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珍
一
重庆是第一次来,到江北机场后的体感与在株洲没什么不同,觉得亲切。很多年前看过一部《山城棒棒军》,导致对重庆产生了别样深刻的情感,这部剧真太好了,看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忘不了插曲和角色的命运,诚不亚于到重庆三四回。
酉阳是第一次听说,两位同事告诉我,酉阳是重庆最大一个县,与黔、鄂、湘数县接壤,而且历史悠久,建县已有二千年。酉阳到重庆的距离比到湖南湘西的距离远二倍不止,有桃花源,山多而且山很有特色,路途山洞多,后来当我坐在车上的时候,就真正体会到她们用力向我描述时的那种感觉。
除了庞羽,每一位都是初次见面,来接我们的佳骏老师鲁嘉老师和铃铃都很亲切,后来见到的几位作家、《红岩》编辑人都特别好。我这个人怕生,害臊,不擅社交,不喝酒不抽烟,但喜欢埋头吃饭。出发酉阳前到一家重庆餐馆吃饭,几盘巨大的重庆菜,无论从分量、辣椒花椒数量还是色香味,都堪称大气磅礴醇厚爽朗。我对任何地方的美食接受度都很高,但重庆菜吃起来更像在湖南老家,唯一区别是湘人不吃花椒,但我吃。
现在看来,无论气候、民风还是饮食,重庆都很适合我。
这桌菜滋味丰厚鲜香爽口,等我们都吃得差不多时,南子老师和鬼金老师来了,鬼金老师的辽宁本溪口音很好听的,他说自个名字时鬼读第二声,金读第三声,特有意思,跟重庆口音一样意思。
去酉阳车程五个多小时。山多我不觉得惊讶,我们县是整个株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方,风景跟我去酉阳路上所见挺像,唯一的区别是这边的山与山中间不完全相连,所以你要不断进出大大小小的山洞。忽明忽暗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在崇山峻岭里,哪怕隔着车窗你都能感到有绿色的山气扑面而来,起伏的山脊线优美无比。一个山的汪洋仿佛永远也出不去,但你永远在往外走,也永远能找到走出去的路。如果是大平原上的人经历这么一遭,一定会对群山有更深刻的认知。
几个小时的山路没有看到一个人,没有一座建筑,连我也认为它与世界相隔太远,但我特别喜欢这种冷峻和高贵,很像在与地球捉迷藏。
石钟山老师很擅长聊天,佳骏老师也有他的风趣。车程虽长,但在车上可以看书听歌发呆睡觉吃东西聊天,因为高度近视又不爱戴眼镜,当我知道那个在车上不断品评我们名字的就是钟山老师时,我就觉得很合理了,这是小说家才有的风格。他滔滔不绝的时候既像教书先生又像江湖郎中,更像个江湖道士或能掐会算的“江湖骗子”,我这么说他肯定不会生气的,他身上有小说家的全面风格,性格爽朗口才绝佳,擅长讲故事。次日下午的座谈对话,钟山老师洋洋洒洒几乎脱口而出一万字,我当时就想,这也太能说会道了。他品评我们名字时候就像在给我们把脉看相摸骨算命。对我名字的看法与我所想差不多,说到底这更像是一项心理学或美学、语言学的研究,早在十年前我就想取个笔名,但我极其不擅长取名字。
如果气氛不错且大家都爱听,钟山老师能在车上做长达五小时的单口相声。刘庆邦老师虽然年长,但是看上去精神头不比我差。我发现他上车坐下后首先安安稳稳把安全带给系上,然后静静地坐着。
车窗外风景忽近忽远,高天白云,是气候最好的时节。所经之处,除了山洞马路高架桥,除了偶尔极少经过的车,很少有人类人工的痕迹。
突然间,车子转个大弯,来到被挖了大半个山的地方,对面颠簸,差点给我颠出去。挖地应该是要建造高架桥或地标建筑,总之它给我一种魔幻的感觉,经过了这里,又过了高大城门,再然后别有洞天了。这里真给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感觉,真像从原始森林闯入了人类世界。里面什么都有,你越往里走越发现什么都有,那么多奇迹般的高楼拔地而起,街道宽阔,人们欢快地嬉戏聊天,店铺林立招牌云集,像在做梦一样。
二
次日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菖蒲大草原。我很喜欢草原。他们管菖蒲大草原叫菖蒲盖,如果是在我们那边,菖蒲盖很容易被理解为用菖蒲叶制作成的锅盖。
