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收购推特后是如何推行硬核管理的?

职场   2024-12-03 20:05   上海  

马斯克即将在新成立的美国“政府效率部(简称DOGE)”担任领导职务,他也在前不久公布了该部门未来的工作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撤销不必要的监管:DOGE计划审查并撤销超出国会授权范围的联邦法规,特别是那些对经济和政策有重大影响的法规。这项工作将基于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裁决,旨在减少对个人和企业的过度限制,刺激经济发展。

2.精简行政机构:通过大幅裁减联邦官僚机构的规模,减少冗余职位,确保各机构仅保留履行宪法和法律职责所需的最低人员配置。DOGE计划与各机构合作,确定必要的人员数量,并为被裁减的员工提供提前退休或自愿离职的激励措施,帮助他们过渡到私营部门。

3.节约政府成本:DOG致力于削减未获国会授权或未按国会意图使用的联邦支出,目标是每年节省超过5000亿美元。此外,他们将审查联邦政府的采购程序,暂停付款并进行大规模审计,以减少浪费和欺诈行为。

马斯克强调,他将以外部志愿者的身份行事,专注于实际削减成本,目标是在2026年7月4日之前完成主要改革工作,届时正值美国建国250周年。

马斯克的以上改革原则,与他在管理特斯拉、SpaceX、推特等公司时的手法如出一辙,毫不让人意外,简单总结一下就是:用最简单有效管理方法来实现最极致的降本增效。

最近,我读了2024年出版的一本新书《Extremely Hardcore: Inside Elon Musk's Twitter》(中文译名:(极致的硬核:马斯克治下的推特公司),其中详细介绍了马斯克于2022年收购推特公司(后改名为X)后所发生的种种内幕和故事。

书中有很多关于马斯克在推特推行的管理变革,也可以让人们对马斯克即将通过DOGE推动的政府变革措施提供一瞥。

1

恢复办公室工作

在马斯克的DOGE改革原则中,有这么一段话:

要求联邦雇员一周五天在办公室工作,将会导致一波自愿离职潮,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如果联邦雇员不愿到岗工作,试图享受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特权,美国纳税人拒绝向其支付薪水。

早先因为疫情,很多美国科技类公司都实行了远程办公或混合式办公政策,后者允许员工每周一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工作,其他时候可以在家工作。这些政策因为其人性化和灵活性,受到了很多员工的欢迎。

但是随着疫情结束,虽然没有明显事实证明远程办公导致生产力下降,但是由此产生的管理不方便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前不久亚马逊在大裁员中也专门提到了要求员工重新回到办公室(亚马逊重磅改革:削减管理层,恢复五天办公室办公)。

马斯克也持同样观点,在特斯拉和SpaceX,他一直要求员工必须在办公室工作。他认为:如果员工不在办公室,就不会产生工作的紧迫感,他本人就有在特斯拉晚上加班后睡办公室地板的经历。

马斯克接手推特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全员回到一周5天到办公室工作的模式。为了方便员工们在办公室的长时间加班,马斯克甚至要求把推特的部分会议室改装成淋浴间和住宿间,方便深夜加班的员工使用。

2

简化管理

早期的推特内部官僚习气浓厚,工作效率低下。据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回忆:人们要么啥也不做,要么把时间全花在规划事情而不是做事情上面。他曾经求助一位主管,希望帮助自己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而这位主管则拿出一份PPT,大谈自己的管理理念,最后什么事情也没解决。

在马斯克的治下,所有管理繁文缛节全被砍掉,员工被要求结果导向,面对问题要马上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快速推进。

两件小事对马斯克的高效决策可见一斑。

马斯克为了省钱,要将推特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服务器搬到波特兰,IT 经理跟马斯克汇报说要 9 个月且费用巨大,马斯克觉得时间太长了,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说干就干,本来他和几个人在乘飞机去度假途中,结果临时让飞机来了180度转向,一行人直奔萨科拉门托,自己去机房把电源拔了,然后雇了一个搬家公司,把服务器搬到了波特兰。

一位工程师在休假中接到公司邮件,说马斯克要和软件工程师们一起审查代码,这名工程师立马中断和女朋友的度假,买机票直接飞回公司参加代码审查会议。会议结束后,他给马斯克提出建议:1)公司需要购买自己的GPU,而不是在别人的云系统上训练自己的算法;2)取消和谷歌每年数亿美元的云服务合同。马斯克当即同意。这名工程师问,购买GPU的申请要发给谁,马斯克回答:“我”。

