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绩效三部曲课程第一期圆满落幕,满载干货与成长

职场   2025-01-20 08:05   广东  

刚刚结束的这个周末,2025年第一期绩效三部曲课程(线上)顺利结束,来自国企、民企和外企的约30名学员全程参加了课程,大家在课后调研中也对本次课程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


学员反馈


有同学一开始只报了三门课中的一门,上完后收获满满,又继续报完了剩余的课:

还有同学学完绩效课感觉还不过瘾,然后继续报名了2月份开始的薪酬三部曲课程


以下是部分学员的评价以及课后调研的反馈


1、整个绩效流程讲解清楚全面,都是干货,同行之间问题交流和老师点评很受启发


2、干货,抓重点,理论与案例结合


3、有实操、有真实案例


4、深入浅出、有实操有案例、实时指导


5、课程编排很系统,老师讲的重点突出,举出相关事例,帮助我们理解.


6、喜欢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各种分享

亮点回顾


在课堂上,大家也围绕着一些自己在组织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以下选取分享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1、 各级主管领导都不喜欢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绩效管理有4个主要目的:


第一,通过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设置,统一组织所有人员的思想和目标,实现大家“心往一块使“的目的;第二,做好绩效管理,帮助组织可以发现运营过程中随时发生的绩效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为将来员工的奖惩激励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依据,保证管理的公平公正;第四,通过上级对下级的绩效辅导,实现下级的能力提升和职业成长。


反观身边的一些企业,部门管理者经常把绩效管理当作HR硬性安排的一件任务,为应付HR而在实际的绩效管理中流于形式,反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认识绩效管理的意义所导致的。


2、 如果组织没有大的目标,该如何做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是做绩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如果组织没有目标,大家工作起来没有方向感,像无头苍蝇,员工也会感觉在工作时缺乏动力和激励。


因此,如果遇到组织暂时没有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HR有责任提醒或敦促老板向团队分享沟通自己的愿景目标,或者组织高管团队一起围绕公司愿景来共创目标。


管理团队能够聚在一起思考、讨论和共创出公司的目标,本身也是一种对管理者领导力水平的一种历练。


3、 不同领导绩效打分差异很大,应该如何避免?


评价一名员工的全面绩效表现很难做到100%的客观,一定是客观+主管因素都会包括。如何把领导在评价中的个人主观偏见降到最低?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明确公司对绩效标准的定义。比如,绩效优秀的定义到底是什么?KPI得分要实现什么水平?在团队里的排名应该是什么水平?个人平时在KPI以外的工作表现又应该是什么水平?


第二,让员工的KPI指标达到SMART标准,(S-明确化、M-可量化、A-可实现、R-合理化、T-有时间界限)。


第三,定期对管理者组织绩效培训,让管理者清楚到自己在对下属的绩效评价时天然有主观偏见,然后需要有意识地采取措施避免此类偏见。


第四,设计不止于上级主管评价的其他评价方式,比如:群众评议、360环评、特定项目评价,等。


第五,在绩效评估流程中安排绩效校准,让员工绩效结果通过从部门、职级、司龄、地域等维度反复拉通对齐(校准)。


4、 公司目前是吃大锅饭,70%的个人绩效结果与公司绩效挂钩,如何鼓励个人拼搏精神?


高绩效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员工绩效与激励结果要拉开差距。


从设计上,可以先根据公司绩效结果定下公司奖金包,然后奖金包根据部门绩效结果分配到各部门,部门奖金包再根据个人绩效结果分配到人。无论部门绩效系数还是个人绩效系数都需要拉开差距。


我最近有一家客户,今年在绩效管理上做了改革,特别强调打破大锅饭,把个人绩效系数设定为A-2.0,B-1.5,C-1.0,D-0.5,这就比较理想地实现了绩效结果差异化。


5、 后台职能部门的工作难以考核,绩效指标该如何设置?


后台部门能否设置客观且挑战的绩效指标,考验了部门领导者对自身工作的定位以及对高目标的追求。凡是那些认为后台部门不好设置绩效指标的,我认为都是对自身工作理解不清甚至不胜任工作的人。


以HR部门为例,作为部门负责人,在设计绩效指标之前不妨先思考以下问题:

1、公司设置我这个部门或岗位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2、我到底该如何支撑到公司今年战略目标的实现?

3、行业领先公司的同行是如何做的?

4、我还能如何给自己提出更挑战的要求?

5、如何才能证明我的工作每年都真正实现了质的提升?

把上面这些问题想透了,指标设置的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6、人少的小部门如何实现绩效结果的强制分布?


小部门不需要机械地迎合公司强制分布的比例要求。但是,小部门可以做到以下几件事:


首先,确保部门对每个人的绩效评估结果符合公司对各级绩效标准的定义,不能因为部门人少就放松绩效要求。


其次,几个小部门的所有人可以合并放到一个池子里,由更上级的领导来拉通校准,让所有人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合理结果分布。


相关文章:

1、在线课程 | 薪酬设计三部曲(2月15日开课)

2、走出过度量化的迷思,重拾绩效指标的真正价值

3、绩效强制分布的5大挑战及应对方法

4、关于组织绩效管理的年终思考

5、绩效考核需要包括岗位日常工作内容吗?

行走的帆
HR自媒体,创办人为前世界500强HR总监、知名民企首席人力官,目前创办有一家专注人力资源领域的咨询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