恰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不冷不热,风高云淡,盘山路旁高树不多,大多为草,远看是光秃的。空气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好最适宜的,身边满是大自然的香气。
当车开到草原之中,我猛然看到了很多马。我属马,马是我最喜欢的动物,我想着车可别开那么远,我还想去看看它们。车马上停下来,让我们去草原上散步。
每一次看到马,在我心里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新的美学感受,这很神奇。它躯体线条的流畅,那种眼神和躯体的健康之美,太深邃动人了。
我掏出相机站在那儿,鬼金老师也站在那儿,然后瞧我使了个眼色,说,走!几乎是心照不宣的,我们俩拿了相机就跑,朝着那些马奔去。
远看马是俊朗的,当你走近,会发现它们比远看的时候更美更有气质。用俊来形容马是不够的,往那一站整个是健康,特别,富有魅力,跑起来就更不一样了。眼前正是一群马站在那儿,风姿绰约超凡脱俗。我面前这匹白马,在一个很小的绿房子旁边,那房子有个小窗,它站在那儿就像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小少年。鬼金老师对着那匹马拍了起来,一边拍一边赞不绝口。因为烈日太强有点反光,我总觉得拍出来太暗,那几匹马的主人则渴望我们能够花20块钱骑着马走一圈,而我们时间有限。
相机像是一件永不称手的工具,总达不到我心中对它的美的想象,我们在挖掘和探索一种更高的美,一种别出心裁或另一种角度的美,这当然是一门光或审美的学问,我们需要权衡光线的力度以及线条的韵律。甚至我希望借助它的矫健之美创造出一些更不一样的作品,我们是在创作一个东西,不是在复制一匹马的形象,不是要把马拍得很好看,而是要把马拍出我们心中所想象的别样的自由,它是有想象力的。也许是圈养的缘故,它们站在那里有些呆滞,而我想到它们的惆怅,在这麻木、机械之外的情感,更觉得有无以复加的复杂心情。
它们站在那里如此不同寻常,哪怕是一个世界上最俊朗的男人站在那儿,我一点拍的欲望都没有,但是马站在这儿,我却认为它格外不同,这是马的抽象魅力。这是用一个作品去激发对未知作品的情感,它让此行的记忆无比牢靠了。
美的东西不只让我去欣赏,而是让人思考。不是复制而是启发,要达到比启发更高一层的东西,就是创造或独有。我现在还不知道想要从它身上挖掘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只知道这种东西存在于它的身上,是美或者更美,禁锢或者自由,或者别的。马是造物造出来的几乎完美的动物,每一匹马单独站在那儿都是一件艺术品,站在一起又是另一种,你将这些东西分割,或用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它总是有新鲜的东西在里头,尤其是那三匹一动不动的黑马,它们惆怅而一动不动地站着,刚好构成了一个绝佳而抽象的三角,有一种厌世的、高级的、毫无表情的冷漠画面感。我看着它们,这种毫无情感的无知让我觉得心疼,且它们最后最表面的美正在被我们利用。
他们看上去是悲伤和疲惫,并不具有足够的自由,不能够腾空自己的蹄子,我现在想马上给钱骑马出去跑一圈,我觉得能直接狂奔起来骑出去很远,但这时鬼金开始大喊我,玉珍,快走,上车了!我像在做梦,他又喊,玉珍,走了!走了!像在强行拉走一个走神的告别之人,更多的声音在喊“上车了上车了”,我转身离去,马在那儿变小然后消失了。
三
另一个目的地海拔高,远眺是绝佳的梯田风景。秋风吹拂,清气袭人,放眼望去心胸酣畅,如果是早些还未收割的时节,稻谷金黄,那一片是绝对的辉煌壮观。梯田的轮廓与远处群山像抽象的波涛,沿着秋日的天际线消失在远方,那山比你矮一些,就好像你将群山踏在脚底下。
在酉阳山中穿行,窗外不时闪过野花与菜园,恍惚还有烟叶之地。这是人的气息与情感,是他们唯一的痕迹。这些高山之地的种植与开发,是他们从孤独中摸索出的智慧,是他们对天地万物的领悟。他们参悟自然的规律和秘密,成为其奥秘的守护者,在这苍茫之中让生命与自然相依偎,所以你能看到在千仞崖壁或那陡峭群山之下,在险峻或奇美的任何地方,都生存着乐观的人。有时你身在不知道怎么突然出现的地方。
