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五晚上跟两波朋友碰面吃饭聊天,有人想离婚,有人想结婚,各有各的苦涩和烦恼,最终都回到如何赚到更多的钱上。都是对生活和事业有追求的人,于是才有了烦恼,被理解的、不被理解的烦恼,那些烦恼也都具象,无非是人间故事。
都是三十来岁的人。
那些聊着宇宙和风月的年轻人们,都回到了现实里,赚钱能力几乎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衡量,有理想和意义感的人越来越少。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大家都是想在生命里做成一些事情的人,为自己留下痕迹,从而获得财富的人。
小时候的自己可能以为自己的三十岁是尘埃落定的年纪吧。结婚了,该有小孩了,事业明朗了。现实呢?我如今依旧单身,事业在重新部署,一切都变得不确定起来。
三十岁好像确实有什么东西开始发生变化了。
那些放弃了生孩子这个念头的人总是更自由,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纵眼当下,看似有很多选择,可结可不结,可生可不生,但反而会因为太多选择和内心的迷茫,以及周遭无法统一的声音陷入焦虑。
人总是在试图逃避命运的路上遇见自己的命运。
大多数人不论性别,只要到了三十岁,多少都焦虑着。就好像他们身上挂着隐形的锣似的,路过的人看了都会忍不住敲打两下,“笃笃———咣咣”,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但平静的人生大道上总是充满震耳欲聋的回响。
仔细想想,困扰我十几年的不过是我这入世又出世的个性,说不了场面话的自己,也有玲珑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我cynical,我批判,我自我矛盾也自我批判,但最终还是能找到爱自己的理由,自我圆满。
无所谓社会规训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中年危机对我的影响。但我这人有点好,就是心态好,或者说我转化自身能量的方式有很多,所以才有能量来书写。
回归书写,写你,写我,写我们的烦恼,一起度。
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自己的表达,我好像真的来到自己人生的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我不想要有任何挑动情绪的表达,尽可能保留真诚的方式,竟然是不写,因为我也没有答案之书。
我迷茫,但我也充满希望,所有的矛盾在都我身上发生,我是被这些矛盾裂变出来的我,生命也因为如此而变得有趣。
30s is not the new 20s.
面对现实。
☕️
PART. 01 / MIDLIFE CRISIS
中年危机| 是条神秘的“微笑”曲线
某天读到《经济学人》一篇题为《生命的U型弯:为什么中年之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快乐》的文章,才总算确认,中年危机的存在是真的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对中年的生活有所不满,但之后也会更快乐。
按年龄划分的全球平均生活满意度
Source: 《The Happiness Curve: Why Life Gets Better After 50 by Jonathan Rauch》
就像上面的这张图所示。30岁到50岁的曲线一路下滑,但50岁之后反倒会回升。
不止经济学家,根据心理学家、神经学家和其他人的研究,U型幸福曲线是真实存在的。它在许多文化和国家中都可以观察到,甚至在对收入、性别、教育、就业、婚姻和健康等进行筛选后仍然存在(美国记者 Jonathan Rauch 补充道)。
不排除小部分例外,但这条和蒙娜丽莎一样神秘的“微笑”曲线,的确更接近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路径。
究其原因,三十多岁通常是我们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提出质疑的时候,也是我们由此产生失望的时候。
如果说二十出头时我们的职场弹幕写的是“公司是我家,我要为事业奉献一切”,到了三十岁可能就成了“好想提前退休,去过我想过的生活”。
成长不就是,我们越来越能清晰地望见自己能力、资源、背景综合起来所能够到的顶点。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叫嚷着要“长大后掌控自己命运”的小姑娘,也终于活成了一个疲惫、世故、却又无可奈何的普通人。
德国经济学家 Hannes Schwandt 等研究人员将这种下降解释为,预期与现实不匹配。当我们三十多岁时,对生活满意度的期望会变得更加苛刻,对成功的定义也更加狭窄。
部分原因可以用经济学家所说的“享乐跑步机”来说明。当我们把自我价值建立在金钱、权力和声誉上,到头来只会忙于从一个目标奔向下一个目标。但不论跑多快,都无法抵达终点。
我们被困在虚妄里,却误以为只要再跑快点,就能获得自由。
客观环境影响当然也是有的。记得许知远采访韩裔日本作家姜尚中,姜尚中谈起现代人普遍的、层出不穷的烦恼:
「我上学时以为,如果韩国和日本一样富裕,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我之后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现在的韩国就像日本一样,出现了很多社会病态现象:自杀率高、个人身份认同出现问题……用复杂一点的词来说,就是“失范”,即道德沦丧,“烦恼”成了新的关键词。」
PART. 02 / MIDLIFE CRISIS
中年危机| 如何度过容易感到“失败”的30+
记得有一次去杭州法喜寺,刚拜会完菩萨,抬眼就看见出口的山门牌坊匾额上赫然写着“莫向外求”四个大字。也不知是劝诫还是讽刺。
每一个看似沉默平静的普通人,心里都藏着汹涌跌宕的风浪。
所以佛陀说,众生皆苦。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寺庙里都挤满了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个个满脸虔诚地在求着财运、健康、姻缘或解脱......难道这些真实的困顿,是一句“莫向外求”就能改变的吗?
