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每周文摘(第一五〇期)2024.10.21—10.27

政务   2024-11-01 18:02   河北  

职教聚焦

01

职业教育评价有了新“指挥棒”

行业主导企业主评,校企双向奔赴


职业教育办得好还是不好,到底由谁说了算?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基本是由教育部门主导并围绕人才供给侧(职业院校)能力水平展开的。然而,这一次,终于迎来从人才需求侧(企业)进行的教育评价尝试。

10月20日,在浙江南浔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随着主持人倒数完“3、2、1”这3个数字,10位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嘉宾将手掌放置大屏幕上,开启了一份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历时7个月研制出的“汽车行业典型技术技能岗位就业高适配性职业院校专业推荐名单(以下简称名单)”。

这是我国首个由行业和企业主导评价职业院校的名单,有心的与会者注意到,开启这份名单的嘉宾悉数来自行业和企业,而没有以往常见的教育行政领导或教育领域专家。

“今年年初,受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首批4个试点单位之一,在汽车行业开展典型技术技能岗位职业院校人才供需适配性评价探索实践(以下简称‘适配性评价’)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张宁说,这是“以人才需求侧为牵引,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探索实践。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提到要“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年初,教育部教育督导局选择了汽车、兵工、航空、纺织等4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民生属性、新质生产力明确要求的行业作为试点领域,分别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4家行业协会(学会),组织其企业会员且均为本行业头部、重要核心、地域集聚度高、用工大户的企业,直接对职业院校在本企业典型高技能岗位就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进行“背对背”评判。

据了解,目前,4个领域的“适配性评价”试点工作均已收尾,正陆续形成评价结果,向行业和会员单位发布职业院校专业推荐名单。虽然适配性评价工作还刚开始,但是与会的专家高度认可和评价了这一工作的意义。

“教育评价是指挥棒,有什么样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现在有了全新的人才需求侧的评价新模式,这为未来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处理好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第二十届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说:“适配性评价是教育评价十分有意义的尝试,具有跨越性意义。”

跳出教育看教育

“兴旺的产业,必然带来旺盛的人才需求。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应对产业变革的最核心要素之一。”张宁长期观察和研究汽车产业,对汽车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如数家珍。

2023年,我国汽车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占全国GDP比值接近10%,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第一支柱。汽车出口量也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出口国。

张宁引用该学会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第2版)》的内容:目前,全国有875所高职专科、40所职业本科院校开设有汽车相关专业。经测算,预计2024—2028年可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提供52.3万技能人才。

综合考虑当前存量、毕业生可供给量和流入率、岗位流动性和离职率、退休等因素,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缓慢、稳步、快速发展的三种情境下,2028年技能人才缺口分别约为6.4万人、36.6万人和69.1万人。

“解决技能人才缺口,不仅要提高技能人才的供给数量,提升其质量,更要强化其职业认同感,加之企业端的共同发力,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企业稳定就业,并不断成长。”张宁说,提升技能人才质量,不仅要让技能人才拥有未来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能够接受各种挑战的职业素养和通用素质。

但是,这些知识和技能,以及企业最看重的职业素养和通用素质,到底怎么评价?“这次汽车行业适配性评价工作就是想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尝试。”张宁说,没想到的是,学会会员企业,并且还是头部企业对这项工作非常积极。

最终,学会从会员企业里邀请了15家国内整车龙头企业和15家汽车典型零部件企业(涵盖电机、电池、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共30位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来开展这次适配性工作。

7个月以来,专家组组织多次研讨会,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在前期调研各试点单位推荐的140个典型技术技能岗位基础上,最终筛选确定最具共性的6个汽车企业生产制造类典型岗位,即焊工、整车装调工、核心总成装调工、设备维修工、智能制造设备维修工和质量检测员岗位,确定职业素养、通用素质、跟/顶岗实习情况、在岗情况、校企合作情况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二级指标,明确指标内涵,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随后,每家试点企业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校企合作经验与实践情况,推荐两所高适配性院校。最终,形成了这次年会上发布的涵盖79所职业院校的汽车行业典型技术技能岗位就业高适配性职业院校专业推荐名单。

“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职业素养要高,技术技能要强,再通俗一点就是技高人胆大,皮糙肉厚,忠诚度高。”从一开始,就参与适配性工作的国轩高科董事长助理、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宋美,之前有过高校教务处长工作经验,她说:“这次从上到下进行汽车行业的适配性工作,我理解是快速推动职业教育回归产业,更好推动产业与人才的适配。”

