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聚焦
01
着力构建支撑强国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集中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重心下移
◇有序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全面释放职业教育支撑功能
◇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实现多次选择、多种选择,实现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才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夯实了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类型”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施路径,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指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依靠力量和保障条件。
近年来,国家层面修订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四份重要文件,对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迫切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深入推进“一体两翼”格局
“一体两翼”是党中央为现代职业教育擘画的新蓝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须深入推进、精准落实“一体两翼”格局,完善上下联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深入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围绕国家对各地及各重大经济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已有试点基础上,因地制宜,逐省协商,切实发挥好部、省两方面积极性,确定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打造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进而逐步上升为国家制度安排。
打造一批高水平市域产教联合体。地级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统筹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比省级政府更有力,在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方面比县级政府更有效。重点选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地级市,或者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具有重要份额的“散装县”,集中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重心下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联合体建设可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广度不够等问题。
打造一批高效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重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头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农业、服务业重点领域,以行业、企业需求为牵引,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破产教融合不深入的瓶颈问题。
同时,有序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全面释放职业教育支撑功能。争取在国家重大行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链上跨区域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技术支撑。
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推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迫切需要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健全完善中、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设施配备标准,加大经费投入,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每一所职业学校都达标,让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享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打造一批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交叉融合的优势专业。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结合国家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分区域、分省制定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时增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新专业,推动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传统专业改造。
锻造一批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精品课程。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内容、知识结构应与行业标准、企业规范保持一致。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以产定教、以产促教,创新企业与学校课程联动开发机制,聘请行业领军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参与课程开发。建立课程及时更新机制,加强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充分吸收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进入课程。持续做好职业教育“101计划”,瞄准行业产业“四新”要求,让课程学习有新度、有难度,更有获得感、成就感。
开发一批启智润心、产教融合的高质量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编教材。鼓励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开发优质核心教材,形成教材与前沿技术的对接机制,鼓励各校将企业培训教材、操作手册等转化为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训指导用书。探索教材呈现的新形式,创造更多数字化、模块化、可视化教材,满足个性化、情境化教学需要。
打造一批管用有效的高水平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短板。分类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产教融合新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真场景,增长真本领。搞好校内基地,建好一批校外基地,同时开发虚拟仿真实训操作系统和模拟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同频共振机制。
教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以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学科能力、综合素养特别是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推行教师到企业岗位实践锻炼、校企人员结对等形式,培养具有“双师”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校企双向互聘机制,特别要主动引进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高素质“工匠之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应以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全面赋能专业、课程、教学和评价。加快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不同专业融合发展、交叉共生。将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纳入课程内容,全面迭代课程资源,赋能产业变革。
推动职普横向融通纵向贯通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类型,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阶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和完善育人体系,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形成包容畅通的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实现横向融通。普通中小学也要进行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一般性职业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可以借助职业学校资源进行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可以分流到职业学校专门接受职业教育,或参加职教高考,引导应用技术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适当增加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探索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与能力证书制度,打通人才培养与个人终身学习通道。
实现纵向贯通。坚持小而精办好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强化高等职业学院主体地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构建中高本贯通的、一体化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制衔接通道。
健全职教高考制度,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分类考试、分类选拔,逐步扩大职业学院和应用技术大学对中职学校招生,不断增加中职学生和专科生升学比例;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学校联合开展中高本贯通培养。
实现协同发展。鼓励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支持,支持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推动职教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融合发展,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贯通,尝试探索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制度。高水平综合型大学加强与职业院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形成互补、协作、共赢的有效机制。
通过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教育体系设计,努力打破职业教育内循环和毕业生身份固化,让早期分流的学生能够获得回流的可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实现多次选择、多种选择,实现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才。