直到某天听到心理科普作家 Steve 在播客里说,“任何外力想要影响你的命运,一定得过你自己那一关”。
慢慢地,好像才理解了它的意思。
人不过是在找the meaning of life,life's work(生命之业),终于有点年纪才开始意识到20多岁在乎的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却还求而不得,于是感到危机,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好事,因为这种意识的摩擦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反正我差不多想通了,最近发现我都I人变E了。
我的书房
视之为正常
将低谷视之为正常。
即从30~50岁,感觉焦虑、与社会缺乏链接、看不到工作的意义、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这种状态很正常,不止你我,任何优秀的人都会遇到,因为生活满意度本来就是呈现U型。
它并不是一种“失败”,只是一种正常的发展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倾向于追求稳定,但“追求稳定有时会让我们让渡自我的主体性,甘愿做满足工作需求、关系需求的工具”。
所以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觉,不委屈自己,拒绝不想要的,也懂得什么是重要的。可以是成家立业,但设立新目标要实际。可以是保持独身,但要多花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周围的环境很重要,看山看水看世界很重要。
办公室女孩蔡蔡,在旅行期间遇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看起来50来岁,满头乌发,腰板挺直,精气神极佳,跟着旅行团特种兵式旅行竟然也未见明显的疲色。后来闲聊才知道,老先生竟然已经83岁了,向他请教保养秘籍,旁边的阿姨热心地凑上来插话,说他主要是善良和心态好。
善良,意味着为人宽厚,遇事少计较。
心态好,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充沛的应对短期困境的心力。习惯性陷入情绪的人很难意识到人生是场长期的赛跑。
将低谷视之为正常,保持善良和好心态,人生长着呢。
打破自我批评
Breaking down self-criticism.
我是特别容易自我批评的人。
但我发现批评的意义不在于批评本身,在于创造一个更好的方案出来。
我们总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树立好形象,所以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分享的都是积极美好的一面。时间长了,自己看人家,也常常对别人100%的美好生活信以为真。
谁家新买了大房子,谁又生了大胖小子,就好像人是赚钱或生育的机器,不是物化他人,就是贬低自己,相互攀比造成的身份焦虑是造成中年挫败感极大诱因。
“不是每个芭比都需要成为女强人”。
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富足不能比较、高质量的情感关系不能比较、主观的幸福程度也不能比较,忽略了这些不可量化的维度,便是将幸福的手段错当成了目的。
成长的另一面,是学会自我肯定。
一如杜素娟教授在《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一书中所说:
「什么叫成长?我们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你要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去完善它;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好。很多年轻人就像奥赛罗一样,这件工作一点儿都没做过,从来没有去发现过自己的好,只知道自己哪里不好,而且对此耿耿于怀。」
为了做到这点,减少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是个简单易行的法子。
活在当下
Live in the moment.
之前在B站刷到一个名叫《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科技发展有点太快了吗》的视频,很简陋的动画,配上三分多钟的吐槽,竟然有高达600多万的播放量。
印象很深的是视频里UP主犀利又饱含无奈的吐槽:马斯克承诺2026年人类会上火星,我家政府承诺2026年会通地铁,我经常觉得我们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思考了很久,觉得视频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创作者精准捕捉到了大众的情绪,一种普遍的、对于未知的恐慌。
运动、正念、冥想、亲近自然等一切让人关注当下的方式,都有助于我们拥抱生活,获得宁静。
分享你的困境
Share your dilemma.