正午时我们到何家岩村寨,我拿着相机在苗寨之间随意地拍摄,一位大爷看到了,问,你是要拍我吗。我说是呀,可以吗。他说,当然可以。他对着镜头笑了,他的家人也跟着他一起笑,这是多么温馨朴素的一幕!这就是生活了。
普通人就是这样生活,种着瓜果蔬菜柿子板栗,种着漂亮的生姜和西红柿包菜,在太阳下聊天吃饭绣花。何家岩村老人的手工苗绣如此传神,普通的蓝色绣线被绣出耀眼的光辉,穿针走线之间,花鸟栩栩如生。而在大多数城市,你很难看到它们了。这样一种纯手工的限量艺术品。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诞生了什么隐退了什么,使什么岌岌可危,使什么泛滥成灾。这种保护里是一群人的乡愁与文化。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多少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了,我们一脚踏进现代文明,就再也不可能迈回去,在我们第一次回望之后,我们就很难再回望,这是人的惯性与惰性。只有那些隐藏在我们的身体里基因里面的东西还在延续,像我们的饮食我们的方言,我们生活的习惯,我们情感里的记忆和不舍,使我们记得重要的过去。一些珍贵的东西还在这个地方隐秘存在着,就像自然中的声音,平时你并没有在意,但是有一天当你在别的某处听到虫鸣鸟叫,听到优美的一句歌声穿过我们的头顶,我们才想起来,这是多么熟悉亲切的声音。
四
一个比澳门大一百多倍的县城,要走多久才能看完?我们两天内迈了足够多步子去看去听,仍只是看到其优美的极小部分,只迈过其地域之九牛一毛。山间风有一种抽象古老的平静,人迹罕至之处的野性令人动容,无论古街古镇古城还是南腰界或草原,都保留着很多原本的样子。至于餐桌之上的,就更体现了一方的人情与风味。
酉阳人热情大方,能歌善唱,饭桌上喝酒唱山歌,一曲接着一曲。吃饱喝足唱够了还带我们去古城闲逛,逛完还邀请我们去吃烧烤,我是吃得太饱,实在吃不动了,便上酒店房间打开窗户,坐在窗前看外面夜色,月光老旧,洒在那圆形巨大建筑上,仿佛鸟羽发光。
我想起那天下午在会场看到的两个宣传片,一个介绍酉阳山水之美,优美醇厚至极仿佛美酒,一个介绍《红岩》几十年历史,情深义重至极,令人动容。无论风景事物,皆有流沙的松散易逝,也有月光般的永恒温柔。就像宣传片中阅读《红岩》的老人那双苍老深情的眼睛,内容太多情感太深了,我甚至不忍凝望。那是一个人走过无限多地方,看过无限多世事,读过书,爱过人的眼神,是一种很文学但又很朴素的眼神。人在一个地方的生活就像眼睛在脸上的内容,有些内容我们只看一眼,就会永远记得。这也是文学的作用。
(选自《红岩》2024年6期)
更多内容
·红岩文学·
《红岩》2024年第6期
2024年11月出版
Hongyan Literature
《红岩》2024年第6期
目录
叙事
沙粒汇编(短篇小说)/ 李黎
回形针(短篇小说)/ 陈纸
天气(中篇小说)/ 黄海兮
列车向终点驶去(中篇小说)/ 柆柆
美丽荷尔蒙记录器(短篇小说)/ 李芳洲
鲸鱼与岛(短篇小说)/ 丁真
新锐·重庆青年作家散文小辑
雨 / 黎子
被三色篷布遮蔽的夜晚 / 陈诗梦
梦幻时光 / 谭瑞丰
回望中的天空 / 重李
黑夜是条波澜壮阔的河 / 付书波
月光下的白菩萨 / 窦娟霞
专栏·行迹话本
外婆桥堍首字花饰 / 车前子
诗集
山中帖(5首)/ 瓦唐
蜀履(4首)/ 瘦西鸿
时间在走向密林深处(4首)/ 龚学明
题画诗(3首)/ 邱正伦
默契(5首)/ 李猜
此刻的我已经幸福了很久(3首)/ 李俊蝶
寂静而飞扬的词语(3首)/ 刘德荣
新重庆记·著名作家看酉阳
桃花源 / 石钟山
在酉阳 / 南子
龙潭夜游 / 白琳
进酉阳记 / 玉珍
酉阳之行 / 庞羽
纪实
雨湾 / 刘建华
译文
雨的头发和风的喉结(组诗)/ [塞尔维亚] 瓦斯科·波帕 董继平 译
iOS
联系我们
订阅红岩
初审:周铃铃
复审:吴佳骏
终审:欧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