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在 2020 版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维度的更新与优化,为糖尿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了更具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指导。以下将详细阐述各方面的更新要点。
二、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一)诊断标准细化
1.2024 年版
(1)全面且深入地阐述了糖尿病诊断流程,综合考量临床症状、静脉血浆葡萄糖值、HbA₁c 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如急性感染、创伤或应激时的血糖评估等。
(2)针对无症状个体,若 HbA₁c 处于 6.0% - 6.4% 区间,新增建议进一步行 OGTT 以明确诊断。
(3)明确 HbA₁c 在糖尿病诊断中的补充地位,同时指出其在血红蛋白病、妊娠等特殊情形下的局限性。
2.2020 年版
(1)主要依赖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 OGTT 2h 血糖诊断糖尿病,对 HbA₁c 诊断标准阐述简略。
(2)仅提及在特定医疗机构,HbA₁c≥6.5% 可作补充诊断标准,未详细说明特殊情况及后续检查建议。
(二)分型分类更新
1.2024 年版
(1)采用 WHO(2019 年)最新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优化特殊类型糖尿病分类,新增如单基因缺陷导致的新生儿糖尿病等类型和亚型。
(2)深入阐释每种类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助力精准诊断与治疗。
2.2020 年版
(1)依据 WHO(1999 年)分型体系,特殊类型糖尿病分类不够细致,部分亚型未单独列出,如线粒体 DNA 突变糖尿病等特点及诊断要点未明确。
三、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
(一)筛查范围扩大
1.2024 年版
(1)拓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范围,新增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者、MASLD 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 AIDS 患者等筛查对象。
(2)细化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筛查标准,明确 BMI 与年龄、性别百分位数关系及合并危险因素情况。
2.2020 年版
(1)筛查对象主要涵盖糖尿病前期史、年龄≥40 岁、BMI≥24kg/m²、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等人群,未涉及新出现的高危因素。
(二)评估内容深化
1.2024 年版
(1)强调全面评估患者,除常规信息和检查外,关注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系统及并发症早期筛查。
(2)具体阐述糖尿病肾病(通过 eGFR 和 UACR 联合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类型患者筛查时机和方法)等并发症筛查建议。
2.2020 年版
(1)评估集中于病史、症状、家族史、血糖、血压等方面,并发症评估不够全面深入,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频率和方法未详细说明。
四、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一)教育理念强调个体化
1.2024 年版
(1)着重糖尿病教育的个体化和精准化,依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因素定制方案,提高教育效果和依从性。
(2)新增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患者的教育策略,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展远程教育。
2.2020 年版
(1)提倡糖尿病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教育,但个体化教育阐述较少,教育方式传统,对远程教育提及不多。
(二)管理模式注重多学科协作
1.2024 年版
(1)突出多学科团队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涵盖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专家,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
(2)强调全程管理,包括诊断、治疗、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康复,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2.2020 年版
(1)虽提及多学科协作理念,但管理模式系统性和全面性欠佳,未详述团队协作机制和工作流程。
五、糖尿病的治疗
(一)治疗策略综合化与个体化并重
1.2024 年版
(1)治疗策略更趋综合,在控糖同时管理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目标和方案。
(2)新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分层评估,依风险层次制定降糖、降压、调脂策略。
2.2020 年版
(1)强调综合治疗,但个性化治疗阐述不够详细,不同心血管风险患者治疗策略区分不明确。
(二)药物治疗进展显著
1.2024 年版
(1)详尽介绍各类降糖药物,新增多种新型降糖药及其临床研究证据,如 GKA、PPAR 泛激动剂等。
(2)更新优化现有药物使用建议,强化 SGLT2i 和 GLP - 1RA 心血管和肾脏保护证据,调整药物剂量和联合用药方案。
2.2020 年版
(1)主要介绍常用降糖药,新型药物提及少,药物治疗方案局限。
六、糖尿病并发症的管理
(一)慢性并发症管理更精细
1.2024 年版
(1)糖尿病肾病管理中,细化筛查和诊断流程,依 eGFR 和 UACR 精准分期并制定治疗策略。
(2)更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引入 AI 筛查和诊断,强调早期干预与定期随访。
(3)明确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措施,新增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4)重视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早期筛查、综合治疗和多学科协作,降低截肢率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2.2020 年版
(1)慢性并发症管理较宽泛,筛查、诊断和治疗细节不如 2024 年版完善,如糖尿病肾病分期不细致,未提及 AI 在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二)急性并发症处理更规范
1.2024 年版
