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DA2025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系列(七)——儿童与青少年

文摘   健康   2025-01-27 18:02   天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糖尿病正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2025 年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护理标准》,为这一特殊群体的糖尿病管理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这一标准不仅考虑到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的独特性,还结合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旨在为他们提供最佳的糖尿病护理方案,减少糖尿病对成长发育的长期影响。

一、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管理的独特性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管理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在流行病学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且某些类型的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糖尿病的发生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生长迟缓、性发育异常等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群体的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儿科医生、糖尿病教育者、营养师、心理医生等。

二、1 型糖尿病的管理策略

1.综合管理模式

对于 1 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综合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专业团队的护理不可或缺,团队成员应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专家,他们负责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我管理技能,如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注射技巧等。营养治疗师则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生长发育,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维持血糖稳定。身体活动指导师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在运动前后,需要特别注意血糖的监测和调整胰岛素剂量,以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心理健康护理也不容忽视,糖尿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青少年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医生通过心理疏导、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挑战。

2.血糖监测与控制

血糖监测是 1 型糖尿病管理的核心环节。建议患者多次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实时或间歇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血糖信息,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对于胰岛素治疗,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胰岛素泵或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糖化血红蛋白(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对于儿童和青少年 1 型糖尿病患者,A1C 目标应个体化。一般来说,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尽可能将 A1C 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也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程、生活方式等因素。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低血糖风险较高,A1C 目标可适当放宽;而对于病程较长、血糖控制较好的青少年,可将 A1C 目标设定得更为严格。

3.并发症管理

1 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乳糜泻、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需要定期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筛查。对于甲状腺疾病,可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T4)等,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乳糜泻的筛查则可通过血清学检测和小肠活检等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应关注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1 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密切观察,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2 型糖尿病的管理要点

1.筛查与诊断

2 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于青春期或 10 岁以上超重、肥胖且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青少年,应进行糖尿病风险筛查。风险因素包括家族糖尿病史、高血压、高血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与 1 型糖尿病进行区分。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 1 型糖尿病患者则是胰岛素绝对缺乏。

2.综合管理措施

对于 2 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综合管理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支持。生活方式管理是基础,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饮食方面,应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控制体重增长

运动方面,建议每天进行至少 6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久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

心理社会支持同样重要,2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体型、疾病等因素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心理医生和家长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积极配合治疗。

3.并发症管理

2 型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应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如果血压仍未达标,则需考虑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肾病的筛查主要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早期发现肾病后,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减少蛋白尿等。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则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可有效预防失明的发生。

对于一些严重肥胖且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代谢手术。但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专业团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四、其他重要问题

1.儿童糖尿病中的物质使用

在青少年中,烟草、电子烟、酒精和大麻的使用较为常见。这些物质的使用会对糖尿病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护理团队应定期对青少年进行这些物质使用的筛查,了解他们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青少年存在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劝阻和干预。通过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这些物质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对糖尿病病情的影响。同时,可提供相应的戒烟、戒酒等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戒除不良习惯。

2.护理过渡问题

随着青少年逐渐成年,糖尿病护理需要从儿科向成人护理过渡。这一过程需要精心规划,以确保患者能够持续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糖尿病护理团队应为青少年制定详细的过渡计划,明确过渡的时间节点和步骤。在过渡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应提供全面的支持。儿科医生与成人专科医生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接患者的病情资料和治疗情况。同时,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成人护理的特点和要求,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医疗环境。此外,还应关注患者在过渡期间的心理健康。这一时期,患者可能会面临身份转变、医疗系统变化等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医生应及时介入,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总之,《2025 年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护理标准》为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实施个性化的综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关注物质使用、护理过渡等问题,为患者的健康成长和长期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能够充分了解这些标准,共同努力,为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创造更好的未来。


    


本期公众号责编:高倩
本期公众号校对:王连弟
本期公众号审核:李竹


-END-


欢迎关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不仅是一本有着40余年历史的学术杂志,是一个让医者捕捉更多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信息的平台,是一个让医者学习如何做科学研究的平台,更像是一个标记中国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进展的符号,正在书写新时代内分泌学的波澜壮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