宋美认为,职业教育,教育是基础,职业是前提与关键,而职业来源于产业。职业教育如何与产业适配,就是要能够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和职业教育对产业人才的反哺。

“适配性评价工作的目的就是:跳出教育看教育,以评价结果引领发展。”张宁认为,通过适配性工作,以此找到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痛点、困点,直面企业应对产业变革的需求,回应企业的最大关切,让企业引入的技能人才更好用;同时,为优势院校、优势专业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引领更多的学校、专业找到未来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院校,推动产教融合,助力校企合作,提升学会服务会员的水平和质量。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大形势、大背景是推进适配性评价不可忽略的前提。”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原书记葛道凯在第二十届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表示,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参与进来,以便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上是共同推动人才供给侧和人才需求侧更好地适配。

曾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任上多年的葛道凯回忆说,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的评价工作,这个评价工作的主体是教育部门,是由教育行业主导,侧重在人才供给侧即职业院校的评价。

“这个评价对保障投入、兜住办学底线、突出育人主业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提供重要价值。”葛道凯说,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比如,行业企业积极性调动不够,评价的引领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对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难题支撑不够,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亟须更新评价理念,创新评价模式。

“这次适配性评价工作开启了行业企业主导职业教育评价的新模式。”葛道凯说,这次适配性评价工作有几个点值得一说,首先是选择头部企业进行试点,头部企业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的前进方向;其次,选择典型的技术技能岗位进行评价,典型岗位具有持久性,最能反映汽车行业的特点;另外,适配性评价是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毕业生是终结性评价或者是结果性评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5个一级评价指标中有4个(职业素养、通用素质、跟/顶岗实习情况、在岗情况)是结果性评价,一个评价指标即校企合作重在过程评价。

“另外,确立‘背对背’的评价方式,每个企业都是独立作出判断给出名单,而不是大家在一块讨论出结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葛道凯建议,适配性工作一开始不允许学校参与评价过程,是可以的;但是随着这项评价工作的成熟,学校的参与是需要的,也是必需和科学的。“学校要参与对企业的评价,学校也要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这样,适配性工作才是客观的。”

“从我们的角度一直淡化名单,更多关注这次评价的内容和过程。”张宁说,这是为了传递行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风向标,从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出发,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指引,助力职业院校、专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质量观;同时,有助于推动实现行业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有助于职业教育优势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以学会的信誉为推荐的学校、专业背书,也是行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是新型社会治理范畴下教育领域的创新改革。”张宁说,作为行业主导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探索者、先行者,深感身上的责任,这将激励学会更加努力地服务于产业创新发展。“恳请各企业继续给予支持,也欢迎职业学校对完善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张宁说。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有关负责人说,教育评价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聚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系统思维、破立并举、守正创新,谋划构建中国特色、分级负责、多元协同、世界先进的教育督导评估新体系,以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深改提质保底。

“此项工作旨在探索教育部门组织,行业部门牵头,行业组织、领军企业、产业集聚区协同开展职业教育评价的新机制。”教育部教育督导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适配性评价工作以行业用人评价支撑教育育人评价,服务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坚守职教办学基底“不动摇”;围绕人才需求侧适配度与满意度,以破解就业岗位匹配度和适应度不高难题为切入口,坚持“跳出教育评教育”,探索“行业主导、企业主评、校企双向奔赴”的评价模式,以评价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倒逼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支撑。

各方普遍认同,适配性评价工作作为由教育部门支持、委托,首次由行业主导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有助于完善和优化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同时,构建教育管总,行业主导、企业主评,教产供需适配、校企双向奔赴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格局。”教育部教育督导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梁国胜)


来源:中国青年报

02

职校生就业遇阻

别让专业代码成了就业“乱码”


“职业本科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原本就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为何需要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证明两者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一名甘肃的职业本科毕业生因自己所学专业的代码与招聘方列明的专业代码不同,在就业中频频遭到“区别对待”和一系列无解难题。

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许多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本科教育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51所。两年前,首届“职业本科生”常常还未毕业就被抢空,“职校生人手2~4个offer”还一度登上热搜。

