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伟:陈兴良老师谈律师职业发展不平衡

文摘   2024-12-20 07:01   内蒙古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深入探讨了当前律师职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揭示了律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也反映出我国法治环境面临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亟需寻找解决之道,以促进律师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法治社会的进步。

01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的发展不平衡

80年代初律师制度刚恢复时,律师业务主要是诉讼业务,当时的非诉讼业务在整个律师业务中占的比重非常少。90年代以后,律师的非诉讼业务得到很大发展,但现在来看律师的诉讼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我看这跟我们的司法体制、司法环境有很大关系。有很多律师往往以他所从事的不是诉讼业务而是非诉讼业务而自豪。有很多律师跟我说他当了十年律师不知道法院门是朝哪开的,因为他从来不打官司。现在律师对诉讼业务视若未睹,以不从事诉讼业务为荣。这样一种倾向,我觉得不仅仅是律师的选择问题,也是跟我们整个法治环境有关系。如果这个不平衡不解决,我们的律师事业的发展可能会有很大的障碍。

02刑事业务和非刑事业务的发展不平衡

刑事业务和非刑事业务间的不平衡,是说大部分律师所从事的都是非刑事业务,对刑事业务往往是视若无睹。在刑事辩护当中,律师往往能够发挥保障被告人权利的巨大作用,但是法律所提供的这个保障被告人权利的制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体现。当然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有经济方面的考量。刑事案件的诉费低,非刑事案件的诉费往往比较高。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是更重要的,就是刑事辩护有很大的职业风险。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过去几年,有 200 多个律师在履行刑事辩护职能时被抓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被判了罪。刑事辩护变成了一项风险很高的职业,这与《刑法》第 306 条规定有关系,也和我们整个法治环境有关系。这次在《律师法》修改中能不能把职业的豁免写到《律师法》里面,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种职业风险不能解决,律师进行刑事辩护的动机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挫伤。我们的社会可能对律师特别是刑事辩护律师有偏见,有错误的看法。在这里,我想起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刑法教授德肖薇茨在《最佳辩护》这本书中讲过的一句话:有时你得提醒公众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告辩护律师并没有犯罪,正像产科医生自己并没有生孩子一样,犯罪的只是他们的委托人。但人们往往把这个混淆了。这种混淆使刑事辩护律师面临很大的风险。

03律师职业和其他法律职业的不平衡

在一个法治国家,法律职业是一个法律共同体,除了律师以外,还有法官、检察官,在广义范围上还有警察,他们都构成了法律共同体。但是在这些职业中,应该说,律师职业和其他职业存在着一些不平衡。这些法律职业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互相的理解,存在互相敌视,甚至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存在职业报复。经常有法官跟我说,现在法院是弱势群体。但是在这些法律职业里面,从政治上来说,律师职业才是弱势群体。各种法律职业之间要有沟通,要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的法治才能实现。

04律师职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

律师职业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优秀的律师,大的律师事务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沿海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得不到很好的法律服务。如青海省一个省所有律师事务所的年创收还不如北京一个律师事务所一年的收入。这种收入上的不平衡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就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律师不断地向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倒流。本来那些地方最需要律师,但是律师们恰恰不能在那些地方安心执业而到北京、上海来。我们现在的律师制度打破了执业的地域限制,这种做法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带来很多效益和作用。但这种地域的不平衡如何来打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们的西部、在我们农村,人们甚至可能得不到律师的法律服务,可能得到的是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提供的比较低等次的法律服务,其实业务上没有质的区别,仅仅是地域上的区别,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是律师发展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基层法律服务问题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把这些人都当成律师来看待会降低律师标准,不给他们一个法律名分,他们也很难从事他们的职业。我们国家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那么,在这个进程当中法律服务业的范围可能会越来越扩大,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律师的社会需求也会持续增长。我个人认为法治基本上是个城市的话语,而不是个乡村的话语。纯粹的乡村遇到纠纷,往往用宗族、乡风民俗就能解决。但是我们在城市化,农村在变革,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社会的法律体系就会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律师业务的发展,律师队伍的壮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来配置好这些资源。现在的大学毕业刚出来当律师的,都愿意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甚至连省会城市都不愿去,更不要说去那些地级城市、县级城市。这里面确实有许多大问题,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空白点还很多,我们发展的余地还很大,但是这种发展不平衡该怎么打破是个大问题。

05律师水平的不平衡

大律师和小律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仅是在提供法律服务质量上的不平衡,也不仅仅反映在年收入上的不平衡——小律师在养家糊口方面还很困难,而一些大律师年收入都是几百万,这个差距是巨大的。还有个不平衡,就是有些大小律师之间存在着人格上的不平衡。大律师尤其是现在很多国外回来的律师,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他们的学识、收入都达到中产甚至比中产还要高的水平,他们过着很好的生活,而且他们的人格实现的程度比较高。但是有些小律师,他的经济状况、生活境况都是非常可悲的。我记得前几年,大概是四五年前吧,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播了个节目,讲青岛有个街头钉鞋的鞋匠竟考了三年的律师,最后考上律师了。钉鞋的也没受过大学法律教育,考啊考,真的考上律师资格了。他获得了律师资格,他要当一名律师,就要完成从一名鞋匠到律师的转变,不仅是身份上的一种转变,更是心理上、人格上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巨大的。我为我们的律师考试制度感到有点悲哀。

06律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和执业环境的不平衡

律师的付出、义务和他的权利之间存在不平衡。应当把《律师法》变成律师权利法、律师授权法;而不是律师义务法,光说律师义务;不是简单地去规范律师,而是要给律师什么样的权利。《律师法》要和其他法配套,才能够为律师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我总是讲这样一句话:司法体制改革会有很多机关很多人在法制发展中丧失他的权力和地位,唯有律师是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有一句古诗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把法治看作是春江之水,那律师就是鸭,律师对于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是最敏感的。他首先感觉到,法治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而且律师在最大程度上受益于法治建设的发展,律师更应该成为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07律师的经济收入和律师的社会评价之间的不平衡

尽管前面说律师有大小之分,小律师的经济收入境况是窘迫的,但是总的来看,律师职业还是属于高收入的职业,属于高薪阶层。但他们的社会评价,他们所能够实现的社会政治抱负和理想却很难尽如人意。他们只能把律师当作简单的挣钱机器和一个经济动力,而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我们律师在法治建设当中恰恰是最能够发挥作用的。我们都知道像英美法治发达国家的律师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态当中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他们政治专业化了。我记得前两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教授在律师代表大会上的一个报告就讲到律师的政治使命,律师不仅有法律使命而且有政治使命。在这方面怎么推动,我觉得这是和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有着密切相关的问题。

关注蒙益,交流刑案。

田永伟
心得体会,一家之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