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听李校长从林州一中学习归来的二次培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林中成功的经验——“结果导向,过程落地。敬畏规则,深度学习”让我感触颇深。这简短十六字,堪称当今提升教学成绩的精髓。于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而言,教育教学成绩是生存之基,无论何种理念和模式都绕不开它。
然而,我校一次严谨的教学常规检查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小部分教师背离“十六字”方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结果导向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结果导向是教育教学的关键之“势”。我校自高三高复起,为 2025 届高考制定“168268”工程目标,并细化到各级部、班级和学生个人,实现“人人有目标”。可实际备考中,有少数班主任和教师却将目标忘却,教学泛泛,缺乏针对性和提升举措,与结果导向背道而驰。
二、过程落地
值得欣慰的是,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深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明白过程落地的重要性。他们在备考过程中,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关注细节,从课堂到自习严格把关质量。他们以林州一中为榜样,通过任务驱动、限时训练等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精准备考意识,这才有了学校如今的发展规模和良好势头。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少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问题严重。备课敷衍,有些教师抛弃教材,钻研教材浅尝辄止,教学目标模糊、重难点不明、教学设计粗糙、方法陈旧,忽略学生个体差异。作业应付问题突出,布置作业不考虑学生实际和知识掌握程度,毫无针对性和层次性。批改作业时只看对错,不理会学生解题思路和思维过程,也不依据作业反馈改进教学,甚至只布置不批阅,无法实现了解学情和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些问题致使课堂教学随意无序,培优辅差形式化,阻碍教学质量提升。
三、敬畏规则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规则是教育者的必备素养。教师需敬畏学校纪律和制度、学生及家庭的期望、学校要求和课堂的神圣严谨。老师心怀敬畏,才能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我校精心编制《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引导教师落实常规,担起责任,办好教育。但个别教师毫无敬畏之心,漠视制度纪律,破坏教学秩序。
四、深度学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度学习是教育教学核心。备考中,教师和学生都需深度学习。教师深入钻研课标高考和教材教法,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本质;学生深度学习,才能在新高考环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高阶思维。但当前教学中浅尝辄止、囫囵吞枣现象普遍,与新时代、新高考要求不符。
当前,部分民办教育中层管理者和教师存在和稀泥心理,当好好先生,忽视教育教学本质规律,部分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敷衍工作。解决这些问题,办学者要有大格局和魄力,遵循教育之道,破除教育积弊,加强引导和监督,落实制度,明确教师责任和目标。教师自身要提高认识,敬畏教育事业,践行教育教学“十六字”方针,认真对待教学各环节,为学生成长发展负责,提升教学质量,让教育回归正轨,保障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