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复盘|利率防风险和宽货币的权衡

财富   财经   2024-12-30 08:23   北京  

明明  周成华  丘远航  赵诣

本周资金面稳健宽松,长债利率下行斜率放缓。央行加大对利率风险的关注,但监管措施并未持续加码,叠加MLF大幅回笼后资金未明显收紧,市场情绪逐步稳定。短期需关注央行对利率防风险和宽货币目标的权衡,长期“适度宽松”仍是主基调,未来降准等总量工具仍有空间,而利率或延续震荡下行趋势。


央行对利率风险关注抬升,长债利率震荡后下行。


本周利率下行斜率有所放缓,周一《21世纪经济报》报道称首批债市违法违规处罚名单确定,严监管预期发酵,长债利率先下后上。周中伴随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到“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和MLF天量回笼,长债利率两度低开高走。不过下半周监管措施并未加码,周五长债利率震荡走强。



MLF天量回笼后,关注12月买断式回购操作背后央行对宽货币、防风险目标的权衡。


12月MLF大幅净回笼11500亿元,而市场对续作当日降准置换MLF的预期并未兑现。虽然MLF净回笼形成较大中长期流动性缺口,但存单和资金利率均相对平稳;需关注12月底公布的买断式逆回购投放量,若较多抵消MLF回笼影响,则流动性充裕优先级更高;反之稳利率目标或占上风。



“适度宽松”仍是主基调,长期宽货币立场不变,短期来看降准仍可期待。


每日经济网报道称央行约谈部分债市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央行对债市低利率风险更加关注。短期防风险和宽货币目标的权衡或限制总量工具使用。考虑到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年度视角下的宽松取向大概率延续。我们预计降准等总量工具将在资金面出现明显收紧趋势后滞后投入使用,避免推升债市杠杆。



关注节前资金压力,以及明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的落地。


12月底临近资金跨季和流动性监管考核,但资金情绪相对稳定,资金利率整体维持在逆回购利率附近。往后看,资金面主要风险或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春节临近而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第二,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陆续落地,化债诉求下需关注发行节奏,第三,若利率延续快速走低,央行可能会通过收紧流动性来干预债市预期。



短期风险仍然是潜在监管干预措施,利率可能呈现震荡下行趋势。


伴随央行更多关注利率风险和监管机构处置违规行为,本周利率下行放缓,下半周债市监管未加码,MLF大幅回笼后资金未明显收紧,周五利率再度下探-走强。长债利率呈现出监管加力则小幅回调,监管暂歇增量后再度下行的震荡走强模式已较为明确,除非监管明显超预期,否则市场学习效应下利率可能延续震荡下行。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超预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超预期;信用违约事件频发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2月29日发布的《每周债市复盘20241229—利率防风险和宽货币的权衡》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