职业教育面向人人,贯穿一生。应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大重视支持力度,着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拓宽学生发展空间。
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相关就业政策,努力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以及各行业就业和相关工资待遇、晋级晋职中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平起平坐”,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政绩观以及人的发展观、就业观、成才观,提升对职业教育意义价值的认识,增强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认可度。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于发友,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瞭望
02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提升职教民生保障力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元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经,在助力新质生产力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需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与民生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观念谋划职业教育改革举措,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职业教育强国建设任务。
职业教育与民生保障 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原则。职业教育作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承载着每年1000多万毕业生和普通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系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成色。
职业教育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是民生之源。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劳动要素供给和生产力转化作用。近10年来,职业教育累计培养输送了61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毕业生,有力保障了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供给,推动了新兴生产要素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有人没活干”与“有活没人干”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工人、人口结构变化所需要的高素质服务人才持续性短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养老护理员等现代服务人才求人倍率超过3.0。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者观念已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进而通过完善收入初次分配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任务。
职业教育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的全面发展是最可持续的民生。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技并修,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注重劳动者劳动素养、职业素养和身心健康的培育。职业教育适应技术革命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的终身教育和培训体系,服务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厘清职业教育发展难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以下困难:
一是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接受职业教育的态度不容乐观,学生就读职业院校的意愿整体不足,这与国家强调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形成明显的反差。从职业教育的实践来看,选择就读职业院校往往是学生和家长在竞争普通高中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失利后的无奈选择。究其原因,既有学历崇拜、职业贵贱等社会传统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因素,也有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户籍政策、收入分配等造成职业教育回报不高的现实考量。
二是适应性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需求和产业支撑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并存说明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不相适应。为了增强适应性,职业教育要瞄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人力资本和全面发展能力,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中增进民生福祉。
三是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对照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核心教学条件、监测指标全部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高等职业学校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产教“合而不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满足不了德技并修、手脑并用的学习要求,来自产业一线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匮乏,岗课赛证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
四是职业教育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测算,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应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总体投入不仅在同级教育中占比低,且投入力度与办学规模严重不符。职业教育所获得的财政支持和资源配置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还不相适应。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良好职业教育发展生态
职业教育要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在政府统筹下,调动企业、行业和社会积极性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
首先,在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层面,建立更为开放的教育体系。打破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在招录环节的批次化和层级化,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差异化发展,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优势禀赋来选择对应的教育轨道。要搭建职普教育各学段相互融通的机制,研究制定职普融通的具体形式、实施路径、评价标准等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提高教育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要健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202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职业和技能变更将发生在中国,到2030年多达2.2亿名中国劳动者将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而变更职业,职业教育通过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服务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其次,在制度实施和政策支持层面,要以更为坚实有力的行动举措,释放出真实而强烈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相同”的信号。一方面,在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上确保标准化建设的“底线”,努力解决“建设不足”等问题。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拓展经费来源。无论是从促进阶层流动的角度、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还是从增进全社会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职业学校都承担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公共财政理应分担更多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贯通。当前企业中的技能等级晋升标准普遍存在对理论知识与学历的严格要求,导致产业工人高技能等级的可达性较差,此外向其他职业序列(如管理岗)的晋升性转型也存在障碍,挫伤了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依托职业标准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体系,同时破除技能人才在落户、职称晋升、岗位转换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入口和出口均保持“地位相同”。
最后,在认知引导和社会氛围营建层面,要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的力度,更多地传递职业教育的积极信号。针对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的片面认识,广泛宣传技能成才、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典型事迹,大力宣传新时代人才观。加强对职业本科办学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宣传,强化对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认知,改变职业教育“低层次”的刻板印象,构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要加大力度解读和传播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重大举措,打造职业教育宣传平台和品牌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作者李绚系民政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03
技能人才薪酬较快增长,
如何持续推动“技高者多得”?