然而,在乐观形势之下,还有一些问题待解。部分职校的一些专业课程所学内容与普通本科相近,但专业代码不同,在就业时常常遭遇误解或歧视。一部分职业本科生求职时常被问:“你这个是本科吗?”甚至在报考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时,还要面对“资料审核不通过”的无奈。五年前,全国两会期间,已经有代表委员指出相似问题,一些培养“工匠之师”即职校教师的专业也存在代码梗阻问题,导致相关学生无法对口就业成为职校教师。可见,从职校教师到职校学生,培养人才的路径仍存障碍。

包括职业本科生在内的很多职校毕业生就业遇阻,除了专业代码问题外,也与社会上长期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以及“唯学历”倾向相关。现实中,不少单位在招聘考录时对职校生设置较高门槛,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上也不同程度存在学历歧视现象。

一边是职校生就业形势大好,甚至部分专业毕业生非常抢手,一边是少数学生碰到“没有考试资格”“要求毕业院校开具说明”等难题。让职校生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看得见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成为共识。“今年,已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目录纳入职位专业设置的总目录中,在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时,没有任何障碍,企业招聘更不该束缚手脚。”近日,有关部门为促进职校生平等就业做了更多尝试。此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推动落实职校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同时,按照《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职的10%”。尽管只是少数职业本科生遭遇就业“玻璃门”,但如果不及时推开,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创设一个平等就业的环境,给职校生更公平更均衡的教育资源,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职业教育的价值……路虽远,行则必至。


来源:工人日报

03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等重要举措,不仅彰显出党和政府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我国广大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工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我们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无疑承载着重要使命。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近2500所技工院校20多年来累计培养了近3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技术院校,职业教育为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只有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凝聚合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需要瞄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方向,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衔接。譬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当前新兴领域有着广阔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我们的职业教育紧跟产业风向,调整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努力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要优化资源配置。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推动职普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同时,还要广泛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更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通过加强财政支持和校企联合合作,不断拓展职业院校经费来源,为职业教育输血。此外,还要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拓展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破除技能人才在落户、职称晋升、岗位转换等方面的限制,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人才是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第一资源。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筑牢人才根基,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广大职业院校、企业和各地各部门要协同推进,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持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和生)


来源:央广网

04

“培养产业最需要的人才” 

多所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改革


日前,一场旨在推动高校与企业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前适配的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

这场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多个国家部委联合举办的活动,吸引了近400所高校、300家企业参加——它们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领域的企业代表。

在活动中,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刚加了不少企业代表的微信——加微信只是他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的起点。这位干了多年招生就业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想更多地了解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新需求,李刚这些年隐隐感觉到,在一些新赛道,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有些脱节。“一些高职院校,有企业定制班,学生能精准就业,综合类院校学科门类多,很难实现定制。”李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校企共育和产学研融合方面,能和一些企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合作。

这两年,南开大学大力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对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优化并重组招生大类,完善“通识+专业”培养模式,从入口端的招生开始,就为出口端的就业打基础、作铺垫。

强化“通识+专业”培养,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南开大学副校长方勇纯在一次论坛上提到,科技风云变幻,国家对人才、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确保设置的学科都是国家急需且高水平的学科,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方勇纯在会上透露,南开人才培养模式也从以学科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

今年5月,该校携手华为公司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AI教育教学篇),旨在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全方位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南开大学打造了130余门人工智能课程,实现从“通识基础”到“专业进阶”再到“多元拓展”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让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已成为此轮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重点。围绕学科专业调整的“加减法”,正在全国多所高校铺开。

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凤权提供了该校的两项数据:学校本科专业和安徽省新兴产业的匹配度超过80%,和省首位产业的匹配度超过40%。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安徽工程大学以产业需求导向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这两年,该校主动申请撤销了12个传统专业,增设了8个新工科专业,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小,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发展的匹配度。

“我们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4年一大调,两年一小调。”凤权提到,培养方案的修订一定不是闭门造车,对于一些新专业,光靠学校现有的师资还不够,需要引入企业的力量,“意见征求阶段,很重要一点是征求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安徽工程大学坐落在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这里创新活跃,正在聚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培育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在前瞻布局氢能、低空经济、合成生物、脑健康等未来产业。

安徽工程大学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增设6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点,满足首位产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聘请百余名企业高管担任产业教授,参与学校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论证工作。

提升人才服务重点行业领域的适配度,一个关键因素是师资。

对安徽工程大学的青年教师来说,每年的暑假也被称作“产学研假”,他们需要进企业、入车间,开展挂职蹲点。教师在服务企业一线中完成研究课题,增进对产业的认知,回到课堂能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教学。

