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 | 经典全合成:Phainanoid A (Dong group)

文摘   2024-09-28 23:42   美国  

在化学的世界里,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如同解开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而 Phainanoid A 正是这样一个令人着迷的目标。这种化合物属于达玛烷型三萜类化合物(DTT), 是由上海药物所的岳建民老师团队从一种海南岛特有的灌木中提取,产率极低,每公斤干燥植物的提取量仅为0.00004%至0.0004%。初步生物学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与环孢素相比,具有更高的免疫抑制的活性(地表最强?)。考虑到其复杂的分子结构,极其微量的天然来源以及优异的生物学功能,化学合成成为了获取该类分子及其衍生物的唯一途径。

Phainanoid A 的结构中含有十个环系、多个全碳季碳中心和张力,环系密度之高令人咋舌。与此同时,环系复杂度之高,堪称近期全合成靶点之最!其中含有,并环,桥环,螺环,以及单键相连的双环结构。此外,整个结构还含有三/四/五/六元环氧化态的程度也不低。这一切的结构特点都让Phainanoid A 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合成目标。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Jiaxin Xie,Xin Liu,Nan Zhang,Shinyoung Choi,Guangbin Dong*提出了一种的双向合成策略。该策略如同从分子核心出发,向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复杂的分子骨架。从逆合成的角度来说,作者识别出中心的多环体系D/E/F可以通过多烯环化来实现,与此同时可以在3和4号位的甲基上增加氧化态,用于A/B的引入。G/H的引入比较令人头疼,作者的逆合成分析不知道是不是最后试出来的?

研究团队首先从 Phainanoid A 的中央三环结构(D/E/F 环)入手,利用Johnson-Claisen 重排反应和Claisen 缩合反应合成了β-酮酯 11。这个中间体是三环核心构建的关键。随后,他们使用锰(III)催化的自由基多烯环化反应,成功地将这一中间体转化为具有立体选择性的三环结构 10。这一步是合成的重大突破,通过自由基环化反应,研究人员构建了 D/E/F 三环结构,并获得了一个单一的立体异构体。

接下来的步骤更加精妙。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官能团转换,将三环核心进一步精炼。首先,对羰基进行还原,然后进行臭氧解反应,并随后将其保护。此后,利用Baran/Schönecker C-H氧化反应,在C7位引入了羟基,而在立体化学上保持了高度选择性。此类反应一般都是针对平伏位进行氧化。这一步的成功为后续的合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实施了一个重要的扩环反应他们首先使用乙烯基锂对羰基进行加成反应,然后通过钒催化的定向环氧化反应,以及铝甲基(AlMe3)介导的semi pinacol重排,成功将五元环扩展为六元环,构建了关键的环己酮结构 18。这一过程中的立体化学控制极为重要,研究者们最初使用的定向环氧化导致了错误的立体选择性,随后通过立体位阻控制的环氧化,修正了环氧化过程中引入的立体中心。

在完成了三环核心的构建后,研究人员转向了 Phainanoid A 的西南分支首先,他们通过一系列官能团转化反应,成功完成了1,3-二醇的选择性脱保护、伯醇的氧化、次醇的三乙基硅基保护等步骤。这些步骤为引入 3-香豆素酮基团创造了理想条件。通过一锅法实现了羰基加成、硅基转移以及β-消除,成功生成了所需的缩合产物 27。此后,通过Dess-Martin 氧化反应将二醇转化为二酮,并通过选择性三氟甲磺酸酯化反应,成功为后续的偶联反应做了准备。

随后,通过钯催化的偶联反应,研究人员实现了分子中的4,5-螺环结构(A/B/C 环)的构建。在这一步中,由于分子中 C13 的羰基对碱的敏感性,研究团队精心优化了反应条件,最终使用了钯-QPhos-G3 作为预催化剂,碳酸铯作为碱,成功构建了关键的 4,5-螺环结构 31。

西南方向的构建完成后,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了东北分支。首先,他们对该分支的羰基进行了三氟甲磺酸酯化处理,并通过酸催化水解去除保护基,成功形成了半缩醛结构 33。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控制住了多个敏感的官能团,如三氟甲磺酸酯、醇和托斯基化物,确保了后续反应的顺利进行。

合成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通过镍催化的还原 Heck 反应,构建 Phainanoid A 中的[4.3.1] 结构。这一反应极为复杂,涉及多个手性中心的同时控制。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加入过量的溴化锂可以显著提高反应的转化率,结合使用 Ni(cod)2 作为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产物的高效生成。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环(G/H)和三个相邻手性中心在一锅反应中被同时构建,C11-C12 烯烃结构也得以生成。(这个反应设计直接膜拜!)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氧化反应以及脱除保护基,完成了 Phainanoid A 的全合成。这一合成共计经历了 29 步反应(最长线性合成路线),总产率为 0.015%。这一低产率反映了分子结构的复杂性,许多步骤涉及多次转化和分离,但最终的光谱数据与天然产物完全一致,验证了合成的成功。

Phainanoid A 的全合成不仅展示了双向合成策略的卓越之处,也体现了研究团队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的精湛技巧。酮和烯醇三氟甲磺酸酯在合成中的战略性应用,使得这些复杂的反应成为可能,特别是镍催化的还原 Heck 反应成功构建了极具挑战性的 [4.3.1] 结构。通过这项工作,研究人员不仅首次实现了 Phainanoid A 的全合成,还为后续的不对称合成和类似物的制备奠定了基础。Phainanoid A 及其相关化合物展示了显著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抗癌和免疫抑制领域,这为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这次合成之旅不仅揭示了 Phainanoid A 的奥秘,也为未来的复杂天然产物合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在化学的世界里,每一次成功的合成都像是一场伟大的冒险,而 Phainanoid A 的合成,正是这样一场充满挑战与成就的冒险故事。

合成化学与分子表征
Chemistry is our weapon! 以合成化学为中心的公众号:涉及复杂分子的合成,药物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随缘更新。可以关注B站同名账号:合成化学与分子表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