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我回来了!
本打算元旦后更新,好歹过完2024年。但今天早晨起来,准备给儿子做早餐的时候,打开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是他语文老师发过来的—老师修改后的儿子的作文,时间是五点三十五分。
我很感动,也很受鼓舞,能遇到这么负责的老师,是儿子的福气。这位老师常年坚持4点起床,读书、批改学生作业,保证全班54位孩子的每一项作业,保质保量地通过。
即便是她明年就退休,也还不懈怠,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她从小学老师,做到重点中学校长,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四点准时起床。
同样是人,都是两个肩膀顶着颗脑袋,怎么就能活出这么大差距来?
不是别的,是自律,是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己去履行。一天,两天看不出结果,常年累月,将带来巨大差距。
2024年,我过得异常艰苦,不是物质和金钱上,反倒在这方面,一年就提高了将近三分之一。
而是那种精力上的拉扯,特别是工作上、项目推动上出现瓶颈,反反复复地折腾,不断尝试,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前天加班搞到第七次。都说再而衰,三而竭,搞到七八次,我的脸皮真的练得老厚了。
再加上俩儿子在学习上,都到升学择校的阶段,看着孩子们早出晚归,挑灯夜战,我内心又心疼又欣慰,也许就是这份吃苦精神,才是他们以后过好日子的本钱。
今天的持续压力,我也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抗压能力是如何提高的?
别说我总算摸到点门道,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来。
一.问题来了,还原它的真实面貌。
问问自己,出现的最坏影响是什么?影响到哪些部门,哪些人?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是物质上的损失,还是精神上的压力?
把这些问题和答案,白纸黑字写到笔记本上,就相当于把背在身上的负荷卸下来,压在心里的石头搬开,把缠绕在脑袋里的思绪理清楚。
二.把接下来能做的,不能做的,列出来。
能做的列计划来,不能做的需要找机会,找资源的向上汇报。
尽管解决问题,主要还得靠自己,但是能借力的,还是要懂得借力。
三.要做好课题分离,这是精力管理,信心恢复的前提。
就是把事情跟人分开,把暂时的失败与能力分开,把事情没有不完美解决与是否尽责分开,把孩子的成绩与他的前途分开。
就事论事,对人不对事,对待自己要宽容,不能那么苛刻,你又不是超人。
有时候,我就发现人容易陷入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容易在一个圈子里打转,怎么也跳出不来。
四.学会跳出目前的圈子看问题
人得学会跳到圈外,多听听圈外的人声音,多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许各行各业,各有各的活法,也各有各的难处。但是人与人纠结的点不一样。
比如,我们行业的产品差0.1毫米,都能感受到巨大差别,那么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关注毫米这种概念。
我却为了解决这0.1毫米在这里苦苦纠结。但别人的困扰,我又哪里清楚,也许人间的苦楚并不相通。
五.学会转移注意力,从其它方向为自己赋能。
昨天我听渤海小吏的公众号,他讲到在写东汉历史时,受到网友、同行各种评论贬低,唾骂困扰,人非常煎熬时。
他就会看郭德纲的访谈,听老郭说,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恨,半毛钱都不愿意为你打赏的人,你理他做甚?于是豁然开朗。
人有时候,需要听听过来人的肺腑之言。
我自己的方法就是写出来,烦恼写出来。
再去看一些搞笑电影,老片子,当我笑得前仰后合的时候,压力就减小一大半。
然后再理清思路,写解决办法。写完不立刻执行,而是出去转转,与别人聊聊天,把自己想法给别人讨论一下,也听听其它的声音,最后主义自己拿。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今天第一篇不讲什么语法、文采,都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
因为我把写文章当成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