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情绪问题,就是不会花钱“闹”的

2024-10-08 20:32   重庆  

对于小时候受过穷,吃过苦的人来说,长大后,容易形成两种不良的消费习惯:冒进型和保守型。


冒进型的人,由于长期对钱的极度渴望,得到后就可劲“造”,好像是在报复谁似的,又好像是补偿自己吃过的苦,受过的罪。


这种人迟早是要返贫的,这是注定的。就算给他一座金山、银山,也能吃干喝净,挥霍一空。


保守型的人,一切以节约为主,生怕小时候吃的苦,会再来一遍。于是对钱看得特别重,花钱更是畏首畏尾。


但凡要花钱的地方,就特别看重“实惠”,总是期望能买到“物有所值”的东西,物超所值更好。


总是奢望花最少的钱,买最好最多的东西。“实惠”就是一个硬指标,优选打折、促销的;淘临期、过季的,总感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花的钱才值。


这种人花钱不是去买自己需要的,而是优选便宜的。


你想想能在下沉市场,混得风生云起的店铺,哪个不是把成本卡得死死的?你想从他们身上占到便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沦为被宰的对象。


就像这次旅游住店,在我的提议下选了个便宜的酒店。总感觉深夜到店,一早就走,没必要住那么贵的。其实说到底,就是我舍不得花钱。


现实情况是:房费看似便宜了百十来块,酒店基本配置都不完备,毛巾浴中都是一次性的,牙刷梳子都必须打电话要,才给。


水就两瓶,再要2块一瓶,自己掏钱。就更别提早餐了,没有这一说。


这种店从一开始住进去,就是像是在跟自己的决定置气。房间隔音不好,隔壁的孩子哭了半宿,打电话换房才勉强睡着。这就是我不会花钱的代价。


第二晚,坚决接受教训,听老公的建议。选稍贵一点的酒店,房间宽敞明亮,床垫都是松软的乳胶床垫,智箱马桶,电动窗帘,水直接放了四瓶。


还有四张早餐券,从早晨七点到十点都可以以下来用餐。早餐丰盛,各色糕点,面食,炒菜、牛奶一应俱全。


我的两个孩子起得晚,餐厅经理说没关系,过了用餐时间,也可以先打包到房间。人性化搞得,住店就像回自己家一样方便。


对比这两次的住店费用,第一家如果算上早餐跟第二家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体验完全相反。你说缺这百十块钱吗?也不是。就是花钱的思路不对,造成的巨大差异。


有时候,花钱真的是门学问。虽说挣钱不易,花钱更需谨慎。


但我觉着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钱还是得注意:


1.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消费点贵的。


人还是得有成本意识,规范意识,标准意识。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有数的。商品就是用来赚钱的,试图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货,这种机会是很少的。


老话讲“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它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要老是用钱去试错,要学会降低机会成本,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做的。


把看重“实物”转移到体验、感受、氛围上来。不要总以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买了才不亏。而对一些提高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去重视。


要明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可以说是环境的产物。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要以为花几百块,买张音乐会门票就是浪费;不要以为让孩子学点特长就是不应该;也不要以为过年、过节给家人朋友买点礼品,请顿饭都是可有可无。


这些都是为你的未来储蓄,是你利用钱的杠杆,将资源、能力、人际关系作用放大。


不要以为人家搞个知识付费,就是要割你韭菜。只要你真实挑选,选择合适的付费产品会让你眼界大开。


这半年我花不到500块,加入一个写作群,大家能量满满。不仅群主,群里的其他人定期分享的东西,都价值不菲。


这就花了钱,让你快速成长,快速拉升你的水平。


什么东西最有价值?要我说就是时间,如果花了钱,能在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知识、信息、资源,这种钱花得就值


最后强调一点,虽然我一直在强调怎么花钱,并不是不要节约意识。节约一直就是值得提倡的美德,是你完成财富积累的必然之路。


要不然“左手进,右手出”,那你的辛苦就没有结果。


之前听一个大咖分析自己的理财策略:

就是四个字“降级消费”,他刚毕业挣3000,那么就消费几百的东西,每月雷打不动地存下1000块作积蓄。


等后来发达了,年入千万,他就消费涨到百万级,买了车,买别墅,仍旧把三分之一存下来,其余的进行扩大业务范围,搞线下宣传活动。


存钱是为了生存,以备不时之需;花钱是为了向上更好地发展和体验。




双面心理
感性or理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