“我们希望动态地保持20%以上的专业教师常年服务于企业。”凤权说,学校有近70人担任多个企业的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推动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贡献度,高校间早有共识。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劲松提到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一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多数不能被企业拿来就用,通常需要企业培养一段时间才能上岗。

他所在的学院4年前开始在全院推行“四导联合”培养机制,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校友导师联合培养一名本科生,其中,校友导师就由深耕特定领域和企业多年的校友来担任。周劲松说,校友导师对一个行业的长期观察,能让新生一入学时就能捕捉市场变化,他们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有益的,“这是一套系统工程”。

10年间,天津大学已经派出143位辅导员深入重点企业挂职,解决高校和企业人才需求不衔接的问题,学校辅导员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天津大学前期调研得到的结果和启示。

挂职期间,辅导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用人需求,给学生带回第一手信息。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聂炳荣说:“通过这种方式,把行业需求带给学生,也把合适的学生推荐给企业。”

“学生是我们最终的‘产品’,他们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是衡量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凤权认为,面对真问题,做真研究,才能长真本领。安徽工程大学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四题”:企业出题、学院审题、学生选题、校企协同指导学生解题,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在凤权看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观念、师资、办学条件等,“新技术涌现,这种变革,其实是很痛苦的,高校要和产业进行深度对接”。4年间,为更好地服务新兴专业发展需要,安徽工程大学引进了400多位博士。

凤权还谈到了供需匹配工作前移的现实意义:“如果等到产业兴起的时候,再来布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就有些滞后。”他建议,要学会往前多看一眼,关注区域产业的规划和布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来源:中国青年报

05

办学顺应产业“动”  专业围着需求“转”

广州推动产教融合 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位于广州科教城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停放在铁轨上的“复兴号”列车和“和谐电”机车十分引人注目。

“我校发展曾多年受困于办学空间不足,科教城校区的建设,帮我校破解了这一难题。”广州铁职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复兴号”和“和谐电”这两个“大块头”能跑起来,学校还将在实训基地建设1586米的轨道线路。

广州科教城由广州市政府投资超344亿元着力打造。今年底,在广州科教城这片1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所职业院校将全部安家,形成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程、工业信息化等组团。

在广州,产业与职业教育相互耦合,正在形成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职业教育正为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动职业教育办学顺应产业发展而“动”

广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深厚的产业基础,为广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广州共有161所职业院校,在校生约89.32万人,占全省职业教育在校生的1/3。如何将体量庞大的职业教育资源激活用好,让职业院校与优势产业“双向奔赴”?

为响应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广州推动职业教育办学随产业发展而“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顺应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广州在发展定位、专业结构、空间布局、合作机制四方面,持续优化职业教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广州着力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广州根据专业设置相近等原则,将14所中职学校优化为具有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等不同办学定位的8所中职学校,推动职业院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同时,广州在“精准”上下功夫,将广州市重点产业领域需求作为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的必要依据。广州很多职业院校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纳入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专业已全部对接市21条重点产业链。

搭建“共赢大平台”,产教融合提质升级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35家落户广州,形成21条重点产业链。一家家企业、一条条产业链的背后,是海量的用工需求。对此,广州引导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持续深耕。

在校企共建的广州市智能制造技术实训示范基地里,机器挥舞长臂,与学生并肩“共舞”。该基地由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主导建设。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参与企业,贡献了大量设备、技术、人才资源。

产教深度融合事关多元主体,需要不同利益主体合力搭建“共赢大平台”。广州因势利导,成立产教融合行业协会,建立“政府搭台、院校参与、企业推进”的产教融合协调工作机制。协会将“碎片化”的产教融合激励政策有机整合成一张“明白纸”。这让很多企业打消了顾虑,产教深度融合正从学校“一头热”变为校企“两头甜”。

今年年初,广州市召开产教对接会议。广汽集团、广州工控等广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会上,发布了人才需求信息。一批职业学校和企业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领域,进行了集中签约。

目前,广州列出34条扶持措施,对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企业以及重大项目,实施组合式激励。已有不少于30家企业享受应交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免,累计抵免金额超过2000万元。白云电器、广州数控等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526家企业纳入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储备库,占全省的43%。