3

技术为先

在马斯克心目中,推特应该成为一个融广告、社交、购物、信息交流于一身的产品(感觉有点像美国版的微信),而不只是一个广告平台。

因此,他在收购推特后,采取了一系列“技术优先”的措施,推动推特成为一个更加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这些措施涵盖了算法、基础设施、用户体验、内容审核等多个方面。

早先,推特管理层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是这些高层平时居然并不怎么使用推特。而马斯克除了担任公司CEO之外,还亲自担任公司CTO(首席技术官),每天高频次的在平台上与用户互动,然后不断向公司产品和技术团队提出产品改进方案(记得雷军在小米也是这样与用户高频互动的管理风格)。

要做到技术优先,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自然非常高。马斯克深知公司内部有不少滥竽充数的人员,于是,在裁员中他用了一个让外人匪夷所思的方法来筛选工程师:

在某一天,马斯克带着一批特斯拉公司的工程师突然出现在推特办公室,要求所有工程师把过去30天所提交的代码打印出至少50页来,然后在现场一一展示和讲解。如果有人讲不上来这些代码,则会被现场解雇。

在收购推特后,马斯克还曾发过下面这封非常硬核的全员邮件:

展望未来,为了打造突破性的推特 2.0,并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取得成功,我们将需要变得极其坚韧不拔。这意味着我们将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只有卓越的表现才能算作合格。

推特也将变得更加技术驱动。设计和产品管理部门仍然非常重要,并将向我汇报。编写出色代码的团队成员将成为我们团队的绝大多数,并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推特本质上是一家软件和服务器公司,所以我认为这很有道理。如果你确定想成为新推特的一部分,请点击下面的链接选择“是”。

任何在明天(星期四)东部时间下午 5 点之前没有这样做的人,将会获得三个月的遣散费。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感谢你为推特的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埃隆·马斯克


这就是当年在网上很火的那封“要么卷要么滚蛋”的邮件。这封邮件充分展现了马斯克的高标准和技术驱动的管理风格,也强调了什么是硬核的工作文化,以及对产品技术和品质的极致追求。

4

成本管理

很多人都听说过关于马斯克入主推特后裁掉了80%员工的新闻,当时的裁员之狠,连清洁工这样的外包岗位都未能幸免,一时间导致办公室内的垃圾都无人及时清理。

马斯克在成本削减和预算管理上有多硬核,书中也有很多细节描写。

马斯克在任职推特CEO后不久就召集公司40多名部门负责人开会审核预算,大家像过堂似的,一个一个和马斯克过预算的每一条费用。

在开会之前,负责人们都花了很长时间准备,提前砍掉了大量不合理的费用,大家很自信能获得马斯克批准,纷纷表示要向马斯克展示自己在预算管理上是多么严格。

在开会过程中,一名负责人和马斯克就某条费用发生了争执,该负责人坚持该费用是合理的,结果当场被马斯克解雇。马斯克后来就此事评论说:“你可以犯错,但是不要在犯了错还那么自信。”

第一性原理要求人们抛开现有的假设、传统的做法和惯性思维,从最根本的原理出发,构建全新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作为第一性原理的信奉者,马斯克也在费用管理中把第一性原理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他不会因为公司和供应商签有某个合同就自动接受该合同的存在,而是要想办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首先反复确认这笔费用的合理性。

马斯克曾公开在公司里说:唯一一个能逼着特斯拉签字的机构是DMV(车管所)。因此,在推特内部,他也沿用了特斯拉的那套管理原则,他强硬要求每个人都需要把手上的每项合同费用砍下去至少75%。

在上面提及的那次预算会议之后,公司比原计划节省了50%的费用,一次性为节约了数亿美元。

推特之前长期租用谷歌云的服务,为此每年为谷歌支付数亿美金。但马斯克认为这样做不合理,认为公司应该减少外部依赖,自建数据中心。仅这一项,每年也为推特带来的上亿美元的成本节省。

总结

前段时间,国外科技圈非常流行一个词“创始人模式”,主要讲了创始人应该深入了解公司业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亲历亲为,果断决策,快速行动。从推特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马斯克正是那种把“创始人模式”发挥到了极致的人。

延申阅读:

1、一位推特女高管关于马斯克、企业文化和职业发展的反思

2、颠覆传统 | 硅谷最近热议的“创始人模式”到底是什么?

3、再谈"创始人模式"(Founder Mode)

行走的帆
HR自媒体,创办人为前世界500强HR总监、知名民企首席人力官,目前创办有一家专注人力资源领域的咨询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