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用控制饮食?研究发现:老人饭量越小,寿命越短,是真的吗
民生
2024-11-09 07:01
山东
家里的老爷子张大爷今年75岁了,前两天一大早,就带着他的孙子张小宝去菜市场逛了一圈,回家后满面红光地开始准备午饭。张大爷炒了几个小菜,还蒸了点米饭,结果还没坐下吃,小宝的爸妈就回来了。看着父亲和儿子面前满满一大碗饭,儿媳妇小李赶忙走上前劝说:“爸,您年纪大了,饭不能吃太多,您看网上都说,老年人要少食多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张大爷一听,摆了摆手,“我这么多年都这么吃的,这饭量嘛,哪能说减少就减少?”一旁的张小宝也嚷着,“爷爷才不要少吃呢!多吃饭身体才棒!”张大爷笑了笑,顺手给孙子夹了口菜,然后说道:“我知道啊,饭量也不能太多太少。可吃饭这事儿,适量才是最重要的。”他一边说一边夹了一大筷子菜给自己,接着说道:“咱老百姓讲究个‘七分饱’,年纪大了也不能完全亏着自己。”小李见劝不动父亲,打算再查查资料看看,老人到底该不该控制饭量……一、老年人饭量越小越好?
近年来,“少食多餐”“控制饭量”等观念成为一些老人们的饮食指南,似乎饭量少了才更健康。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并非饭量越小越好,过度减少饮食反而会影响健康和寿命。老年人进入晚年后,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减弱,肌肉流失也开始增加,许多人的胃口会自然减小。如果人为地减少饭量,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身体的各种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加拿大医学专家指出,老年人的营养需求相较年轻人并不降低,反而因衰老增加了某些特定的营养需求,如蛋白质、维生素B群、维生素D等。因此,过度限制饭量,反而可能会因营养不足导致健康下滑。二、吃得越少寿命越短?
张大爷的饭量让人担心,但其实,适度的饭量和营养均衡才是关键。饭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老年人身体的正常运作,而适量的饭量可以帮助保持肌肉质量、提高免疫力,并维持更健康的体重。研究发现,老年人应遵循“七分饱”原则,即每顿饭吃到感到轻微满足但不过饱,既能让身体获得所需的营养,又不会因过度饱腹而导致负担。例如,一项关于日本百岁老人的研究显示,保持适当饭量和营养均衡是长寿的共同特征。这些老人并没有刻意控制饭量,而是根据身体的需求合理进食,保持日常的适量活动,体重指数(BMI)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这一发现也支持了“适量饮食”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衰老的观点。三、老年人如何判断“适量”?
判断老年人饭量是否合适并不只是看饭量大小,更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老年人的体重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过度的体重下降可能暗示饮食量不足,而体重增加则需控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老年人的饮食中应包含丰富的蛋白质、优质脂肪、复合碳水化合物以及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选择蛋类、鱼类、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搭配各种蔬菜和粗粮。老年人肌肉量的减少是普遍现象,但若摄入充足蛋白质并配合适度运动,有助于减缓肌肉流失。老年人可以通过握力、起立等小测验评估肌肉力量,这些小细节能帮助判断身体是否摄入足够营养。如果老年人饭量适中,情绪通常更为稳定,对生活的热情也较高,这也是一个健康饮食的间接信号。四、合理饭量有助长寿
关于老年饮食的“黄金守则”,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每餐吃到七分饱,避免因为吃得过多而导致消化不良、胀气等问题,也能避免因吃得过少而营养不足。在选择食物时,要注重丰富多样的营养来源,特别是优质蛋白、粗粮、果蔬、坚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老年人对水的需求量可能降低,但仍需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避免便秘和脱水。饮食要定时定量,有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功能的维持。营养专家指出,保持适量饭量,避免无节制的控制饮食,能帮助老人维持健康的体态和精神状态。这一“适量饮食”原则不仅能帮助身体保持营养供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营养流失和代谢问题的发生。五、常见误区
许多老年人容易误解“少吃多活”的概念,认为“少吃”意味着减少摄入食物的量。然而,“少吃”并不等于“饥饿”或“营养不良”。实际上,适度饮食的本质是满足身体的需求,而非让身体“挨饿”。有些老人因误解少吃的原则而导致营养流失,甚至因营养不足而生病。对于老年人而言,饮食的重心应该放在营养的均衡与饭量的适度,而非单纯减少食量。总的来说,老年人饮食并不是饭量越小越好。健康长寿的关键在于适量饮食,既要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不过度消耗体能。
张大爷和小李的对话也提醒我们,老年人不必过度控制饭量,而应根据个人的身体需求、体重和健康状况来合理调整饮食。适当的饭量能帮助老人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让生活充满活力,也让家人更加安心。食物是人体能量和营养的来源,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保持适量饮食、均衡营养,才是维持健康的最佳之道。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