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就学生出彩人生

能不能从学生入学起学校就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培养学生?自2000年起,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与广汽集团旗下各大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陆续建立起合作关系,并不断深化。24年来,广州交校向广汽集团旗下企业输送超3000名汽车生产及售后服务技能人才。

近年来,广州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44个省级以上应用技术创新平台,面向企业开展394项技术服务项目,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4.76万人次。近3年,广州市属高职学校投入2.5亿元科研总经费,新立项180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1298项专利授权,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论是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需要有不怕碰钉子的毅力,只要沉下心钻研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毕业生、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维修部首席维修专家李天明说。

毕业入职后,李天明从学徒做起,快速成长,带领着新成立的3人电子班,深耕城市轨道交通电子维修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牵头制定近200份行业维护工艺标准。他还带队攻克了4000余个地铁列车电子部件制造问题,折合备件采购成本超过两亿元。其中一项专利就为广州地铁节省1.3亿元成本。

在广州,越来越多的青年正通过职业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就精彩人生。这些职业院校贡献的人才资源,成为广州招商引资、稳定投资的重要优势。

(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黎鉴远)


来源:中国教育报

NEWS

地方热点

01

辽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辽宁振兴发展为目标,大力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拓宽学生成才通道,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坚决扛牢主体责任,持续优化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纵深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立协同机制。省委、省政府与教育部积极开展会商,签署部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辽宁职教改革发展。坚持规模适度、质量优先,办好264所中职学校;聚焦办学能力、产教融合,办强50所高职院校;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办优职业本科学校。二是加强政策供给。修订《辽宁省职业教育条例》,将辽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固化经验做法,彰显辽宁特色。出台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指导意见、“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增加职业教育投入,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近六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规模接近翻一番。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达标率从29.65%提升至81.6%。近三年,全省职业院校年均培养约23万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85%以上留辽就业创业。2023年辽宁人口净流入8.6万人,实现12年来首次省际人口净流入。

优化职教布局结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根据全省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高职专业评估,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建设一批新兴紧缺专业,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限制裁撤一批滞后过剩专业。近三年,围绕产业转型发展新增专业点186个、撤销170个,调整幅度超过20%。开展141个“兴辽卓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打造72个五星级高职专业。围绕服务辽宁22个重点产业集群,布局高职专业点1384个,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对辽宁产业体系全覆盖。二是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职业教育与辽宁重点产业布局精准匹配、深度匹配,发挥大连金普新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示范引领作用,依托省域内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组建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71家院校、企业加入,推进产教供需任务对接1600余项。三是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辽宁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推动筹建国家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集成电路、机器人、数控机床等10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产业学院60个、实习实训基地224个,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425个,为企业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7万余人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育大国工匠。一是创新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创新选拔机制,遴选具有技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或具备绝招绝技的一线优秀企业员工作为“匠苗”。创新培养模式,“一匠一案”为“匠苗”量身打造培养方案,把课程设在岗位、把课堂搬到车间,在产业一线培育大国工匠。创新评价方式,将“匠苗”技能竞赛获奖、职业证书等同为课程成绩,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代替传统毕业设计,工程启动两年来,共培育“匠苗”182人。二是创新培养能工巧匠。将企业岗位需求与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匹配,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形式,校企联合开展37项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现场工程师。基于岗位需求创建职教专业能力图谱94个,重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形态,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着力培养能工巧匠。三是下沉一级办职教。在海岛、边境建优14所职业院校,创新建设乡村振兴学院,依托县级职教中心,校企共建15个乡村振兴学院,实施长学制贯通培养。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县域、海岛、边境,为县域经济、海洋经济、边境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好、下得去”的技术技能人才。

积极推动“职教出海”,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立足区位优势,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随企出海”,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一是牵头成立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教联盟。14个国家130个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入,开展合作办学、共建专业、教师互访、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提升。二是打造“职教出海”辽宁品牌。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在俄罗斯、加纳、老挝等14个国家建设15个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墨子工坊”。精准对接“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熟悉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的海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13个国家的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共同签署协议,推广《高等职业教育卓越专业认证标准》,共同探索构建实质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认证体系,促进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流动和认可。


来源:教育部网站

02

广东:产教融合赋能南海“智”造


“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对定制的智能生产线售后维护服务需求趋于数量多、个性化、多元化,公司派出的智能制造工程师满班运作,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很快我们就无人可派了。”有段时间,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贵芳甚是着急。

