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在我心中的一首歌
——观肖培东老师《我的白鸽》有感
最近我有幸在网上观看了肖培东老师在2024年9月29日第四批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广州)第六次研修活动中开设的《我的白鸽》一课,再次被肖老师课堂艺术魅力深深折服。一节课犹如一首悠扬的
歌,肖老师带领学生在歌声中轻舞飞扬。
一、歌声悠扬,读是主旋律
肖老师的课总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总是以浅浅的导入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深处,走进作者心中。肖老师的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不可复制的艺术。
1.课堂上的朗读贯穿始终。在肖老师的课堂上,读不是点缀,读不是形式,读是教学方法,读是学习方法,学生更是在朗读中得到一种自我展示的成就感。所以肖老师的课堂如同施了魔法一样,无论什么状态,什么基础的学生在课堂上总能超常发挥。据组织者说:“今天上午肖培东老师来我校执教七年级上册新课文《我的白鸽》。肖老师是教育界的大佬,我敬仰久之。为表达我对他的敬意,特别恶趣味地为他安排了我们年级基础特别薄弱的一个班,名师嘛,就应该如同名医一样,只有去治重症者,才更能显示出水平。”但如果不是看到这段话,我根本就看不出这是基础薄弱的班级,虽然一开始课堂有些沉闷,但是肖老师的齐读、领读很快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学生也慢慢朗读更加流畅,思考更加深入,全然看不出薄弱班级孩子眼神游离、状态不佳。不仅如此课堂上的朗读还是一种思维的深入。因为肖老师的课堂,读并不只是单纯的朗读,而是深入文字里的朗读,带着问题意识的朗读,提升思维的朗读。
如读白鸽出生时的丑陋,学生读完后,肖老师追问:“为什么脑袋光溜溜的?”
生:突出脑袋的光滑。
师:那肉翅为什么是“光秃秃”的?
生:刚出生,所以脑袋光滑。
师:肉翅相比脑袋是光光秃秃,请比较“光溜溜”和“光秃秃”,再看白鸽子的嘴又长又粗,为什么这样?
生:因为刚出生,还没有长好,不协调。
师:鸽子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生:眯着的。
师:作者生动地写出了它的丑陋,为什么要写这么细致?
生:因为更能突出长大后美丽的样子。
生:我觉得为下文四只鸽子飞翔的样子作对比,铺垫。
师:每个生命,都是由丑走向美丽。这是生命成长的历程。先写丑,也写出了作者的期待,我们看第16段写美,本真之美。我们齐读16段:两只鸽子的本真之美。
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不仅读出了鸽子的丑陋,而且还比较出了“光溜溜”和“光秃秃”的不同部位的特点,这样的朗读不仅在读文字,还在读写作手法,读作者情感。
2.课堂上的朗读形式多样,从不担心单调,有一开始齐读标题,再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含有标题的指读,再找出描写的白鸽的文字时,肖老师经过课堂中对学情的摸底,他果断采用了领读的方式,这既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引领,学生在肖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汲取了力量,胆量也变得大起来,发言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而对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在研读最后一段时,无论是读动词还是读语句,竟读了8次之多,其中有齐读、指名读,全体读,由于一个同学读得声音小而反复读,学生在朗读中不但对文本更加熟悉,也对作者的情感愈加深入。
在研读学案、梳理作者与白鸽相处过程中及心绪的变化环节,本次朗读有15次之多,读第三段的相关语句;读第四段的相关语句;读句子中的关键词;老师领读,学生接读;读完后再读……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面上都是含笑的,也许这就是肖老师课堂的魅力吧。
二、歌声婉转,过渡自然
肖老师的课总觉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开头由齐读标题《我的白鸽》,再慢慢寻找含有“我的白鸽”的句子,自然过渡到课文最后一段“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向过来......”接着分析白鸽飞翔的动作,并分析隐含的意义,再而得出结论,说明“我”与白鸽感情变化的过程,越来越发觉作者对白鸽的爱意渐浓,情感深厚。由此过渡到“研讨学案,梳理作者与白鸽相处的过程及心绪变化”,这样的过渡毫无违和感,尽享丝滑,学生也自然不觉得突兀。虽然是填表格,但此环节光阅读就达15处之多。在课件展示学案结果的时候,肖老师再次领读,尤其是让学生梳理文章中“我”心绪的变化,由初见幼鸽时的丑陋到再见白鸽的本真之美的惊诧,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在这个环节中,肖老师追问学生“我的世界就是白鸽”如何理解?在肖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我的世界,因为白鸽,没有肮脏”肖老师顺势说,“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从人与鸟的关系当中去思考”,接着让学生打开课本129页,单元学习任务三:“在记叙时,不要只从动物一方面来写,而要注意扣住人与动物这两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启发学生不仅要关注一篇文章的写作和情感,更要从单元要求出发,宏观看待,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框架,而这样的过渡不仅自然,更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肖老师的课总是留给我太多的启发和思考,回响不绝于耳。《我的白鸽》是今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最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如何备课呢?如何上课呢?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肖老师的一课给我很多启发,这正如他在《备课,我们该想些什么》一文中说的那样:“一、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三、这是写什么的文章;四、这是怎样写出来的文章;五、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这个位置;六、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重要语段或句子是哪几个;七、思考当下为什么要教这篇文章;八、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或不能读懂的可能是什么;九、教材提供了哪些助学资源”,这既是肖老师归纳的非常著名的“肖九条”,也是肖老师积极践行的准则。
《我的白鸽》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一篇散文《告别白鸽》的删减版,同时也是作者一本散文集的名字,可见白鸽对作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饲养白鸽的那段时间正是作者创作巨著《白鹿原》的关键时期,所以作者对白鸽的感情绝不仅仅只是饲养的关系,更多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呵护,对白鸽生命的珍视,对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思考。肖老师早就敏感的捕捉到这一点,所以他的整节课把重点放在了梳理作者与白鸽相处的过程及心绪变化。只是肖老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通过朗读逐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逐渐深入,也体会到白鸽对“我”由陌生到信任的过程。只是在梳理的过程中,肖老师巧妙的穿插了学生自己读不懂的句子,如“我的世界就是白鸽”,在反复的朗读和反复启发下,学生渐入佳境,他们也慢慢可以回答出“世界在作者的眼睛中没有肮脏”“白鸽净化心灵,带给他诗意”“作者对追求人与动物关系的向往”“我的世界,因为白鸽,没有肮脏”等精彩的发言。
肖老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他始终都不是狭隘地只是针对一节课,而是把这一节课放在一个单元,甚至是一册书里带领学生学习和思考,《我的白鸽》也不例外。尤其是课堂的最后环节,让学生打开课本的129页单元学习任务三:“在记叙时,不要只从动物一方面来写,而要注意扣住人与动物这两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这正好是助学资源,但肖老师巧妙的把其中的“记叙”换成“阅读”,再让学生齐声朗读。这其实也是在教学生对于助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更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仅记叙写作时,注意扣住人和动物这两个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其实阅读也一样。
肖培东老师《我的白鸽》这一课就像一首回荡在我心中的歌,给我启发,给我警醒和鞭策,面对新教材、新教学、新评价我也该做出一些思考和改变了。
赵米英,淮安市一名普通语文老师。
个人公众号:香如故的世界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