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我国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不断健全,薪酬水平取得较快增长。2021年至2023年,取得高级技能及以上、中级技能、初级技能鉴定证书的技能人才年平均薪酬分别累计增长6.2%、9.6%、7.7%,快于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印发一系列文件,推动各地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支持技能人才提技提薪。各地也结合自身产业规划和人才结构特点,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
记者了解到,2024年7月开始施行的《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为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提供有力法制保障。浙江省2023年向社会发布153个职业细类技能人才、51类数字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信息,为企业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提供参考。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三大战略性新兴行业细分领域工资价位和工资指导线。
“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努力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贡献突出者多得,充分激发人才成长动能和创新活力,对劳动者、企业和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工资收入调控研究室主任王霞说。
企业薪酬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部分高技能人才薪酬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2023年全国高技能人才的薪酬90分位值达到17万元左右,超过75%的中层管理人员。除薪酬收入外,部分高技能人才还可以凭借其技能要素和实际贡献,参与企业股权激励和股份分红。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如何持续推动“技高者多得”?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工资收入调控研究室研究员王宏表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技能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技岗不匹配、薪酬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2024年年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企业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多种形式给予奖励。
为突出激励保障,增强技能就业吸引力,2024年9月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动态发布技能人才薪酬价位信息,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进一步深化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新领域新赛道的生产组织特点,增强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和制度供给。
(新华社记者姜琳、黄垚)
来源:新华社
04
推动“四链”融合,职业院校该怎么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今年7月举行的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提出,打通“四链”是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吴岩认为,应打通“四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在纵向上内部融通,在横向上相互打通。
“四链”融合是一盘大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为了解“四链”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现状与成效,近日,记者采访了多所职业院校。
提升融合水平
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处处长胥振国看来,当前“四链”融合依然存在不少堵点。“取职业教育的名,干普通教育的活儿”这一问题仍然存在,毕业生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和产业需要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情况与“四链”融合的程度不够、水平不高有一定关联。
例如,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契合度较低,专业设置随意性较强,且部分专业滞后于区域产业发展,这种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紧的情况,造成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的不匹配。此外,一些院校还存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难以用于产业实际等问题,这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无法同频共振。
一环堵、环环堵,一链弱、链链弱。胥振国认为,让“四链”协同发展,是提升融合水平的关键。
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通过构建校内实训室、公共实训中心、企业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实习实训体系,为教育链和产业链搭建桥梁,让学生在校阶段就熟练掌握行业、企业所需技能。
“目前,我们构建了以岗位需求为牵引、跨界要素融合为催化剂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校参与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胥振国说。
打造产教联合体
如何让多个主体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四链”融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给出的答案是,打造产教联合体。
2023年6月,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电科”)作为秘书长单位的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签约成立。北电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联合体建成以来,设计了集成电路相关的专业与职业谱系图,完善了校企供需平台,打破了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之间的壁垒,解决了“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偏差”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推进“四链”融合。例如,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充分发挥内部人才供需调节作用,向集成电路企业输送硕博高端技术人才和专科本科技能人才;建立高职与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集成电路企业用人难等问题;建设校企供需平台,让职业院校更好了解企业人才需求。
“融合需要‘四链’之间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动态的协作和反馈机制。这要求我们发展好产教联合体,全面提升联合体的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用高质量人才助力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建设。”北电科相关负责人说。
找准职校“生态位”
如何推进“四链”融合,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创新链?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卫平认为,构建一个“创新生态圈”,找准职业院校的“生态位”是破局的关键。
据了解,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依托学校永川校区“产城职创”融合试验区,通过校企共同攻关行业应用重难点问题,建设相关产品的试生产、测试基地,开展产品试应用和推广等工作,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和规模化发展。
孙卫平介绍,近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正在探索研发—测试—应用—推广—孵化“五环相扣”的科技创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职业院校有擅长担纲或辅助的环节。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类型教育特色与优势,是职业教育人才链汇入创新链的关键。
“五环相扣”推动“四链”融合。近5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60项,其中国家项目16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1项;面向500余家市内外企业围绕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开展服务,解决生产一线技术与工艺实际问题,承接技术服务与培训项目到账经费累计近亿元。
来源:科技日报
05
