风险;有因性;无因性
股票流通制度:
从全流通到有序流通
邢会强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 要:股票或证券流通的世界格局可以划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公开市场自由流通模式(简称全流通模式)和以美国代表的有限或有序流通模式。我国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实施的是全流通模式,其弊端是大股东减持套现过多,股市“失血”严重,二级市场不振,投资者亏损惨重,长此以往,也将损害股市的融资功能。因此,我国的股票流通机制需要改革为有序流通模式,即我国应将证券区分为非限制证券和受限制证券,非限制证券可以在公开市场自由流通,但“受限制证券”的出售,只有三条路径:一是通过注册程序而在公开市场自由交易;二是符合注册豁免条件的,可以在公开市场转让;三是于私募股权转让市场在合格投资者之间转让。
关键词:受限制证券;全流通;证券转售;股份减持;股权分置改革
微信号|bdxb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