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脑科学新一代“两维3D,全程显影”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震撼发布。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歌教授团队,完成了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例置入。期间,团队配合密切,手术过程顺利,Tubridge Plus支架全程显影、术中打开贴壁理想,即刻手术效果良好。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44岁,女性。
现病史:因“检查发现动脉瘤半年余”入院。2024-05因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就诊入院,发现双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因其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体积较大,故先行“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密网支架+弹簧圈栓塞术”,手术顺利。现患者术后半年余,拟再次处理“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收入我科。
既往史:右侧眼动脉段动脉瘤介入手术史、左侧乳腺手术史。
查体:无阳性体征。
诊断: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术前造影
术前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治疗方案
单纯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
术中材料
血管内通路导管
0.014inch 200cm 微导丝
Fastrack 27-155 支架导管
Tubridge Plus 4.0mm*25mm
手术过程
血管内通路导管到位,微导丝辅助支架导管0.027inch Fastrack到达动脉瘤以远,撤出微导丝。
输送Tubridge Plus 4.0mm*25mm到达0.027inch Fastrack远端,输送系统头端显影点与Fastrack头端重叠,回撤Fastrack,预释放Tubridge Plus为“V型”。
输送系统和Fastrack整体回撤定位,前推Fastrack保持张力,缓慢推送Tubridge Plus ,支架头端呈“U”,Tubridge Plus头端锚定贴壁。弯段释放过程中,保持Fastrack张力与Tubridge Plus支架张力的动态平衡状态,使Tubridge Plus每个节段与血管壁贴合。尾端释放过程中,回撤微导管,完全释放张力,支架自然打开。
采用J型导丝逐段按摩,促使Tubridge Plus每个节段与血管壁良好贴合。
术后即刻造影,Tubridge Plus支架显影呈“两维3D”形态,支架每个节段实现充分贴壁效果。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66岁,女性。
现病史:于一月余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3日前外院行头颈部CTA提示颅内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拟“颅内动脉瘤”收入我科。
既往史:高血压。
查体:无阳性体征。
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术前造影
术前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治疗方案
单纯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
术中材料
血管内通路导管
0.014inch 200cm 微导丝
Fastrack 27-155 支架导管
Tubridge Plus 2.5mm*20mm
手术过程
血管内通路导管到位,微导丝辅助支架导管0.027inch Fastrack到达动脉瘤以远,撤出微导丝。
输送Tubridge Plus 2.5mm*20mm到达0.027inch Fastrack远端,输送系统头端显影点与Fastrack头端重叠,回撤Fastrack,预释放Tubridge Plus为“V型”。
输送系统和Fastrack整体回撤定位,前推Fastrack保持张力,缓慢推送Tubridge Plus,支架头端呈“U”,Tubridge Plus头端锚定贴壁。弯段释放过程中,保持Fastrack张力与Tubridge Plus支架张力的动态平衡状态,使Tubridge Plus每个节段与血管壁贴合。尾端释放过程中,回撤微导管,完全释放张力,支架自然打开。造影确认支架打开状态。
术后即刻造影,Tubridge Plus支架显影呈“两维3D”形态,支架每个节段实现充分贴壁效果。
术后体会
Tubridge Plus具有“两维3D、全程显影”特点,极大提升了颅底部位的可视性、更好地判断支架打开和贴壁的情况。
Tubridge Plus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支架与血管壁的无缝贴合和卓越的血流导向作用。相比上一代径向支撑力有所提升,打开贴壁更加容易;同时采用0.027inch支架导管输送,简化了操作步骤,推送阻力下降。
表面采用BlueSilk Surface技术,使支架氧化层更薄更光滑,我们期待后期随访的效果。
两维3D,全新升级
Tubridge Plus显影性能飞跃
专家简介
高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亚专科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
安徽省第一届“青年江淮名医”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欧美同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转化医学与医疗设备专业委员会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外科学组副组长
安徽省医师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安徽省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委员
上海医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委员
美国凤凰城Barrow神经研究所访问学者
专业特长为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和显微外科治疗,熟练开展多种复杂脑脊髓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工作,是同时掌握脑血管病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的复合型人才,手术并发症低,治愈率高,每年脑血管病手术治疗量约1000例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