福建省厦门市多措并举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福建省厦门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发展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扩大开放办学优势,加快构建中职(技工院校)、专科、本科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健全发展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系统设计。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谋划,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市、区两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先后出台《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意见》《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有力支撑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全市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资金逐年增长,2023年职业教育支出20.5亿元,同比增长3%,高职、中职生均经费分别达到4.7万元、3.6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用于职业教育5.9亿元,占比达35.5%,新增中职学位1.2万个。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发改、教育、人社、财政、工信、科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协调、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依托国企打造“国贸人才开发院”“象屿商学院”“特房大学堂”“轻工轻云学园”等一批企业大学,持续优化职教人才培育链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获批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7项、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建设项目15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成为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第一批通过评估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首创“职普融通”试点班并获全省示范推广,试点规模从2021年的2所中职、3所普高扩展到2024年的6所中职、7所普高,招生人数从100人扩增至450人,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渗透融通。建成全省首个“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完善职业教育“升学+实训+就业”的人才培养链条。三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成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5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7所院校入选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19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3年获得7枚金牌,创国赛赛制改革以来新高。2023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5.68%,中职毕业生98.27%,位居全省前列。四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立职教名师成长体系,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双师型”教师占比51.16%。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设4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构建“校赛-市赛-省赛-国赛”进阶式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体系,近三年全市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共获得4金17银16铜,占全省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
增强服务发展能力。一是围绕产业办专业。根据产业需求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布局,逐步构建与厦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契合的专业结构。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共开设292个专业,基本覆盖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建设市级30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20个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专业、20个高水平高职专业和32个中职优质专业。二是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建设27个省、市级产业学院,遴选建设三批15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育三批29家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对部分企业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实施抵免。推动职业院校与合作主体之间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全市拥有省级立项产业学院15个,省级立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2个。三是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全市职业院校与63家企业联合开展39个市级现代学徒制建设试点,直接参与试点的学生规模达5000人,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形成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管理”“双主体教学”,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经历学校和企业轮岗学习两个阶段的“三双两段制”的现代学徒制“厦门模式”。四是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积极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组建市域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成立现代水产、智能家居、数字影视等3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聚集区集中,依托软件园三期、翔安航空产业园、海沧生物医药港等产业园区打造软件信息、航空、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制造等产教融合区,逐步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产教融合模式。
扩大开放办学优势。一是搭建交流平台。持续打造两岸职业教育开放窗口,每年举办“两岸百名中小学(职校)校长论坛”、“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等活动,经常性举办厦台职教研讨会、技能竞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等,促进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二是深化厦台合作。建设10所厦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示范校、4所厦台校企融合办学试点校。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列入全省试点,可以依台湾“学测”或“统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制定台湾教师来厦任教指南,设立“厦门市两岸教师之家”,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海洋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制定引进台湾专才暂行办法。目前,在厦职业院校台湾教师超过40人。三是拓宽对外服务渠道。推动职业院校积极参与金砖基地建设,8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入选金砖培训基地联盟。推动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合作办学,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招收“海丝班”学生35人,推动在海外建设“海丝学院”,开发4门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标准)。集美工业学校联合泰国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泰国开放教育集团在泰国设立“东盟嘉庚职业教育中心”,打造具有“厦门范式、嘉庚精神、金砖特色”的“职教出海”品牌。
来源:教育部网站
NEWS
地方热点
01
山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校企协同 产教融合
“加急!连夜赶制一批工装。”