姜尚中的《烦恼力》里有个观点,文明越发展,人们的孤独感就越强烈。
想到《Beef》里的Amy,Amy接受采访时话里话外不曾提到过她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孤独和压抑,而是顺着主流的期待,塑造了一个大众想象的超人女性形象。
记得当时看剧的时候,屏幕里Amy的笑脸越是看起来阳光灿烂,越让我不停冒出“高处不胜寒”的想法。因为这些人推动了国家的富强,所以他们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但他们越是维护主流,不暴露自己的脆弱面,同时也越容易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孤独是非常反人性的。要打破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与人相交,秘诀在于学会分享。
虽然没有人希望向别人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但独自一人经历困境无疑是最糟糕的方式。其实真的遇到困难了,找家人或朋友倾诉,也许一顿夜宵、几瓶啤酒就搞定了。
尤其是找更为年长的、经历过曲线的人倾诉,有些事儿不是事儿,是事儿的也会过去,时间无情会冲淡一切。
警惕剧烈的变化
Be alert for drastic changes.
警惕“赶紧让这一切结束吧”的想法,这很可能让我们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
即便要做出改变,也要确保改变是顺其自然的,而非为了改变而刻意违背内心去改变,导致一切越来越糟的。
寻找你的压舱石
Finding your ballast.
很喜欢《命运》里压舱石的意象,每个人的人心里都有一片不停翻滚的海,而情绪是其中翻滚的浪,我们的魂灵如果没有被像压舱石一样的东西压住,就会被翻滚的浪头拖向海底深处。
压舱石之于魂灵,就是泥沼里熊熊燃烧的火,黑暗中生生不息的光。
有人的压舱石是某个具体的生命,有人的压舱石是某个不被理解梦想。
像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的一位98岁的南京图书馆退休专家,一辈子做善本修复,他的压舱石就是每一天都能把《黄丕烈题跋集》做完一点点。这位期颐之年的老人家面对镜头时,眼睛里仍然有光。
其实压舱石是什么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这块大石头,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世俗标准的时候不受别人影响。
人要有可以维持一生的爱好,一个可以滋养生命,有质量度过时间的爱好。效率被高估了,闲暇被大大低估,我们不是被拥有什么而塑造,我们是被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而塑造。
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课题。即使别人认为我们不够成功,但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压舱石下积累了怎样的东西,知道自己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够了。他们不是我们,不清楚我们身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所以才只看到表面。但这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清楚“向往的生活”长什么样,并愿意为之全力以赴。
活在自己的时区,永远都准时。
“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雨中起舞“,很简单的道理,随处可见的一句话,但配合你的心境,却能突然让你释然,自己当下应该如何找到力量和支点。
这几年“躺平”的声音一直层出不穷,发声的并不是真的要躺平的,而是抒发情绪,因为真躺平的人早已沉默,其他人不会听见。很多说着“躺平”的人,其实都在以区别于世俗成功的定义,探索生活的真相。
我的女性朋友A,30岁未婚,决定先生孩子。女性朋友B,20多岁时不论工作还是感情一直在试错,30岁后一边直播一边考研,还在寻找人生方向。男性朋友C,在30岁出头的年纪辞去国企的工作,艰辛创业,积极相亲。
他们活在真实的生命里,自己的时区里,因为别无去处。
生命很长,做个长期主义者,三十岁生命才开始不久。感到任何一种危机和焦虑都好,不被年龄捆绑,但也别忽视年龄带给人的影响,鸡汤虽好,喝多了也是要上火的。人都是差不多的人,情绪都是差不多的情绪,际遇有不同,但最能让人各异的是处理问题和生命的意识和思维。
鸡汤和味精汤可能都是同一碗,但每个人喝到的东西不同。
“保持乐观,相当于增加25点智商”,这是来自凯文·凯利的人生建议,无处论证,但我特别相信。
最后分享《返老还童》里的一句台词,送给我们自己——
做你想做的人,
这件事,没有时间的限制。
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
我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