(1)规范 DKA 和 HHS 治疗中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流程及注意事项。
(2)强调急性并发症预防,通过教育、调整治疗方案、处理诱因降低风险,新增特殊情况处理建议。
2.2020 年版
(1)已阐述急性并发症治疗,但处理流程规范性和特殊情况应对不如 2024 年版详细,如补液和胰岛素剂量调整建议不细致。
七、糖尿病相关技术
(一)血糖监测技术优化
1.2024 年版
(1)深入介绍 CGM 技术,新增实时和扫描式 CGM 系统特点及适用情况,强调 TIR 等新指标重要性及控制目标。
(2)细化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时间点和频率推荐,提高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2.2020 年版
(1)主要介绍传统监测方法,CGM 技术应用介绍少,未提及 TIR 等新指标价值。
(二)胰岛素泵技术发展
1.2024 年版
(1)详细介绍新型胰岛素泵(含 CGM 胰岛素泵、混合闭环胰岛素泵等)技术特点和临床优势,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2)更新胰岛素泵设定和剂量调整原则,强调个体化应用于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
2.2020 年版
(1)集中介绍经典胰岛素泵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未涉及新型胰岛素泵技术发展和应用。
八、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一)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1.2024 年版
(1)优化儿童和青少年 T2DM 诊断流程,综合多因素提高诊断准确性。
(2)详细阐述 T2DM 患儿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制定个性化治疗目标,关注生长发育影响。
2.2020 年版
(1)侧重 T1DM 介绍,T2DM 诊断和治疗不够详细系统,综合考量因素阐述少,个性化治疗方案不完善。
(二)老年糖尿病
1.2024 年版
(1)进一步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评估重要性,新增老年综合征评估内容。
(2)根据健康状况分层制定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目标和治疗建议,加强低血糖风险管理。
2.2020 年版
(1)认识到老年糖尿病特点和管理复杂性,但综合评估全面性和治疗分层细化程度不足,对老年综合征评估重视不够。
(三)妊娠期糖尿病
1.2024 年版
(1)更新妊娠期高血糖分类和诊断标准,强调孕前管理,包括血糖控制、药物调整、并发症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
(2)完善妊娠期高血糖综合管理,新增孕期体重管理、降压治疗和低血糖预防建议。
2.2020 年版
(1)管理内容相对较少,分类、诊断标准和管理措施全面性和细致程度与 2024 年版有差距,孕前管理重视不足。
九、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一)糖尿病与感染
1.2024 年版
(1)详细解析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机制,包括高血糖、免疫功能受损、微血管病变影响等。
(2)针对不同类型感染提供针对性预防和治疗建议,强调预防感染措施。
2.2020 年版
(1)提及易并发感染,但感染机制阐述和防治措施详细程度不如 2024 年版,针对性建议少。
(二)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1.2024 年版
(1)深入探讨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相互影响机制,新增口腔卫生维护等防治具体内容。
2.2020 年版
(1)主要介绍糖尿病导致口腔疾病类型及一般防治方法,机制探讨和防治措施细化不足。
(三)糖尿病与精神心理问题
1.2024 年版
(1)强调心理健康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原则,纳入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
(2)新增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影响及共病治疗平衡内容,强调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2.2020 年版
(1)提及精神心理问题,但心理干预措施和共病治疗全面性不如 2024 年版,对抗抑郁药物介绍简单。
十、代谢综合征
(一)2024 年版
1.细化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强调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管理代谢组分。
2.新增长期随访和监测建议,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二)2020 年版
1.介绍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但在标准细化、干预措施细节和长期管理方面不如 2024 年版完善。
十一、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一)2024 年版
1.新增多种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阐述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
2.更新扩充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循证证据,纳入高质量临床研究成果。
3.新增中医特色疗法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介绍。
(二)2020 年版
1.对糖尿病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介绍,但治疗方案多样性、循证证据丰富程度和特色疗法应用有限。
十二、附录内容
(一)2024 年版
1.在常用名词术语英文缩略语释义部分,新增糖尿病研究前沿术语缩写。
2.更新常用降糖药、胰岛素、降压药和调脂药附录内容,补充新上市药物信息。
3.新增糖尿病并发症诊断和监测相关指标及参考值,优化部分指标换算系数。
(二)2020 年版
1.附录内容基础,无法满足最新临床和研究需求,缺乏新型药物和新指标介绍。
十三、整体结构与语言表达
(一)2024 年版
1.整体结构清晰,各章节逻辑紧密,如糖尿病治疗章节按治疗原则、目标、方法展开,并发症管理按急性和慢性分类阐述。
2.语言表达简洁明了,用形象比喻和图示解释新型降糖药物作用机制,通俗易懂。
(二)2020 年版
1.结构涵盖糖尿病防治主要方面,但逻辑连贯性和系统性稍逊,部分章节过渡不自然。
2.语言表达专业生硬,对非内分泌专业读者理解有一定难度。
通过以上更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为糖尿病防治领域提供了更全面、精准和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END
欢迎关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