车间里,陈永祥接到一笔订单,量大、时间紧,他立刻拿起工具测量工件尺寸。一夜忙碌,产品如期交付。
陈永祥是歌尔公司的一名员工,毕业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专业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陈永祥入校时,山东潍坊市教育局、歌尔公司、学校联合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经过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岗位实习,毕业后留在企业。
课程搬进车间,作业就是产品。“老师上课讲的都是实际案例。”陈永祥说,在校期间不仅学到了设备实操技能,也了解了岗位需求。
职业教育改革中,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山东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产教融合激励政策,把降融资成本、减教育附加税、给办学用地、增信用资产等一整套“大礼包”,送到产教融合型企业手中。
根据规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国家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截至目前,山东共减免相关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超1.7亿元。
深化产教融合,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是职教办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方向。但是,混合所有制办学面临“混”而不“合”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潍坊一座智慧农牧示范园,一群年轻的“工人”正在工作。示范园里,从饲料投放到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流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些“工人”实际上是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的在校生。
为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山东省教育厅等多部门出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例,公办学校负责建设智慧农牧示范园,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引入社会资本,投入畜禽、资金、生产设备,负责管理运营,自负盈亏。
该院科技产业处负责人王加才认为,协同办学有了驱动,校企共治形成机制,实现多方受益:学生有机会进行实习实训,获得就业支持;学校方面可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方面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依靠学校科研力量,获得创新发展的技术服务。
目前,山东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学校逾40所,拉动社会资本近百亿元,有助于学校解决职教资源、办学动力、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公办职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关键是引入优质资源,激发办学活力。同时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确保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明晰、人事制度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李明表示。
改革奔着问题去。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山东职教改革以“合”破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何雪琪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02
江苏:“教产城”实体化运行一年的成绩单
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建设透视
在江苏省常州市的新能源企业生产线上,平均每秒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平均每40秒,理想汽车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近年来,常州深耕新能源产业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新能源之都”。这背后,“教产城”一体化的助力功不可没。
去年10月,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成立。该联合体依托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联合相关院校、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建而成,共有181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15所学校。
“校企之间的黏合度更高、联系更加紧密了。”这是联合体成立一年来各成员单位的普遍感受。
联合体建设如何调动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实体化运行的体制与机制,是联合体建设最大的创新,有利于解决产教融合内涵建设不到位、联合体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副理事长席海涛说。联合体制定了章程,建立了“理事会、秘书处、工作专班”三级联合体管理体系,下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技协同创新等10个专门工作委员会,确保组织可持续高效运行。
同时,联合体打造“新能红盟”产教联合体党建品牌,在产业链上建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链”为引领,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梗阻”。
记者走访发现,联合体的成立,加快了学校专业调整跟随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聚焦服务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联合体内的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数字化升级改造传统专业,目前已经打造了18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专业群,新增6个新能源相关专业。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上,联合体聚焦企业需求,组织来自相关学校的32名教师和企业的36名技能大师,共同开发了充电场站运营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12门新课程。
“新开设的课程中,有一些课程是从企业较为成熟的内培课程转化而来的。”参与课程研究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双告诉记者,如专业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调检测与维护、汽车顾问式销售等都是通过优化企业内培课程而来。同时,联合体内的学校共同开发、修订了《新能源材料化学基础》《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15部新教材,供联合体内的院校免费使用。
“联合体的成立为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生态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李瑞说。作为联合体的牵头企业,该公司面向联合体内的学校全面实施“种子计划”,围绕新能源工程、运维、制造、运营四大方向的岗位,每年遴选100名大二学生,组建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班,探索“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新能源重点企业精准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有了载体平台做“催化剂”,“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了。一年来,联合体聚焦服务产业升级,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助推新能源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例如,为填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热管理系统智能化生产技术和产品空白,联合体组织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组建“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团队,致力于研发高效率的智能制造工艺及装备,解决视觉定位不准、拧紧不到位等热泵产线关键技术问题。参与研究的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学院教师刘进福说:“对于企业来说,解决了技术难题;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教师能参与研究,‘教’和‘研’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更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匹配度。”
像这样的科研团队,在联合体的推动下已组建20个。记者了解到,联合体与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助力企业难题破解与高校成果转化的“双向奔赴”。截至目前,联合体成员学校服务常州本地企业1200余家,服务企业“智改数转”141家,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5.98亿元,向成员企业输出成果176个。