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深入推进,汇博机器人面临中层管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汇博机器人决定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联合创办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辅以校企双导师的即时指导,双方努力培养掌握新技术、适应新业态的高素质数字技术技能新工匠。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拥有超4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升级对南海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南海区通过产教融合工作联席会议、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四轮驱动”,促进人才培养适配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量足质优”的南海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

共建共享推动校地企“三向奔赴”

南海区产学资源丰富,拥有4所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5所技工院校,在产业端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46家,科创端有重点科创平台33家。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区正打造“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全区现有超过2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实现数智化转型,比重达55%。

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强有力的支撑。南海区教育局调研发现,区内部分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标准不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不同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实际不紧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匹配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

如何强化产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我区应需而变,成立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聚焦校企合作、实习就业、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进行实体化运作。”南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文川说,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采取“1+1+n”的合作模式,即“一个行业共同体、一个产业学院、n个示范性企业校区”,搭建起政校行企互动交流、资源共建共享的“立交桥”。

在该中心协调下,校地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努力实现行业、企业、学校“三向奔赴”。

企业投资参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

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变化很快,职业院校仅靠自身力量去培养人,容易与产业需求脱节。如何创新机制,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多元筹资的发展模式,为南海产业转型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就是一块“试验田”,这是南海首个混合所有制的机器人产业学院。南海区教育局主动作为,为学校与企业搭建合作桥梁,按照“共建共享、多元筹资、育人留人”的思路,以新机制创建产业学院。其中,企业投资超过1000万元,政府投入约400万元,学校则自筹100万元。

“我区引导职业院校以产业学院等为载体,与企业共同投入,共同开展专业规划,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和实习实训,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在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焦玉君看来,要培养“上岗就上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但需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且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协同培养。

为保障产业学院长期可持续发展,南海区致力于构建权责分明、公正透明的合作模式。在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设备和产权划分清晰,企业和学校间的权益分配明确。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主要由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提供;而企业则主要负责招生,并提供技术支持。

据介绍,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不仅为南海区智能制造行业企业提供多元化教育培训服务,助力南海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还依托企业和学校的技术力量,服务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咨询等需求。

目前,南海区内大中专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44个产业学院,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参与企业累计投入资金超1亿元。

“量足质优”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从原材料到成品打包仅需10分钟,工业机器人全程独立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高年级学生定期到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在平底锅智能生产线上实训。他们在智能冲压机器人工作站、智能检测与冲孔机器人工作站等产线上,真刀真枪地锻炼真技能。

考虑到学生在部分实习实训课程中需要用到企业的大型设备,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还与企业共同建造了企业校区。企业校区与学校相隔数公里,学生每周有三天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两天前往企业校区实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在实操中,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发现,企业很多专业化生产线对操作者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不适合职业院校实训经验较少的学生。学校与企业直面问题,共建智能生产线,该生产线不但具有实际生产力,而且匹配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需求。

“校企共建的智能生产线,如果只服务于校内学生,使用效率不高,也难以充分发挥出这些生产线的综合效益。”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海区教育局支持下,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打造开放型公共实训中心,提升产线的惠及面,预计每年可完成2000人次的培训目标。目前,产业学院已开展了两期工业运维班的社会性培训,两期毕业生大多入职智能制造类企业,部分毕业生起薪超过7000元。

“智能生产线、公共实训中心等实训平台的建设,助推我区打造‘量足质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服务区域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南海吸引优质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钟文川表示,近3年,南海区培养2.87万名技能人才,社会培训量达5.23万人次。南海现已形成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多层次产业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在校学生超过10万名。

(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黎鉴远 连燕纯)


来源:中国教育报

03

新疆:首所公办本科职业大学成立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18日揭牌,标志着新疆首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成立。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合作干部学校,2000年升格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首批设置现代种业技术、设施园艺、动物医学、现代畜牧、食品工程技术5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今年秋季已迎来首批300名本科生。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办学66年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根新疆、为农而立,先后培养了13万余名农业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数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我们将始终坚定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探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打造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徐耀宗表示,学校将积极融入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建设,特别要精准聚焦自治区涉农产业集群建设,围绕自治区涉农产业体系,打造教学、科研、育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培育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知农爱农兴农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区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


来源:光明日报



保定教育发布
通过新媒体发布保定市教育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解读我市教育政策,提供政务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