(记者 王琼)
来源:中国教育报
03
河北:融入钢铁精神 培养时代新人
河北工业职大构建理论铸魂、
文化固本、实践笃行大思政育人体系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时代新人?近年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学校特色、集聚各类资源,探索构建了理论铸魂、文化固本、实践笃行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将“铁的纪律、钢的意志、火的热情”的钢铁精神,融入师生的血脉中。
理论铸魂 把钢铁精神融入课程思政
“我校优秀毕业生邓晶,是开滦集团进军‘大化工’的第一批技术工人,为了掌握每一个生产环节,原本只负责转化环节的邓晶在车间建设现场整整泡了六个月,分厂生产区内的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她都烂熟于心……”10月28日,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系2024级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本科两年制)专业学生的《环境监测》课上,任课教师付翠彦把优秀校友邓晶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环境监测》是该校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付翠彦在讲授课程中,经常会把一些课程思政的内容穿插进去。
“付老师的课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理念等有效融入课堂,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样板。”该校党委副书记付俊薇说。
近年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深入开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为此,学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统筹专业特色与思政底色,将钢铁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把专业课讲出家国情、思政味。自编《百炼成钢——百篇工匠故事》等,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素材,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起来。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等特点,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探索了点餐式思政课。
“点餐式思政课,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寻找学生的关注点,整合提炼学生的思想困惑,紧扣教学目标,打通教材与学生的契合点,实现学生需求与教师精准供给衔接融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月波介绍。
据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多年开展课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根据征集的学生需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专门设计心海导航专栏,以微课形式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2022年,该课程被评为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文化固本 打造钢铁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文化
“一二一、一二一……”10月28日20时许,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红旗校区的操场上,统一着装的钢铁连社团的学生正在一遍遍练习队列队形。队员们步伐铿锵,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钢铁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打造了一个参照军事化管理的钢铁连学生社团。社团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校期间,每天坚持两个小时常态化训练,风雨无阻。
“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我们会无数次重复训练,规则与纪律的打磨使我领悟到钢铁精神的内涵。我们付出了辛苦与汗水,同时也学会了坚韧不拔。”钢铁连连长曹佳硕说。
近年来,钢铁连多措并举完善社团建设、突出国防教育功能,组建国防之家大学生宣讲团,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国防知识讲座等,年均接待师生6000余人次,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校青年学生参军入伍,近两年该校成功参军入伍600余人。
钢铁连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钢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
“如何做全厂最好的炼钢工?”日前,全国劳动模范、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炼钢厂特档技术主管唐笑宇,参加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工院讲坛,与500余名师生面对面讲成长、话心路。
为了攻克260吨转炉少渣炼铁技术和高温高氧炉渣溅渣操作法等,唐笑宇在岗位上不断和自己较劲儿的故事,让现场师生深受启发。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要以他为榜样,争当劳动先锋、争做时代新人,在技能成才和技能报国之路上奋勇向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二年级学生武治军说。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工院讲坛,从最初的文化类讲坛升级为集学术前沿、文化宣传、职业素养提升、工匠精神培养的坚实阵地,100余名研究学者、优秀企业家、工匠劳模等担任讲坛讲师团成员。
“目前我们已经举办讲座382期,7万余人次学生现场聆听,在校园内逐渐形成书香浸润、大师引导、文化素质提升的文化氛围。”该校学生工作部部长牛晓艳表示。
同时,该校还实施文化赋能等4项计划,打造富有冶金特色、融入钢铁精神的校园景观及文化群落,以文化润心,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筑牢思政育人根基。
实践笃行 将钢铁精神深入到每位学生心中
走进炼铁车间,随着机械臂移动,开口机运行,红彤彤的铁水顿时奔涌而出。
炉内炼钢,炉外“炼人”。今年暑假,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系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深入钢铁生产一线,了解选矿、炼焦、烧结、炼铁、精炼、浇铸、轧制等生产工艺流程。
学生们见证了钢铁从炽热的熔炉中流出,经过轧机的重重压轧,逐渐变成坚硬的钢材,也让钢铁精神以最直接、最具象化的方式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
“通过社会实践,我深深地领悟到了钢铁工业挺起民族脊梁的深刻内涵,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生没有躺平的捷径,只有反复淬炼才能成长。”材料工程系大三学生许惠明说。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不只是在暑期,该校建立校地对接长效机制,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分、设定时长、规范要求、全员参与,并创新实践形式,打造行走的课堂。
目前学校实施红色领航、青春接力共同成长、微光公益、走进职场实践提升、返家乡和创新创业共育发展计划等六大实践育人计划。
“以身体力行的实践引导学生深化理论认知、增强信仰信念,实现外化于行、知行合一。”该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毛海斌表示。
此外,该校还着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实践育人融入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
10月30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迎来了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和河钢塞钢的学者专家,就合作办学、海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开发、联合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
以实践磨砺强技立根,早在2019年,该校就建立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海外实习基地、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教师企业工作站,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进行技术研发,组织师生赴海外实习,形成了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薛晓萍表示。
“校企合作育人,既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又强化了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薛晓萍说。
(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王敬照)
来源:河北日报